形容雨大的成语;形容雨大的成语没有雨字

更新:08-14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一天一成语:栉风沐雨

【成语名字】栉风沐雨

【成语拼音】zhì fēng mù yǔ

【成语释义】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该成语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在句中作谓语、状语。

【成语出处】战国·庄周《庄子·天下》

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

【成语造句】

1、大人们栉风沐雨地在茶园里忙碌的时候,他们的子女们便吆三喝五,一个个背着大竹筐往山林里去拔笋。

2、我每一天栉风沐雨,饱吸天地精华,我的每一根叶子都是碧绿碧绿,鲜翠欲滴的。

3、这些分了盆的菊花枝杈,在露天里,栉风沐雨,顽强生存,它们吸收日月之精华,经历风雨之吹打,朝露晚风,春华秋实。

4、辛苦的差事,需栉风沐雨,不论是酷暑严寒,不论是假日双休,都不能偷懒做逃兵,以前也曾满腹牢骚,也曾抱怨连天。

5、或许,一份感情在栉风沐雨后,爱的花溪才会流淌成河。

6、他为完成徒步环游世界的壮举,五年中栉风沐雨,饱尝困苦,终于如愿以偿。

7、季节更迭,花有凋零,人有离别,多想,做枝上花栉风沐雨,独享宁静,即使会孤独,那也是一种洒脱。

【成语故事】

远古时期,天地苍茫,宇宙荒芜,原始先民饱受海浸水淹的痛苦。尧掌管天下后,派遣大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洪水,鲧便逢洪筑坝,遇水建堤,一直采取堵塞洪水的办法来治理洪水,结果导致洪水泛滥的状况愈加严重。舜接替尧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多次到各处去巡视治水状况,然而洪水泛滥的局面始终没有任何改变,于是,舜将治洪不力的鲧予以治罪,并派遣鲧的儿子禹接着治水。

大禹来到洪水泛滥的地区以后,并没有马上动手治理洪水,而是对各地灾情进行认真研究。他发现以前治水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是因为自己的父辈一直采用堵塞洪水的办法。结果堵得越久,洪水泛滥的程度就越严重,所以他决定改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确定了治水方案之后,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带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等工具开始治水。他根据山川河流的位置重新设计水道,决定开山劈石,以便让洪水由小河流入大河,最后再流进大海,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洪水泛滥的问题了。

但是治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大禹生活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再加上连年遭受洪灾,生活更加困苦。大禹要开山劈石,掘渠引洪,那劳动的艰苦,真是难以言说。为了治水,人们用坏了一件又一件工具,磨坏了一身又一身衣服,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风餐露宿,粗衣淡饭,风里来雨里去,辛勤劳动。尤其是大禹,他起早贪黑,亲自掘土背筐。他兢兢业业,腰累疼了,腿累肿了,仍然不敢懈怠。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趾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大禹没有时间注意这些,他心里想的只有治水,根本就顾不上仪表风范和身体病情。下场雨他就借机洗洗头发,刮阵风他就当老天来给他梳了梳头发。他为了治水终日奔走,但是却从来没有抱怨过。通过努力,大禹终于带领百姓疏通了河道,洪水再也不能为害作乱,全都乖乖地流到大海中去了。

【成语寓意】

大禹“风里来,雨里去”,辛苦奔波,为大国而忘小家,终于治水成功,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我们要汲取这种奉献精神,学习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意志,发奋工作,努力学习,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国梦。

【成语辨析】

“栉风沭雨”的近义词有“风餐露宿”等。

“风餐露宿”的意思是在大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栉风沐雨”与“凤餐露宿”两者都有野外劳动或旅途中跋涉,生活艰苦的意思,但有区别。一是含意上不同。“栉风沐雨”偏重在奔波劳作的辛苦,“风餐露宿”偏重在野外生活的艰苦。“栉风沐雨”还有顶风冒雨的意思,“风餐露宿”则没有这种意义。二是语体色彩不同。“栉风沐雨”多用在书面语中,“风餐露宿”在口语、书面语中都常用。

