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惊弓之鸟成语骗了,背后另有隐情,真实故事你想象不到
惊弓之鸟是个很有名的成语,小学课本上就有这个故事。
说的是魏国大将更羸和魏王一起打猎,更羸指着一只大雁说,我只要拉一下弓,不放箭,就能把这只大雁打下来。
然后他真的做到了。
惊得魏王差点掉了下巴,连忙问他怎么做到的。
更羸解释了一番,这是一只受伤了的大雁,伤口还没有愈合,还在疼痛,听到弓弦的声音,就吓了一跳,把自己给吓死了。
语文课本里的惊弓之鸟
故事似乎很有道理,但这个故事很难成立,里面有好几个疑问:
第一、这大雁要多聪明,竟然能分辨出来弓弦的声音,这是一只已经高度智慧化了的大雁啊。
聪明的大雁?可以造塔,还能听弓弦?
第二、一张弓的弓弦有那么响吗?大雁在高空飞,一张弓的弓弦振荡就能传到大雁的耳朵里?辛弃疾倒是说过“弓如霹雳弦惊”,但这是夸张的说法,弓弦声像打雷一样。
第三、假如真的有那么响的弓弦声,这弓一定很好,更羸是神箭手,他应该知道怎么爱惜弓箭。在古代,弓箭作为重要的远距离进攻武器,是非常重要的。平常武器库里的弓箭,弓弦都要卸下来(弛弓),正所谓一张一弛,便是那弓做的比喻。但一个爱惜弓箭的人更应该明白,对弓最大的伤害是小学课本里所说的空放弓箭。因为弓是依靠弓片本身变形来蓄能,弓弦把力量传给弓箭,弓箭带在这部分“功”——帮助弓来卸掉力量。但是如果不放弓箭,只是拉空弦,这个力量就全部留给了弓,对弓本身伤害特别大。尤其是重弓,一把弓要是真能发出很大弓弦声,这一定得是很硬的弓,这么硬的弓,即便放的羽箭轻了都会对弓本身不利,何况是放空弦。再说了,放空弦对射手本人也很危险,弓的震动可能会伤到手,弓弦震动可能会割伤身体。因此更羸要是真的这么做了,一定会被其他弓箭手看不起:“你到底懂不懂?还在那里瞎逼逼。”
从智慧化的大雁到不可能的弓箭声到糊里糊涂的弓箭手,都说明这个故事不成立。
查一下原文,原文出自《战国策》: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能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射之精乃至于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翻译下:
赵国派使臣魏加到楚国去,面见丞相春申君,魏加问他:“你有大将吗?”春申君说有啊,我准备让临武君做。
临武君咱们不管,这哥们估计被秦国人揍过。
魏加就觉得此人不妥,但我们的祖先这个时候说话有个毛病,不喜欢有啥说啥,而喜欢讲故事,用故事去感化对方。
魏加讲的基本上就是课本上那个故事。
他就是告诉春申君,临武君就是一个被秦国揍过的人,他去打仗就好比被弓伤害过的鸟,一见秦军就会害怕,成为惊弓之鸟。
可怜的临武君本来要升职加薪的,被这个故事搞得没了工作。
这下就明白了:
首先,这是赵国的使臣在春申君面前讲的一个故事,所以智慧化的大雁就可以理解了。
其次,更羸可不是放空弦,他是引弓虚发。
虚的确有空的意思,例如出恭是上厕所,出虚恭那是放屁——这个例子举得有点味道。
但在弓箭上虚发可不是放空箭,有个成语叫箭无虚发,意思是每一箭都能命中目标,没有虚发,所以虚发的意思是没有命中目标,而不是放空弦。
这让我想起西晋时一个人:拓跋沙漠汗。
此人本是鲜卑族索头部首领的长子,三国时期到魏国进贡,就留在了洛阳城。
他为人聪明,又好学,进步迅速,很许多人都打成一片,所以后来司马炎取代曹魏,也对他很尊敬。
但是晋朝大臣卫瓘见他英明神武却很担心,因为他早晚要回去继承汗位,要成为晋国的敌人。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他要回去了。
他的父亲也很思念这个“留学”异国的儿子,派出大臣去迎接他。
拓跋沙漠汗决定为大家露一手,他指着天上飞过去的大雁说我不用弓箭给你们打下来。
说着张弓拉弦,脱手处,一只大雁掉了下来。
其实他用的是弹弓,当然那会的弹弓跟弓差不多,只不过上面有个弹丸的包。
他放的也不是空弦,而是弹丸。
他这属于汉地的先进武器,这些人从来没有见过,当即认为这是妖术。
更何况,卫瓘前期做了工作,这些人赶忙抢先赶回去,对他父王说:“您这个儿子会妖术,一定会把咱们族人搞乱的。”
他父亲一听:“这还了得,杀了吧。”
可怜这个王子,本想装个B,却莫名其妙死了。
二郎搜山图里二郎神的弹弓
放大后
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知识清单,期末考试将至,孩子复习有用
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是二年级语文最重点单元之一,也是期末考试侧重考点较多的单元之一,本组课文以“相处”为主题,在四篇童话故事中,教给孩子们与人相处之道。
《狐假虎威》讲一只狐狸如何花言巧语地骗过老虎,又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故事,表现了狐狸的狡猾。也讽刺了现实生活中借别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的人,其实没有真本事。
《狐狸分奶酪》讲了小熊哥儿俩都不愿吃亏,不知怎么分奶酪,而狐狸借帮小熊哥儿俩分奶酪的机会,故意分配不匀,最后将奶酪全部吃光的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纸船和风筝》一文中纸船和风筝让住在山顶的松鼠和住在山脚下的小熊成了好朋友,在他们因争吵而使友谊产生“裂痕”后,又用纸船和风筝修补友谊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友谊,学会宽容和谅解。
《风娃娃》好心帮助别人,但有时得到别人的称赞,有时却受到人们的责怪,说明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此单元因为涉及四篇课文,且每篇文章的篇幅都较长,因此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也比较多,现总结如下:
