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文殊菩萨圣诞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文殊菩萨与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同为四大菩萨,代表大智慧。佛经记载,文殊菩萨亦为七佛之师,诸佛之母,为一切如来智慧的集中显现。
值此殊胜的日子,祈愿文殊菩萨加持,一切众生罪障消灭,智慧增长,身心健康,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菩萨赞】
文殊菩萨德难量
胸中执持般若函
因怜众生迷自性
特辅释迦振玄纲
为七佛师体莫测
作菩萨母用无方
常住寂光应众感
万川一月影咸彰
他们在五台山遇见了文殊菩萨 | 恭迎文殊菩萨圣诞
传说,文殊菩萨会迎接前往五台山的每位众生!
相信每个去过五台山的人,都会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很多高僧大德朝拜五台山时,都会无一例外地遇到文殊菩萨!
农历四月初四,适逢文殊菩萨圣诞日,我们一起看看高僧们与文殊菩萨不可思议的因缘。
01
虚云老和尚
文殊菩萨化身2次救命
虚云老和尚修行时,心中总是想:“我生不见母,母亲因生我而死,大恩不能忘怀。”
为了报答母亲生育之恩,他一心发愿朝拜五台山礼文殊菩萨,以此功德,希望母亲早脱轮回。
七月份,他从普陀山出发,三步一拜,刚开始,还有4个人跟他一起朝拜,可到了后来,天气越来越冷,4个人都因坚持不下去而退出,只剩他一人朝拜。
腊月时,他渡过黄河,在路边的茅棚休息,可谁曾想到,当晚大雪纷飞,周围又没有人路过,虚云老和尚在茅棚中盘对而坐,开始念佛,六天六夜,直到昏迷。
第七天,一个乞丐见他卧在雪堆里,知道他是冻伤了,把他身边的雪拨开,在周围架了个火堆,煮了点黄米粥,老和尚吃了以后,渐渐的恢复了生气。
乞丐说他叫文吉,来自五台山。五月底,老和尚到了五台山才知道,那个乞丐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是在试探他的心,救渡他的难!
两三年后,他再次决定朝拜五台山,可他一出发就开始腹痛,仍坚持勉强拜行。
第十二天,他走到黄沙岭,山顶只有一座破庙,他实在是走不动了,就住下了,一天腹泻了十多次,起动无力,又无过往行人,只能“坐以待毙”!
可第二天晚上,他突然看到墙角处有人燃火,仔细一看,是文吉!文吉一直照顾他到痊愈。
老和尚感激道:“两次危险,都蒙先生救济,感恩不尽。”
文吉说:“这是小事,不必挂齿,你的身体又不好,如果觉得路途很难,就不用三步一拜了,朝礼也是一样。”
文吉照顾他的第四天,他的病便痊愈了,这是文殊菩萨第二次显现救他!
02
梦参长老
每天都能见到文殊菩萨
梦参长老在西藏求法的时候,住了一百天,师父什么都不教给他,就让他念一个“嗡阿惹巴扎那谛”。
师父说:“等你念了一百天,你自己学什么,一学就会;学西藏语言、学什么,一学就会。”
“嗡阿惹巴扎那谛”是文殊菩萨心咒。或许,从那时起,他就已经与五台山结下了善缘,他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会前往五台山修行!
年届九十之时,他最终选择在五台山度过九十大寿,并长久住锡真容寺。
他说:“五台山每天都有一万菩萨在说法,围著黛螺顶绕清凉。当你业障消了,功德成熟,就能看见一万菩萨了。”
梦参长老曾开示:文殊菩萨教我们的第一个是厌离世间。我们自己应当回顾一下,我们对这个世间相是留恋吗?是厌烦吗?是要脱离吗?是要了却吗?
