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 第155期
一年级
一、照样子,写一写。
平安 平平安安 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三、看图写话。
小猴子为什么想过河?它们是如何过河的?仔细观察图画,发挥想象,试着写一写吧!
一年级答案:
一、
二、1.马虎 2.新
三、略
二年级
一、补全下面的表格
二、填写表示动作的字。
( )窗花 ( )鞭炮 ( )花灯
( )秋菊 ( )龙舟
三、课外阅读。
蜗牛和蚯蚓
绿油油的菜地里,一只蜗牛在墙角边爬。蚯蚓看见了,问:“蜗牛哥,你到(那里、哪里)去呀?”蜗牛说:“我要到墙顶上去,看看远处有些(什么、怎么)。”蚯蚓突然笑了起来,“哼!你也想到墙顶上去吗?不要幻想了吧!你可是爬得慢慢腾腾的呀!”蜗牛不(理、里)它。慢慢地爬上了墙壁。蚯蚓觉得蜗牛太可笑了,就去睡觉了。蚯蚓一觉醒来。(再、在)也看不见蜗牛了,原来蜗牛早已爬上了墙顶了。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
2、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慢慢腾腾
3、蜗牛先是在爬,后来慢慢爬上了,最后爬到。
4、蚯蚓一觉醒来看不见蜗牛是因为 。
5、短文的寓意是:(在正确的括号里打“√”)
a、蚯蚓太骄傲了。( ) b、蚯蚓瞧不起蜗牛。( )
c、做任何事,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做到。( )
二年级答案:
一、
二、贴 放 看 赏 划
三、1.划去 那里 怎么 里 在
2.示例:白花花 慢悠悠
方方正正 清清楚楚
3.墙角 墙壁 墙顶
4.蜗牛早已爬上了墙顶了
5.C
三年级
一、比一比,再组词。
娇( )扯( )渡( )拌( )透( )
桥( )址( )镀( )伴( )诱( )
二、选一选,填空。
1.即 既
立( ) ( )然 ( )刻 ( )而
2.愤 奋
( )斗 气( ) ( )怒 勤( )
三、课外阅读。
同情的眼神
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yòu)。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刺骨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啼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你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驮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
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安慰和怜悯(mín)的帮助太少了。”
说完这些,那名骑手——托马斯·杰斐(fěi)逊(xùn)总统调转马头,踏上了通往白宫的路。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因为…所以…
①骑手( )把老人驮过河,( )驮到他要去的地方。
②( )老人想求他们帮忙,( )当老人仔细看他们的眼神,立即看出他们没有关心老人的处境。
③托马斯·杰斐逊告诉老人,( )自己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 )他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2、从第一自然段里找出写老人被冻的样子的词句,写在下面。
3、想象一下,老人在路上遇到过哪些人,他们对老人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三年级答案:
一、示例:
娇软 扯开 渡过 搅拌 透明
桥梁 地址 镀膜 陪伴 诱惑
二、1.即 既 即 既
2.奋 愤 愤 奋
三、
1、①不仅…而且… ②虽然…但是… ③因为…所以…
2、寒冷的冬季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刺骨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3、略
四年级
一、比一比,再组词。
荧( )逢( )碎( )贫( )恭( )
萤( )缝( )醉( )芬( )共( )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贫穷( )重逢( )恭敬( )
三、课外阅读。
攒钱
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校门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
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楼到怀里:“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
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联系上下文写出“渴望”和“忍耐”分别指什么?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长大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答案:
一、示例:
荧光 重逢 碎片 贫穷 恭敬
萤火 门缝 士卒 芬芳 共有
二、贫困 重遇 尊敬
三、1、渴望指为妈妈买一件衬衫的迫切愿望;忍耐指我一次次忍受着饥饿的煎熬。
2、懂得孝敬父母,关心父母。
3、短文记叙了“我”攒钱为妈妈买衬衫的事。
4、文章表达了作者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
一、仿写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
。
二、按要求改句子。
三、课外阅读。
快乐与感触
依稀记得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妈妈到学校里玩耍,那时妈妈在学校里给幼儿班代课。课间一群比我大点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我手中或嘴里塞干粮的。他们一听到铃声嘴里 “ 哦———” 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于是我便一人悠闲自在地在校园里溜达:一步一步地踱到东边看看美丽的花儿;爬到西边的球台上翻着晒晒太阳;听到南边教室里悠扬的歌声,于是又跑到窗户下踮着脚使劲儿地仰起头向里看;仰倦了头嘴里嘟嘟地哼着,若无其事的来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条条块块,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如今,我已是那时年龄的四倍了,仍在这熟悉温暖的校园里,那时一切不懂的,今天都明白了。那时的快乐依在,那时的天真依在。不过现在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的比那时多得多了。