一、易读错的字和多音字
本单元易读错的字有“狐假虎威”的“假”、骨碌一转的“转”、“漂流”的“漂”、“纳闷”的“闷”,还有扯、酪、扎、幸福、使劲、哗、栽、俩、羚、蚯蚓、螃蟹、剩、整等字。
其中“假”“转”“闷”都是多音字,其中“闷”的读音最难把握,一个要结合字义给孩子们讲透:“闷”一读平声,指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造成的不舒适感,如闷热、闷气、闷沉沉、闷声不响等。而另一读四声,表示密闭,不透气,如纳闷、烦闷、解闷、闷雷等。
二、形近字和同音字
这单元的形近字易混淆的较多,如爪、瓜和抓,咬和校,弟和第,扎和孔、担、旦和但、场和杨、路和跑等,其中孩子们最常出错的是“爪、瓜和抓”“担、旦和但”“场和杨”等字。
同音字辨析难度更大,这单元要区分“食、石、十、拾”“公、工、功、攻”“仔、子、紫”“急、及、级“”祝、住、住“等同音字的字义和用法。
如下图所示,在区分掌握这些字时,要采取一字多词的方法,要孩子们在体会字义中区分其用法。
三、词语听写
本单元要掌握的词语中经常考到且难度较大的有:食物、神气活现、野猪、往常、信以为真、开始、仔细、生气、纸船、纸条、难过、但是、屋顶、和好、田野、事情、飞快、秧苗、急忙、力气、广场、伤心”等词。
这些词不管是看拼音写汉字,还是在具体语境中出现,都要让孩子熟练掌握。
四、词语归类拓展
本单元涉及的成语比较多,而成语是小学必考内容,分值占10分左右,本单元出现的成语是重点考查内容,一定要孩子熟练掌握。
1、含动物名称的成语
为了方便记忆,要分类来记忆,比如含两个动物的有:狐假虎威、鸡鸣狗吠、狼吞虎咽、龙飞凤舞、生龙活虎,兔死狐悲等。
含一个动物的如:害群之马、惊弓之鸟、漏网之鱼等。
还有运用比喻的如:胆小如鼠、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等。
2、描写神态、动作的成语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东张西望、眉开眼笑、气急败坏、大摇大摆等。
3、含反义词的成语
东张西望、半信半疑、三长两短等
4、和“风”有关的成语
风平浪静、风和日丽、和风细雨、风雨交加、风起云涌、风调雨顺
5、ABAC式词:半信半疑、大摇大摆、无影无踪、笨手笨脚等。
6、ABAC式的象声词:哗啦哗啦、叮当叮当、叮冬叮冬、咕噜咕噜、轰隆轰隆、滴答滴答等。
8、AABB式词语:断断续续、摇摇摆摆、密密麻麻、歪歪扭扭等。
五、句子积累
本单元要掌握的句子并不多,但要懂得赏析句子含义。
1、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句子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写出了狐狸的狡猾、做作的样子;“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写出了老虎被狐狸蒙骗住的状态。
2、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此句会以“仿写句子”的形式出现,“飘哇飘”仿写成“走哇走”“跳哇跳”“跑哇跑”等词,让句子更富有动感。
3、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此句要会填空“祝你幸福!”,另外也会回答拓展性问题,比如:想一想,小松鼠给小熊的信上还会写什么呢?
答此类问题要合情合理,标点符号和人称称谓也要正确。
4、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此句是《风娃娃》一课的中心句,无论是填空,还是在涉及本文中心思想的类似问题中用到这句话,都要会写。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各学科均已结课,即将步入紧张的大复习阶段,毕竟还有不到五周的时间,孩子们就会面临年终考试了,对二年级语文来说,识字量大,积累拓展的词语、句子运用等内容也多,而一份知识清单可以帮孩子们很好的复习。
小徐老师所在学校的小学部从明天起也开始着手期末复习考点整理了,希望家长朋友们多加关注,帮孩子好好复习 ,加油!
「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解释】
出自《战国策· 楚策四》。作主语,宾语,贬义词。
更羸(léi)陪同魏王散步,看见远处有一只大雁飞来。他对魏王说:“我不用箭,只要虚拉弓弦,就可以让那只飞鸟跌落下来。”
魏王听了,耸肩一笑:“ 你的射箭技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
更羸自信地说:“能。”不一会儿,那只大雁飞到了头顶上空。只见更羸拉弓扣弦,随着嘣地一声弦响,只见大雁先是向高处猛地一窜,随后在空中无力地扑打几下,便一头栽落下来。
魏王惊奇得半天合不拢嘴,拍掌大叫道:“啊呀,箭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真是意想不到!”
更羸说:“不是我的箭术高超,而是因为这只大雁身有隐伤。”
魏王更奇怪了:“大雁远在天边,你怎么会知道它有隐伤呢?”
更羸说:“这只大雁飞得很慢,鸣声悲凉。根据我的经验,飞得慢,是因为它体内有伤;鸣声悲,是因为它长久失群。这只孤雁疮伤未愈,惊魂不定,所以一听见尖利的弓弦响声便惊逃高飞。由于急拍双翅,用力过猛,引起旧伤迸裂,才跌落下来的。”
本文内容摘自网页,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感谢阅读
【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 害群之马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