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慷慨-悲歌慷慨是不是成语

更新:08-22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河北易县狼牙山景区:慷慨五壮士舍身赴国难(图)

摘要:从热闹繁华的易县县城往西几步之遥,就是一片苍松翠柏的清西陵,再折向西南没有多远,巍峨耸立的狼牙山就像不屈的巨人一样竖立在你的面前。棋盘坨顶峰巍然矗立着五勇士纪念塔,塔高21米,正面刻有聂荣臻元帅书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9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塔底层有5勇士头像浮雕。

中国网5月29日讯 从热闹繁华的易县县城往西几步之遥,就是一片苍松翠柏的清西陵,再折向西南没有多远,巍峨耸立的狼牙山就像不屈的巨人一样竖立在你的面前。5月23日,“铭记历史同心圆梦”中国 保定纪念胜利70周年红色文化走廊之旅——“跟着老电影去旅行”媒体考察团来到巍巍狼牙山下,重走五壮士舍身赴国难之路。

狼牙山由五陀三十六峰组成,主峰海拔1105米,属太行山脉。时期,狼牙山根据地是晋察冀边区的北大门,罗元发、杨成武等老一辈家曾长期生活战斗在这里。1941年9月25日,五勇士抗击日寇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就发生在这里。可以想象,在六十多年前,当势不可挡的曰本侵略军占据北平的时候,狼牙山一分区根据地就这样坚定不屈地站立在面前,从来没有低下过她那颗自由的头。

狼牙山五壮士雕塑

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那惊天地、泣鬼神之壮举,勾勒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历史画面,高标着中华儿女舍生取义的精神风骨.这里是中国古代名将乐毅、军事家孙膑、一代名医张元素的故里,更有聂荣臻老一辈无产阶级家戎马倥偬的战斗足迹。这里是著名的老区,侵华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就是在易县西部山区黄土岭上被击毙,“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狼牙山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如今,这里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内有图片、历史资料、文物、战斗场景雕塑等,生动地再现了我军民在下,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英雄业绩和悲壮历史。

棋盘坨顶峰巍然矗立着五勇士纪念塔,塔高21米,正面刻有聂荣臻元帅书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9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塔底层有5勇士头像浮雕。沿塔内钢梯登上塔顶凉亭,俯瞰群山,千峰竞立,浮云缭绕,狼牙山雄姿尽收眼底。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占地面积816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

1937年10月,聂荣臻员率2000多名精锐,开辟了全国第一个敌后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1938年2月,杨成武率领115师独立团在狼牙山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进驻易县,开辟并建立了狼牙山根据地。中国八年,杨成武员就在易县老区生活战斗了六年。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

五勇士血战狼牙山

据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馆长介绍:1941年9月24日,3500多名日伪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了狼牙山,当时被困在山上的游击支队、主力、党政机关和附近的老百姓共计两万多人,但是在这两万多人当中能够实际作战的却只有两百人。在这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杨成武员制定了一种“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他命令在南北管头一带向敌人猛烈开火,发起佯攻,造成八路军要突围的假象,鬼子中计了,从沙岭一带调兵来支援西南线,从而使沙岭一带就空出一个20多华里的大缺口,我主力向着缺口方向于24日趁着月色撤出了狼牙山,当时留下7连担任掩护任务。25日凌晨,500多名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由日本指挥官高见和汉奸赵玉昆带领,对狼牙山发起了正面进攻,我七连战士凭借狼牙山的有利地形制造了漫山都是八路军的假象。时近中午,七连战士伤亡非常惨重,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二班和班的战士们大部分壮烈了。

这时六班班长马宝玉挺身而出,向指导员蔡展鹏请战,要求留下来担任掩护任务。当时六班除了伤员外,就只剩下五位战士了,指导员给他们补充了一些枪支弹药并交代边打边撤,于是七连就在六班五位战士的掩护下沿着棋盘坨撤出了狼牙山去追赶大了。这时的山上就只剩下我们五位勇士了,他们为了使敌人摸不清我主力撤走的方向,就故意的暴露自己,把敌人引向相反的方向,通往三面绝壁的小莲花峰上。到了下午三四点时,用光了,他们就用石头砸,山峰上的石头是有限的,黄昏时,石头也用光了,就剩下了班长马宝玉手中唯一的一颗手。们都深深的明白,这颗手是留给自己的,就都不由自主的靠近了班长,说“班长拉吧”!但是看着还在疯狂进攻的敌人,班长果断的把最后一颗手也甩向了敌群,他们把枪支摔坏,丢进深谷,决定宁可跳崖也决不投降,班长马宝玉来到山崖前,高喊口号:“打倒日本,中国万岁!”第一个纵身跳下了万丈深渊,以一个员的行动表现了对忠诚。接着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也高喊口号,纷纷跳下大深谷,此时气壮山河的口号激荡在群山峡谷间,让山川呜咽,让百鸟哀鸣。当爬上山峰的日伪军,看到和他们血战了一天的只有五位八路军,他们完全被中华壮士的精神所折服了,竟整齐的站成一排,面向五勇士跳崖处深深的行了军礼。

狼牙山秀美风光

对于当年五勇士跳崖的壮举,聂荣臻员,杨成武员非常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聂荣臻员及时报告军区总部,在1941年10月18日,军区部就颁发了训令,号召全军学习五勇士精神,并授予葛振林、宋学义“青年”的光荣称号。在当时,五勇士的精神就迅速传遍了根据地。

