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心如猿、意如马?
有人问,为什么心如猿,意如马?是不是跟情感有关系?
情感通常是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古人称之为七情如喜怒哀愁乐悲恐惊,一般大家都能感受的到,而心意则更多的是指人的思维念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法,每个人每天脑袋里有很多想法但别人一般不会知道。
心如猿,意如马,是中华佛道文化的指代。以心缘意马比喻放纵不羁的心为中华佛道文化的常谈。
比如汉·魏伯阳《参同契》里提到:“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正法念处经》之《生死品》云:“次复观察心之猿猴,如见猿猴。如彼猿猴躁扰不停。种种树枝花果林等,山谷岩窟回曲之处,行不障碍。心之猿猴,亦复如是。五道差别,如种种林……是心猿猴。此心猿猴,常行地狱恶鬼畜生生死之地。”《维摩经•香积佛品》也提到:“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而在老少皆知,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作者更是直接将孙悟空叫做“心猿”,意马则是白龙马。所以心如猿,意如马,通常指的就是我们的心神心念和意识躁动不定,很难降伏,如同烈马是需要被人降伏方可别人所用。而我们头脑中的念头更是千奇百怪,念念不断而非常跳跃,这个每个人都有体会。
为什么佛道文化里用心猿意马来指代人放纵不羁,躁动散乱的心神意识,根源于佛道对人体心的认知。在中国文化里,心不是指具体的心脏,而是指代心神心念和意识,我们平常经常说心意心意,给别人送礼物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其实心跟意是两个不同的东西,《黄帝内经》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也就是在中国古人眼里,心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心为心神我们称之为先天真阳,道家称之为心。 而心有所忆谓之意,先天真阳转化为念头变成了后天意识,道家称之为意。俗称心者意之体,意者心之用。心为先天真阳所在,而先天真阳藏于肾水,肾水长生于申,申为猴,故用为心猿,而后天之阳水火,火为午,午为马,故意如马,俗称心猿意马。
你不知道的西游记之心猿意马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美猴王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妖怪魔法高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西游趣事:受命于人
唐僧西行,出离大唐边界,便遇魔王寅,被太白金星搭救。至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赐号孙行者。路上,孙悟空打死六个强盗,不堪唐僧数落,一怒之下去了龙宫。唐僧接受观音赠送的用来钳制孙悟空的两件东西——嵌金花帽与紧箍咒。悟空听从龙王劝告,回到唐僧身边,无意间戴上花帽,却再也摘不下来。唐僧念咒,悟空头痛。自此,悟空受制于唐僧。
心猿意马
心猿意马这个成语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意思就跟字面一样形象,指的是人的心思如猴儿一样上蹿下跳,像马儿一样四方驰骋,静不下来。
“心猿”这个词出现在西游记小说中标题里的次数,总共有15次,从“定心猿”到“心猿显圣”,再到“心猿护主”直到最后,心猿和意马都没再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猿熟马驯”,喻示着西天取经的成功。
后来我在看动漫一人之下中也有相关说法,过去修行的人把心肺比作猴子,司心志,为阳。肝肾比作猪,司人七情六欲望为阴。脾胃五行属土为调和阴阳之体称为“沙和尚”。猴子与猪注定只能有一个出头,当阴阳有矛盾时就是沙和尚出来调和的时候。
意马上的人称为“元神”,猴猪和尚又称金公木母黄婆,对应铅汞与朱砂,这是炼丹三要素,因此马上之人又称“三藏”。
坚固心志,强健体魄这是收复意马的手段。古人修行讲禁欲。男子不泄精为擒白龙,女人闭月经为斩赤龙。而龙马的另一个身份:“西海龙王三太子”。在周易中西方龙三为:“乾之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意思是君子(要是)白天能始终勤勉努力,到了夜里还能够严格约束自己。 即使是遭遇险地,也不会犯太大的过错。
另外西游记中五行阴阳天干地支贯穿了整本书,心火、肺金、肾水、肝木、脾土与师徒五人相互对应着。
孙悟空所悟者为“空”,猪悟能所悟者为“能”,沙悟净所悟者为“净”,唐三藏所悟者为“三藏”。三藏意为猴猪和尚。
我想,一个人如果内心不再“心猿意马”而是“猿熟马驯”,那就说明这个人已经开悟了吧。
《西游记》如何诠释“心猿意马”
看了“樊登”讲西游,真的感触很深。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得到真经,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五个角色只不过是唐三藏一人的修佛过程。
“心猿意马”比喻人的心思流荡散乱,如猿马之难以控制。出自汉代道典《参同契》。
心猿:在《西游记》里“心猿”所指的就是“孙悟空”。
意马:在《西游记》里“意马”所指的就是“白龙马”。
孙悟空是唐僧的心,人的心就像猴子一样,可以有72变,可以十万八千里!孙悟空强大的本领,正是验证了我们每个人不受约束的心灵。我的内心的思想非常强大,破坏力也非同一般,真正符合了孙悟空所有的特征。
而猪八戒,就好比我们的欲望一样。每个人对自己的欲望又显得无比宽容,经常会允许自己犯错,而很少对自己的欲望座椅惩戒。同时,又经常折磨自己的心。
沙和尚做事懂规矩,又很有理性,挑着担子,显得沙和尚很无趣,其实,他代表着我们的理性和逻辑,对自己的控制。
白龙马蹄朝西,代表着我们的意志,他的目的简单明确,一定要西行取得真经。
对于牛魔王来讲,他是孙悟空的兄弟,证明每个人都有着两面性。野蛮生长的是牛魔王,一心皈依的孙悟空。
铁扇公主的扇子为什么要藏在舌头下面?正所谓祸从口出,舌头管不好扇子,容易煽风点火!所以,提醒我们话要少说,切勿祸从口出。
牛魔王和铁山公主在一切为什么会很强大,是因为一个撒野、一个胡说。所以,我们需要远离“妖言”和“祸乱”之人。
《西游记》讲的就是一个人修炼的整个过程,最后将“孙悟空”这颗心修炼好了的过程。孙悟空成为斗战圣佛后说:想去掉金箍!如来佛祖说:你自己摸摸看!孙悟空一摸,其实,压根就没有“金箍”!所以说,究竟把自己困扰了一生,真正是因为我们自己困扰我们自己的一生!
加油吧,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自我修行的过程!
【心猿意马的意思【心猿意马的意思全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