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专横跋扈”的人终究没有好结局
专横跋扈
历史上有太多的人,一旦有了权势,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变得野心膨胀,变得“专横跋扈”,变得不可一世。可是这样的人,最后大多没有好下场,甚至身首异处,抄家灭族。
“专横跋扈”这个成语就讲了这么一个典故,它出自《汉书·梁翼传》,意思是横行霸道,蛮不讲理,为所欲为。用来形容独断专行,任意妄为,不讲道理,也写作“专恣跋扈”。
梁翼字伯卓,是东汉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泾川县)人,是东汉时期大梁商之子,东汉著名的外戚,奸臣。
梁翼这个人,长得一点儿也不帅,肩膀像老鹰一样耸着,眼睛像财狼一样,喜欢直勾勾地盯着人看,而且毫无神采,说话也含糊不清。从小不学无术,抄抄写写记个账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别看他做事不行,吃喝玩乐倒是很有一套,好酒贪杯、骑马射箭、弹棋、蹴鞠、搏戏那是手到擒来。
可仗着他父亲和家族的势力,人们对他敢怒不敢言。从一个小小的黄门侍郎慢慢升迁为执金吾。
专横跋扈的梁翼
公元136年,梁翼被任命为河南尹,他在任期间继续放纵无度,做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
他父亲的亲信吕放常常告他的状,在他父亲那里说了他不少短处,梁翼知道后,就怀恨在心。
终于有一天,他派人在吕放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刺杀了吕放,还把他嫁祸给吕放的仇人。
为了避免事情败露,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借口把吕放和吕放的仇家的宗族、宾客全部杀死了。
等到他的父亲梁商去世,梁翼就顺理成章成了大,仗着他的妹妹是汉顺帝的皇后,还被封为乘氏侯。
年幼的汉顺帝
也是活该他走运,没过两年,汉顺帝就死了,由年仅两岁的汉冲帝即位,太后(他的妹妹)执掌朝政,梁翼一点儿也不把妹妹(太后)放在眼里,更加权倾朝野、目中无人。过上了奢侈无度的生活。
又过了几年,汉冲帝又死了。
梁翼就拥立了年幼的汉质帝。
汉质帝虽然年幼,却十分聪慧,看出梁翼是个有野心的人,有一次上朝时,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指着梁翼说道:“这是个‘专横跋扈’的!”
梁翼听了,非常痛恨汉质帝,生怕他长大了不受控制,就把毒酒加到汤饼里,毒死了汉质帝。
汉质帝死后,李固、胡广、赵戒、杜乔等大臣建议立清河王刘祘为帝,而梁翼却执意立蠡吾侯刘志为帝。
梁翼气势汹汹、言辞激动,大部分大臣敢怒不敢言,只得卑微地说道:“只要大发令就行了!”
汉桓帝
只有李固等仍坚持原来的意见。
梁翼就以太后的名义,对敢于反抗自己的大臣及党羽或免职,或下狱,或抄家灭族,进行无情的打击。
梁翼一意孤行,经过一系列操作,终于立刘志为帝,就是后来的汉桓帝。
得偿所愿的梁翼更加目中无人、肆无忌惮、专横跋扈,他大量地任人唯亲、罗织党羽,食邑达到三万户,林苑宫廷无数,一时间风光无两。
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恶贯满盈身首异处!”
等到汉桓帝长大成人后,与早就对他不满的单超、唐衡等五人定下了诛杀梁翼的计划,带领一千多人包围了梁翼的住宅,专权二十多年的梁翼和妻子被迫自杀,梁翼及党羽被一网打尽,百姓拍手称快。
所以说,一个人不管权势多大,一定不能“专横跋扈”,否则一定没有好果子吃。
参考资料:《中华成语大词典》《中华成语典故》《全历史·梁翼专权》
声明:配图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委以重任,但同事却不配合,做好这几点,让自己不再孤军奋战
闺蜜在一家公司工作快十年了,虽然勤勤恳恳,但是并未取得过太大的成就,所以一直都是个普通科员。
前些时候,他们突然让她做一个项目的牵头人,这让闺蜜很是高兴,觉得是在考验她,因为她们主管马上要退休了,能够把握这个机会,干得好就能够有晋升的资本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项目还没开始,闺蜜就遇到了困难。
因为闺蜜平时的存在感实在是不强,而且业务能力也不算突出,作为项目的牵头人她的威望并不足以服众,这就导致每次她安排工作时,下面的人都是阴奉阳违的,都推说自己手头有事忙不开,更有甚者直接拒绝她安排的工作;就算是想开会讨论下一步工作计划,也总有人想各种借口不来参会。
闺蜜为此很是头疼,本来大家都是同事关系,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可能跟对方撕破脸,再者说大家还都是平级关系,闺蜜只是个牵头人并不是管理者,即使说了对方也不会听,反倒会落人口舌。
其实,像闺蜜这种突然被委以重任,同事又拒不配合的事情在职场中是很常见的。有的人遇到这种情况能够机敏处理,化解矛盾和尴尬,有的人就会在人际关系中迷失自己,从此一蹶不振。
明明自己在同事中不出众,为什么会对另眼相看并委以重任呢?