当然我们诸位都是想,有出家的,还有在家的,四众弟子都要想离苦得乐。离苦得乐就是解脱,那你就应该照着菩萨的教导认识这个世界。
当你认识这个世界之后,生起一种厌离心,要脱离这个世界。
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苦,要把这个世界所有一切苦难,乃至咱们认为幸福的,其实也都是苦难,都要认识清楚,这样我们就没有贪恋心,就能生起出离心。
光出离心还不够,你还得发大悲心。自己出离了,把我们所认识这个世界的苦难给一切众生讲,让一切众生也脱离这些苦难。
发出离的同时还要大悲,这两种都要靠智慧,得向大士学习,我们就学习文殊师利菩萨,得有智慧,得有般若。若没有智慧,没有般若的时候,你厌离心是不会强的。
03
智敏上师
五台山里面有很多稀奇事
智敏上师曾经感叹:五台山里边有很多稀奇事情。
有一次,他们去朝拜五台山,去的时候有二十几个人,一大队伍。去朝山跑到,大家拜了半天,什么都没有。
但是的住持告诉他们,在他们来之前有一批,也是上海的居士,他们来拜的时候,一个塔,拜这个塔的时候,拜着拜着拜到后来,塔里边跟马达开起来一样,嗡嗡嗡响,响到后来,最后一下子放光,整个的塔极大的光明,整个五台山下面都照到。
04
妙江大和尚
文殊菩萨救了我一命
1973年的一天,妙江大和尚在村里修水库,他和另外一个人,抬着一袋装满水泥的毛口袋走在大坝上,由于走在前面的人不小心没有走稳滑了一个跤,于是把走在后面的他从17米高的坝上甩了下来。
坝下面都是烂石块,人掉下去肯定是没命了。在跌下去的瞬间好像失去了知觉,只是看见了一尊100多米高的文殊菩萨。
等妙江大和尚明白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坐在了坝底下,垛的几个毛口袋上,惊出一身汗来。
因为文殊菩萨的保佑,妙江大和尚才得以平安无事。从此,妙江大和尚就怀着一个报恩的心,对文殊菩萨和她的道场有了深厚的感情,在五台山剃度出家,终成一代高僧。
妙江大和尚说:五台山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05
来五台山
如何见到文殊菩萨
看完高僧大德们遇到文殊菩萨的殊胜场景后,相信大家心生欢喜的同时,也会有所疑惑:来到五台山,如何才能见到文殊菩萨呢?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不是万劫累积的福德因缘,是不能够见到的。
佛经中言:若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除却十二亿劫生死之罪。
又言:佛灭度后,一切众生,其有得闻文殊师利名者、见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堕恶道。
正所谓: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
我们朝山拜佛,如果能够把众生都作为文殊菩萨想,那你朝山一定能够见到文殊菩萨。
因为文殊菩萨没有一时一刻离开我们,他一直在守护着我们,但中间有一个感应道交的问题。
如果你的心能趋于文殊菩萨的慈悲心、平等心的时候,就能见到文殊菩萨。
如果不能相应,文殊菩萨再着急,也没有办法。所以希望大家,真正能够发起来慈悲心、平等心。
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
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菩萨圣诞,妙吉祥智无量!
“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常住寂光应众感,万川一月影咸彰。”(印光大师)
文殊菩萨是文殊师利菩萨的简称,又称曼殊室利、妙吉祥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也称文殊师利法王子,辅佐释尊弘法上首菩萨。
据说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有"五方文殊"之说,即东台聪明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北台无垢文殊、孺童文殊。
在《华严经》中记载,文殊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胁侍之一,是智慧的化身.表智之文殊与表理之普贤同为毗卢遮那佛之胁侍,三者合称"华严三圣".在所有大菩萨中,他不仅是"大智"的象征,他还是七佛之师,对释尊都有教悔之谊.《放钵经》载:"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他被称为"三世佛母",即三世诸佛成道之母,因而有"三世觉母妙吉祥"的尊号.可见其地位的尊贵。
文殊菩萨法相为“文殊菩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顶,左手持青莲华,右手执宝剑,常骑狮子出入,既年青又威猛,却是无量诸佛母,一切菩萨师。”文殊顶结五髻代表大日如来的五智,手持宝剑以示智慧之利,坐骑狮子表示智慧之威猛,还有手中莲华上之般若经典的浩瀚智慧。
文殊菩萨代表智慧,自古以来,很多学子在考试前,都会先去礼拜文殊菩萨,祈佑开发智慧,学业精进,逢来必过。当然,我认为正如文殊菩萨手中经书那样表示平时要认真学习,累积深厚的知识底蕴,文殊手中利剑代表临场应变能力发挥,就一定能旗开得胜,步步高升!
2024.5.11.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文殊菩萨圣诞(文殊菩萨圣诞诵什么经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