清晨的校园,阳光钻透东边茂密的柳林,斑驳的光点印在绿绿的草坪上。无数只鸟儿横着或倒挂在柔柔的柳条上凑响清脆的晨曲。在通向教师办公大楼的水泥道上,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他们又上班去了。
当校园正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悦耳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早已把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我再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踮脚仰头地去向往了。我尽心地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享受着群体的温暖与关爱。
课间,我们三三俩俩去拉着或牵着幼儿班的那些小娃娃,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他们手中或嘴里塞泡泡糖的。有一天,我把三四个小娃娃牵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学着老师的样子摇头晃脑、指着地图比比划划地讲:“这是中国,这是长江、那是黄河……,我们的学校在这里,要记住,别忘记。看我的手好大,把一个省都罩住了。” 小娃娃们叽叽喳喳地笑个不停,我也笑得前俯后仰。
上课铃响了,我们“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那天我们进了教室,唱完了一首长长的歌,没见老师来,于是我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先读读书吧,我去办公室看看”。话音刚落,只见李老师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同学们注视着他的脚。原来他脚上缠着一圈大大的药纱布。我们明白他的脚受伤了。他开始给我们讲课,和往常一样站着,不时还转去转来。一会儿,我从他变化了的语调中感到:他的脚疼痛难忍了。我忍不住环视一下四周,发现所有同学的眼里都水晶晶的,此刻我心头一热,眼泪夺眶而出。这天我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许正痛苦着;在我们获取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奉献着;在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消亡着。”
太阳依旧从东边升起,灿烂的阳光总是洒满校园。当我的年龄到了是现在的若干倍的时候,我会依然记起今天的快乐与感触。
1、作者的感触是什么?
答:。
2、在文中找出拟人的一句话写在下面。
3、用“~~~”标出文中照应的句子。
4、在文中找出三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5. “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 中的“ ———”号起作用。
6、把你对“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的理解写在下面。
7、第自然段是承上启下的文字。
8、文章先写回忆,再具体写的校园、的校园、的事例及感触。
五年级答案:
一、示例:
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二、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无不感到无比的自豪。
2.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天边最后一丝光亮被黑暗吞没了。
三、1、校园和谐温暖,在这里是快乐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是多么的情切,同时作者感到老师太伟大,他们在无私地奉献着。
2、拟人句:(略) 3、照应句子(略) 4、找反义词(略)
5、声音的延长。 注解。6、清晨老师们就匆匆地走进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老师的形象是伟大的。7、第二。 8、清晨的 课间的 发生在课中
六年级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仿写句子。
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三、课外阅读。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作。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的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那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 )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的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没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的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摘自《文化博览》2006年第11期)
1、 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2、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礼让---( ) 承担---( )
哭泣---( ) 忽然---( )
3、从文中找出二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 ) ( )
4、课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
5、读完此文,你懂得了什么?
六年级答案:
一、网络 避暑 瞪眼 逼迫 炊烟 瞻仰 标志 执行 批评
二、示例:
假如生命是花,不要华而不实,要无怨无悔地为大地献出自己的一丝芬芳。
三、
1、shě zhèng
2、谦让 承受 啜泣(哭号 呜咽 啼哭 饮泣 抽泣) 突然
3、一本正经 鸡飞狗跳 ( 造句略)
4、例如:他想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贫穷却不能卑微,善良却不能自私。(或:他想让我学会挑战命运,挑战生活,在走投无路时不得不拼搏的奋斗决心。)
5、谈一些做人的道理(人要有爱心,善心…)
我是超人老师,每天为大家更新小学、初中资料。如果觉得好的话,记得关注我哦。
鸡娃古诗词,我们家的方法不太一样.....
