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五字成语,若能认识五个,算你厉害!
我们见惯了四个字的成语,你见过五个字的成语吗?
知子莫若父、人不可貌相、二桃杀三士、千里送鹅毛……
这些五个字的词原来都是成语,对中华文化又一次膜拜到底。
以下12个“五字成语”,若能认识一半,算你厉害!一起来看看吧……
01
知子莫若父
【释义】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出处】《韩非子·十过》:“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
02
二桃杀三士
【释义】“二桃杀三士”比喻用计人。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载: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是齐景公的臣子,勇武骄横。齐相晏婴想要除去这三人,便请景公将两个桃子赐予他们,让其论功取桃,结果三人都弃桃自杀。
03
三下五除二
【释义】原为珠算口诀之一。形容做事干脆利索。
【出处】“三下五除二”是珠算中最基本的加法口诀之一,由于古时借助于简单、易记的口诀,人们可在算盘上进行一系列运算,因而“三下五除二”这条基本口诀便产生了“迅速、快捷”的意思,比喻干净利落的做完一件事。
04
鹿死不择音
【释义】 音,通“荫”。指庇荫的地方。鹿到了快要死的时候,不选择庇荫的地方。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05
一报还一报
【释义】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也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出处】《隋唐演义》四十回:一报到头还一报,始知天网不曾疏。“把这厮绑了,五车裂了,可与俺李存孝一报还一报。”(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
06
顾三不顾四
【释义】只顾这一面,不顾那一面。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以后可还再顾三不顾四的不了?以后还单听叔叔的话,不听婶娘的话不了?”
07
驽马恋栈豆
【释义】劣马贪恋马厩里的豆料。比喻平庸的人目光短浅,贪恋禄位、家室等眼前利益。
【出处】《晋书·宣帝纪》:“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
08
盲人骑瞎马
【释义】瞎子骑着瞎马,形容瞎上添瞎,险上加险。用来比喻做事如果不预先了解自身的情况,而去乱搞、乱碰,必定要发生错误和危险。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股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09
小鹿触心头
【释义】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出处】明朝时期,书生王杰因为卖姜人说他小家子相而大打出手,把卖姜人打翻在地,事后他赶忙把他扶到家里,好酒好饭地伺候,还打发他一匹白绢。卖姜人高兴地走了,可是死在过渡的船上。船夫跑来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王杰。王杰就像小鹿儿心头撞。
10
千里送鹅毛
【释义】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出处】自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11
司马牛之叹
【释义】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出处】《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12
虎父无犬子
【释义】老虎不会生出狗来,比喻出色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用于夸奖别人的子辈。
【出处】【出处】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中有这样的话:先主视之,叹曰:“虎父无犬子也!”用御鞭一指,蜀兵一齐掩杀过去,吴兵大败。……
国画作者:傅抱石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12个成语,冷门而惊艳,能认识一半,就很厉害了!
01
皮里阳秋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本来写作“皮里春秋”,到了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母亲郑太后名叫阿春,为了避她的讳,遂改为“皮里阳秋”。
皮指外表,里指内心,春秋即孔子所修的史书《春秋》。意思是表面上不作评论,内心却有所褒贬。
02
绠短汲深
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03
挂一漏万
形容列举不周,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一般用来自谦。语出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04
计日程功
出自 《礼记·儒行》:“程功积事,惟贤以尽达之。”。基本解释 计:计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成功指日可待。
05
胶柱鼓瑟
现含贬义色彩,指不能灵活变通。多用于书面语中。“胶柱鼓瑟”,亦作“胶柱调瑟”。比喻拘泥成规,不知灵活变通。汉·扬雄《法言·先知》:“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06
继晷焚膏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07
吉光片羽
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马名;片羽:一片羽毛。古代传说,吉光是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吉光片羽”指神兽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
08
过江之鲫
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 “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后用以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但多含有盲目跟风之意。
09
酒店猛狗
《酒店猛狗》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问上》,酒店猛狗寓言告诉我们:“猛狗”不杀,再好的“酒”都会变酸,一个英明的要注意“审择左右”,亲贤臣远小人,以趋利避害。者只有从全局出发,才能慧眼识人。
10
大含细入
原指文章内容精博,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后来用以称赞文章的博大精深。
11
羚羊挂角
指羚羊夜宿时,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用该词语比喻诗的意境超脱。词语出自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
12
筑室道谋
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类似这些成语虽然平时用的少,可一旦见到,似乎总能让人们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摄人心魄,大家有被这些成语的魅力吸引吗?
你还知道哪些冷门而惊艳的成语,请到评论区留言吧。
来源:诗词享读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8个美到骨子里的冷门成语,知道五个你就是牛人
在诗词中,温柔的诗,随处可见。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真温柔呀,可是,你读过温柔的成语吗?
洪炉点雪、云霞满纸、冬日夏云,温柔不输诗词。
18个美到骨子里的冷门成语,知道五个算你厉害。
01
洪炉点雪
【释义】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立即融化。比喻领悟、接受迅速,思想改变快。
【出处】宋·王质《雪山集·大慧禅师正法眼藏序》:“余夜宿金山之方丈,不得寤,信手而抽几案文书,得此阅之,至洪炉点雪,恍然非平时之境。”
02
晨光熹微
【释义】形容早晨天色微明。
【出处】晋·陶潜《归去来兮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03
冬日夏云
【释义】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04
云霞满纸
【释义 】形容满眼都是精采的文笔。
【出处】明·袁宏道《锦帆集·董思白》:《金瓶梅》从何得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
05
林下风致
【释义】指有才干,有才华,有诗韵,有风度,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谢道韫)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06
笔底烟花
【释义】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笔底烟花传海国,袖中诗句落吴船。”
07
丹书白马
【释义】古代帝王赐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
【出处】《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08
坠欢可拾
【释义】失去的欢乐或宠爱的对象可以重新捡起。比喻重归于好。
【出处】南朝·宋·鲍照《和傅大农与僚故别》诗:“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
09
琥珀拾芥
【释义】芥:小草,引申为轻微纤细的东西。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出处】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拾芥,磁石引针。”
10
十步芳草
【释义】意思是十步之内,就有芳香的花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11
日升月恒
【释义】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12
流风回雪
【释义】指轻逸飘摇的样子。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髣髴(fǎng fú)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yáo)兮若流风之回雪。”
13
浮白载笔
【释义】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14
怀瑾握瑜
【释义】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怀着美玉,比喻人有美德。
【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九章·怀沙》: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15
萤窗雪案
【释义】意为勤学苦读。
【出处】《晋书 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16
代马依风
【释义】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例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17
山止川行
【释义】意思是坚不可摧,行不可阻。
【出处】清 唐甄 《潜书·两权》:“诚能自固如是,是山止川行之势也;以战必胜,以攻必取者也。”
18
芒寒色正
【释义】称颂人的品行高洁正直。
【出处】唐·刘禹锡《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
来源:微信公众号“诗词世界”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成语意思 成语意思查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