慷慨五壮士,舍身赴国难,先烈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人钦敬。在五壮士纪念雕塑前,媒体考察团向狼牙山五勇士致以三鞠躬,表达内心涌动的缅怀之情,感恩之意。

(伍策 森哥)

手机版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根源在哪里?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随着韩愈的一篇内容简短的序,燕赵之地被铭刻上“慷慨悲歌之士”的集结地。

那么韩愈因何有此感叹呢?很多人联想到了功亏一篑的荆轲。其实荆轲只能算“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而已,真正的根源在于燕和赵。

先秦时期,最具历史特性的代表就是战国了。战国七雄各有各的特色,齐国富庶、楚国广袤、秦国凶悍、魏国骄横、韩国跟在诸多强国后面鲜有作为。

当时中原地区处于四战之地的国家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魏、韩、赵,其中赵国又与其他两国不同,因为他的北边还需要肩负抵御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

而偏居东北一隅的燕国也好不到哪里去,实际上他的处境还不如赵国。

首先,人口就非常稀少。燕国国土面积大约在20万平方公里左右,但人口仅仅150万。赵国的领土面积与之相当,人口数量却达到了350万。

如果这个数值还不具备冲击力,那就看看韩与魏。韩国的领土面积不足9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在300万上下。更恐怖的是魏国,国土面积不到燕国一半,人口却达到了500万!

综合战国七雄的整体数据,人口常年处于300万以下的只有燕国。

长平之战后,赵国尚有一战之力,甚至面对燕国的攻击还可以反推回去,靠的就是人口基数大。如果类似的战损发生在燕国身上,那么亡国是肯定的。

其次就是地域苦寒。人口稀少的原因之一就是环境恶劣,那个时候人类抵御气候的能力弱,燕国所处的位置与其他国家相比,农耕环境存在天然的劣势。

最后就是历代燕国国君的奋发进取。从春秋到战国,燕国一直坐拥强大的邻居,北边又要抵御游牧民族的进攻,因此常常陷于多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可历代燕国国君还不安于现状,开疆扩土之火从未泯灭,造成越打越苦、越苦越打的尴尬境地。不仅差点被赵国灭国、被齐国灭国,甚至还差点被山戎灭过国。

公元前664年,山戎对燕国大举来犯。此战山戎的首领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在此之前,燕国被自己与匈奴轮番攻击,已经被迫迁都两次。

现在的燕国已经迁无可迁,再退就只能退到齐国或晋国国境了。

燕国抵挡不住山戎的进攻,被迫向齐国求援。当时的齐国还是齐桓公在位,正处于“霸主”地位。齐国迅速施以援手,不仅打退了山戎的进攻,还顺带手把孤竹、令支这样的小部落给灭掉了。

燕国不仅避免了亡国之痛,还扩展了地盘,对齐桓公自然是感恩戴德。燕庄公非常感激,亲自护送齐桓公归国,一直送到了齐国境内。

这是非常无礼的举动,因为按照周礼,诸侯只能将天子礼送入境,诸侯之间是不可以随便跨境的。

齐桓公说:“你不要再送了,别人会认为我想当天子。”

燕庄公感激涕零,“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是感谢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为了避嫌,齐桓公将燕庄公所到的地方全部划归燕土。

战国之后,随着南边楚国的强大,齐国的生存空间无法拓展,因此想要拿回齐桓公划出去的齐国国土。燕国自然不能同意,于是双方爆发长期。

这是燕、齐长期争端的源头。

不过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当时燕国有多么弱小。

赵国可以用“顽强”来形容。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几乎到了无法恢复的地步。但就是凭借这些残兵败勇,生生在邯郸城下击败了士气正盛的秦军。

当时秦国大军杀奔到邯郸城下,赵国坚壁清野,放弃了邯郸周边所有的小城镇,军民都来保卫都城。

当时李牧的主力军还在北方防备匈奴,邯郸的守城主力多是老人、孩子。平原君赵胜散尽家财于士卒,家中妻妾全部站上城墙御敌。

在这样的情况下,守将廉颇还调集少得可怜的精锐分批偷袭秦军营寨。每次夜袭几乎都是有去无回,但赵军义无反顾。

有人会说,邯郸之战的胜利依靠的是信陵君偷盗虎符,率领魏国大军来救。

可信陵君为何要“偷盗虎符”呢?因为大家都认为在丧失40万大军后,赵国必灭,别国没有必要结仇于强大的秦国。但赵国生生顶住了,如果没有前期的决绝,邯郸根本等不来魏、楚的联军。

最后秦军大败,赵国与联军还乘机收复了河东600里失地,可谓是奇迹。

最后,自然要说荆轲。司马迁用写史书的手法描绘出了易水河畔那段送别壮士的悲凉感。每每看到韩愈的那句话,脑海里浮现的多是荆轲远去的身影。

可在这背后,是太子丹在绝望中的不甘,他知道强秦无可抵挡,只能通过刺杀的方式来博一把。

在笔者眼中,太子丹比荆轲更能代表燕赵之地的“慷慨悲歌之士”,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保留对命运的不甘,在绝境中保持顽强。

这种悲壮中自我进取,不甘中保持信念的精神,正是韩愈对当时环境的失望,他借送董邵楠之机,希望后者能够保持原则,不随波逐流。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参考资料:《含英咀华——韩愈作品欣赏》、《燕国八百年》、《战国史》

【悲歌慷慨-悲歌慷慨是不是成语】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悲歌击筑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下一篇:悻悻然的意思、竹节人悻悻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