果果学校昨天布置的作业中,有一项背诵古诗词,而且老师嫌书中的太短,把完整的在学校扩展了出来,要求回家熟读背诵,
我觉得这首诗好难啊
但是小家伙摇头晃脑,10分钟不到就背会了,然后还有模有样地当小老师给我讲了讲这首五言律诗。
所以借着昨天我的感慨, 今天咱们来谈谈古诗词的启蒙。
果果3岁前,我在美国工作,所以基本上国学启蒙,都是果奶奶在教她。
果奶奶跟着QQ群,买了大几万块钱的国学书,天天三字经,古文听,愚公移山那么长的诗词,又蹦又跳又背,完全不打壳,
后面我回来之后,加大了英语启蒙的力度,国学古诗词就慢慢放下了。
今年我再给果果看之前她背诵的视频,她不仅完全不记得那些内容,还给我耍赖说那不是她。。。
好吧,鉴于今年面临幼升小,英语也达到了自主阅读的步骤,中文识字虽然没英文好,但是简单的绘本也能自己读下来,
那就把古诗词继续捡起来学吧。
我们今年的古诗词学习,采取了两条腿走路:
一: 紧跟并配合学校的节奏
二: 家庭中继续补干粮
01
紧跟并配合学校的节奏
果果今年语文课本还是有难度的,看图说话,自主阅读,拼音,还有每周2篇古诗词等。
因为幼儿园每天各类课程非常丰富,也非常满,所以古诗词老师只在学校做背景以及意境解读,不做背诵,
所以背诵记忆就放在了家里。
这种学校已经做过讲解,只需要录视频上传的背诵,我一般操作如下:
①穿上她喜欢的汉服来录,打造一个氛围,这样在背诵的时候,孩子更容易戏精上身,边背边做动作, 这些动作我是都没有教过的,但是她做出来的同时,配上声音的节奏,能瞬间知道孩子已经了解了。
②在背诵之前,我会指着书本上的字先给她读两遍,然后我们一起指着字再读几遍,
然后我先背,她看着字给我纠错,
她再背,我看着字给她把关,
一般两三遍就能很溜可以录视频上传了。
并且,还带动了识字!
在一起照着书读诗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认识了字,还促进拼音、词组的掌握,一举多得。
我们中国的汉字,每个字都是有意义的,但是不同的语境下,就会出现细微的不同,
古诗词由于体裁所限,需要用极少的字数描述场景、烘托氛围、表达情感,所以每个字都讲究用得恰如其分,一字之差可能整首诗的意境都不同了。
所以在古诗词创造的意境中,我们不仅能背诗,还能带着孩子一起体会在什么情境下用什么字,更深层次地体验字词的感彩,体味汉字最精妙的含义,带着娃一起学习如何更精确地用词,用字,如何描绘景色。
这不一举多得嘛~
另外,又谈到了指读,多讲两句。
在背会的情况下进行指读时,孩子对书上那些字其实是不认识的,但是指读的过程,孩子把字音和字形一一对应了,当孩子发现自己竟然认识字后,能产生巨大的识字兴趣和热情,注意力也更加集中,所以识字进度也会很快。
但是,听力是识字的上限。
02
家庭中继续补干粮
除了学校的每周2首,我们家中每周也会补充2-3首古诗词,也不算多。
家庭的补充部分,根据果果爱玩爱画爱表演的戏精体质, 我们主要是用轻松好玩的方法来学,
一:先理解
以下图中的《村居》为例,我和果果一起,指着汉字,借助于拼音,一起读了一遍这首七言绝句。
然后,我们就开始“看图讲故事”。
我先告诉了果果几个很有意思的用法:
①我们现在小朋友的放学,还可以用“散学” 来表示。
(我开始摇头晃脑地用散学给她造句,小娃瞬间觉得好玩极了,也开始随着我一起造句)
②我们现在放的风筝,有一种形状像老鹰的风筝,可以称之为纸鸢。
而且这种风筝,最早的时候,还是用纸做成的老鹰的造型呢。
这句话讲完,小家伙就开始兴致勃勃地“跑题” 问风筝的事情了....
把小娃的思绪拽回来,我们看着图画,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她讲了背景和意境。
在一起指读朗读的时候,我就用手指给她指了指图片中对应的位置,帮助它把文字和图片联系在一起理解和应用。
读完之后,我和果果一起,边看字,边看图画,摇头晃脑一起读了一遍。
二:进行背诵记忆
我们一起看图读了一遍,然后我看图背诗果果检查是否有错,果果看图背我检查,最后再一起来一遍。
然后再看字互相读背检查,
在能背出来70%--80% 后,我一边给果果朗诵,一边让她自己设计一款最想要的风筝,
最后也是戏精式相当做作的吟诵。
在学习新的内容时,我们也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每天背诵复习1遍,同时开始下一首的学习。
从今年升学前班到现在,我们一共掌握了大概60首左右古诗词,
这个数量虽然实在是拿不出手,
但是鉴于我们之前重心全部在英语和数学启蒙上,
而且果果现在对古诗词的兴趣日益上增,到哪都要装模作样哼两句,
我也是很满意的了。
同样的,因为是新入门,我也历经了很多困惑,骚扰了果果中文老师和我的老师朋友无数次, 也把我曾经的困惑点以及现在的思路给大家分享下:
①要不要一个字一个字解释?