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1、你是一个有后台的人,想用你的人脉来完成这件事;
2、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想重点培养你;
3、吃力不讨好的事别人都不喜欢干,只能让你来牵头。
第一点原因我们暂且不说,因为不管同事配不配合你,只要你的后台够硬,这件事都会手到擒来,咱们具体分以下后两点原因的解决办法。
一、有些人可能他的工作能力很强,但是平时很低调,与同事之间的交往并不密切,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同事自然就不会信服他。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发挥自己的强处,把业务做到最好,让大家看到你的能力,自然就会信服你。
1、定制详尽的实施方案
在开展工作之前,我们要先制定实施方案,最好是想让给你把把关,这样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方案主要有以下几部分内容:
(1)实施步骤和具体人员安排
我们要把具体工作责任到人,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调动每个人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增加同事的工作积极性;
(2)分清任务主次
每项工作肯定都有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对于主要部分我们就要花费更多的人员、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对于次要部分我们只需花费很少的人员和精力;
(3)制定应急预案
一个合格的牵头者不能只看眼前和目标,还要把可能面对的问题都考虑到,这样才不会遇到突发状况而手忙脚乱。
2、对待平级同事,不要把自己摆成管理者的样子
对待同事,尽量模糊你的牵头人身份,毕竟你们都是同级,你也只是起到一个牵头的作用,不要给别人一种你是管理层的感觉。
就拿开会来说,作为项目的牵头人,肯定需要跟同一团队的同事碰头会,作为普通员工,你肯定知道在公司,员工最不喜欢的就是开会了,如果不是十分紧要的会,那都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所以你也不要把碰头会弄得那么正式,大家可以拉一个微信群,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群里面沟通,这样既不会浪费大家时间,减少面对面的沟通,也就能适当的减少沟通压力,从而提高沟通效率,就不容易激起同事的逆反心理。
二、“溜须拍马”也是一种能力,只是不被同事接受,自然就不会配合工作
和员工站的高度不同,所以对待员工工作能力的认知也就不同,比如说有的人的业务能力可能不强,但是他的沟通能力却很出众,能够通过沟通把握或者客户的需求,从而解决问题。
这种能力在其他同事眼中就会被误认为溜须拍马,投所好,这种人作为牵头人,同事们肯定就不会很支持,消极怠工那就是必然的了。
这时候我们要发挥自己的特长,那就是跟团队里威望最高的同事去沟通,让他理解你,从而帮助你快速在团队中站稳,那大家认同你。
如果交代的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做得好没有奖励,做不好又容易背锅,那大家为了避险自然都不会去接手。
1、让同事认清现实,争取大家配合
既然大家进了一个团队,那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可谓一荣俱荣一陨俱陨。
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尽量多地去承担工作的责任,减少大家的心理压力和抵触情绪,然后合理安排工作,让大家更容易去接受你。
2、多向寻求帮助
在工作中,多向寻求不是无能或是推卸责任的表现,而是在快速、合理动着工作的进程。
作为普通员工,我们的权限和人脉是有限的,如果工作受阻,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向求助是最好的途径,而且还能向表达这两方面意思:
(1)跟别的同事拒绝工作相比,自己一直在做着这件事,即使受能力所限只能做好一部分,但是自己依然在向着好的方向努力;
(2)随时求助,也能侧面反映你的工作进度,让知道你工作的进程到哪里了,方便把握工作。
作为普通员工被委以重任,同事不配合不要紧,只要搞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够让自己脱颖而出。
【手到擒来的意思;手到擒来的意思造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