25个小众却惊艳的成语,取名字也用得到

中文之美,美在诗美在词,亦美在成语。有些成语,光念出来都觉得特别美好分享一些读来唇齿留香的成语,可作文借鉴,可增进文识,可捕获美感!正苦于起名字的你,亦可从中汲取佳意吉愿哦

01 春树暮云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当时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东,因“春天树”“日暮云”,触景生思念后用“春树暮云”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02 落月屋梁

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初醒,月色落下清辉洒满屋梁,迷离中仿佛见到友人的容貌。后也用“落月屋梁”表达对亲友的想念之情。

03 景星庆云

景星,祥瑞之星。庆云,吉庆之云。比喻吉祥的征兆,也指杰出的人才。清·王韬:“故贤才之于世,犹威凤祥麟,景星庆云。”

04 剑胆琴心

剑胆,形容胆略很高。琴心,形容柔情脉脉。指人既有胆识,又有柔情,刚柔相济,任侠儒雅。元·吴莱诗云:“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05 流星赶月

好像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速度快。

06 吉光片羽

古代神兽吉光身上的一片羽毛,比喻残存下来的珍贵文物。朱光潜《艺文杂谈》:“魏晋以前,著录的书牍多为吉光片羽,言简意赅而风味隽永。”

07 林下风范

又作“林下风气”。语出魏晋竹林七贤,形容人优雅娴静的风度。多指女子娴雅脱俗大方。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08 枕石漱流

头枕着山石,用溪流漱口,指隐居山林的生活。曹操《秋胡行》:“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

09 花朝月夕

繁花似锦的早晨和皓月当空的夜晚,指良辰美景。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10 暗香疏影

暗香,梅花清幽的香气;疏影,梅花稀疏的影子。形容梅花的姿容和芳香,也指代梅花。宋·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1 光风霁月

光风,雨过初晴时的和风。霁月,雨雪止后的明月。形容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时世,还指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宋·黄庭坚有云:“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12 龙驹凤雏

是说少年英俊秀颖。晋书·陆云传》:“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13 怀珠韫玉

怀藏珠玉一样的宝物,比喻人具有很好的品德与才能。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14 晨钟暮鼓

清晨撞钟,傍晚击鼓,用以报时。宋·欧阳修《庐山高》诗:“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的言语。

15 春诵夏弦

诵、弦:古代学诗,只是口诵而不用乐器叫“诵”,用乐器配合歌唱叫“弦”。原指根据季节而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16 顾盼生辉

同“顾盼生姿”,是说左右环视,神采动人。魏晋嵇康《赠秀才入军》:“风驰电逝,蹑景追风;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17 镂月裁云

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制作精巧,也形容诗文创作清婉秀丽。唐·李义府《堂堂词》:“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

18 夏雨雨人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教益或帮助。明·邹迪光夸人道,“乃公不独以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而又能以秋霜自洁,寒月自照。”

19 休休有容

休休,宽容,气魄大。形容人宽容而有气量《尚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20 优哉游哉

也作“悠哉游哉”,形容从容不迫,悠闲自得。宋·苏轼《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21 安之若素

素,向来,平常。遇到异常情况或遭受挫折时,依旧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22 金声玉振

比喻音韵和谐响亮,也指才德纯美,声誉远扬。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23 福至心灵

好运来了,人的心思也显得灵巧了。

24 河清海晏

黄河清澈了,大海平静了。形容天下太平。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25 云程发轫

云程,远大前程;发轫,启车行进。指美好远大的前程刚刚开始。

内容参考|《新华成语词典》

封面图丨视觉中国

你觉得最美好的成语是什么?

快来分享!

监制丨徐冰 李浙

编辑丨王若璐 校对丨少卓

【形容雨大的成语;形容雨大的成语没有雨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