我曾经特别执着于把每个字的意思给果果讲清楚,因为我觉得那些词好难,孩子一定听不懂。
后面我和果果的语文老师沟通的时候,才明白过来:
诗词的韵味,不是单纯地靠直白的解释就能让孩子完全明白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但是完全不解释也不行,如果书中有些事物或者词汇小孩生活中没见过,可以解释, 解释的时候用小孩有过体验感的,或者见过的东西做例子。
但是不用一个字,一个词去翻译,去解释。
还是尽可能在语境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②有没有必要按照小学教材走?
我前一段在买古诗词书时, 我在群内问了大家都买的什么书,
听完大家的建议,我迅速入手了一套小学必备古诗词。
但是和学校教材做补充的时候,我发现怎么幼儿园学的古诗词这么难,好多都是小学四年级必备古诗词了。
我就又去问老师。
老师说,没有必要去按照必备清单来,也是可以根据主题,季节或者偏好的来, 甚至孩子听完喜欢哪个先来哪个。
但是也不需要完全拒绝小学生必备清单,灵活变通,以孩子的情况和当下的兴趣随时调整。
03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我现阶段的经验七七八八都写完了。
我没有写古诗词几岁启蒙更好,因为在我看来,这个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没有早晚,只有坚持,以及兴趣的保持。
孩子三岁就有兴趣,每天10分钟学着,孩子现阶段抗拒,6岁再来也不迟。
本来想在最后推荐几套古诗词的书的,但是一想我也就那几套,上次群内大家推荐的反而更多,所以我就贴出来群内大家的推荐吧。
当然,如果你也有用着特别顺的书籍推荐,留言给我们一起共享啊!~
《讲给孩子的唐宋诗》走进经典 启迪诗心
阿鸣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上午要送他上学,在路上有15分钟的车程。一大早,我们母子俩也不知道说什么话,车里安静无声。有天我突然想,要不就背背诗吧。背完之后担心他听不懂,就用比较调皮的口吻逐句解释,他似乎也能听得进去,有时候也会提出自己的想法。讲“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时,他说希望是北风吹南风,因为这样会下雪。讲“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时,他说不是抱琴,应该是抱碗,因为还要再来喝酒。我当然没有去纠正他,就让他天马行空地去想吧。
当然,阿鸣从小就听我背过一些诗了。不是专门背给他听的,很多时候,其实是背给我自己听的,是利用起无聊的哄睡时间罢了。阿鸣几个月大的时候,我自己在背《圆圆曲》,他只要听上两遍,也就睡着了。低龄的孩子,会更加容易喜欢上这些抑扬顿挫又押韵的句子。
听这些对孩子来说有什么用吗?最多就是让他相对喜欢有节奏感、有韵律的句子罢了。兴起的时候,阿鸣会摇头晃脑地造句,7个字7个字地,全然不通,然而自己念得头头是道,觉得很好玩。有时候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时,除了要我讲故事、唱歌外,也会要我背诗给他听。
有一次他做错事了,我非常生气,他又在一边哭得停不下来,让人非常烦躁。他突然跟我说:“妈妈你背诗给我听吧。”我顿时就呆住了,仿佛福至心灵,马上收拾情绪去读一首熟悉的《黄鹤楼》,诗读出来,自己已然没那么生气,阿鸣也安静了下来。也许他并不是想要听读诗,只是聪明地觉得,背诗可以让愤怒的妈妈安静下来,不再那么可怕吧。事后想想,我真佩服他当时的机智。
所以,诗歌是拿来干什么的呢?不是为了让你有多么博学,而是为了在平凡的哀乐相并的生活中,获得那一点点来自心灵的力量吧。
关于这本书,还有几点需要说明。
本书所选,大致在情感上,以低龄孩子理解范围内为主,更偏重诗中的趣味。在诗体上,以绝句为主,间有律诗。绝句短小精悍,流美生动,表现的场景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律诗对仗精巧,韵律严整,方便孩子培养语感。
这本书中,相对来说,是用了更为生活化和日常的语言,让孩子去感受古典诗歌的美感和动人的情感。就体例而言,大体每篇选诗两首,题材上相对接近,有一定的对比性。诗的解释主要从孩子的角度去写,口吻相对调皮可爱。篇中尽量择选了与诗句相关的古画,希望读者通过古人的画面,领略到诗中意境之一二。
最后想说,不要期望孩子因为读了诗,就会有什么改变,不要抱着功利心去读诗,它只是我们生活本身的一部分,并且一直都是。
(《讲给孩子的唐宋诗》 谢韩 著 唐寅 等 绘 四川出版社 2018年12月出版)
【摇头晃脑造句;摇头晃脑造句子三年级上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