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坐上四季的最后一趟列车——冬天,看到的第一个路标便是立冬。冬季的一天,天气放晴,羞羞答答的朝霞似一块块半透明的碎纱,悠闲地飘逸在天边,那几抹橘红的霞光,如此柔美得格外惹眼。一大早驱车到郊外,汽车行驶在山顶久违的乡间上,一路风驰不禁让人昏昏欲睡。“哇,快看,好美的云海!” 忽然,一位老友尖叫起来,大家赶快放下手机,惺忪睡眼,不约而同打开车窗向外望去……蓝蓝的天空下,远处的青山之腰,只见大片大片的茫茫云海随风飘渺,沐浴冬阳的山脚,村庄、人家、江中扁舟、小桥流水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犹如童话中的仙境,美得差不多令人窒息。这哪里是云海,完全是一位高人亦或大师绘就的一幅山水画。要不是处处留心,哪有这般美景入眼来,带队的是位老,一番带着诗意的赞赏,说得同行人兴致盎然。
朋友抿嘴一笑:“你们都在埋头玩手机,山里的美景错过多可惜呀。”呼吸着乡下的清新空气,大家纷纷欣赏着窗外的青山绿水、羊肠小道和山里人家。在难得的美景中,恍然发现,城市的车水马龙、闹市喧嚣全都瞬间烟消云散,心情格外舒畅起来,干净如带的乡村道路上,留下同事们一串串银铃般的笑语。那天下午,我们沿路返回,朋友们再也不睡觉,也没人玩手机,都留心观赏,再也舍不得错过窗外的美景。是啊,留心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更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心若在,梦就在,学会留心,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生活处处皆美景。
立冬这个词是很有意思的。有人说,立是“建始”,冬是“终了”,但我觉得冬天更像是一页薄薄的纸,在两股不同的风、两种不同的空气作用下,飘飘荡荡,飘飘荡荡,于秋与冬两个季节之间来回徘徊,直至最终安稳下来,是为“立”。与立春、立夏、立秋一样,在国人眼中,立冬是这个季节的开始。通常,一个季节的开始,往往也预示着另外一个季节的结束。于是,秋风到此时便听不见声音了,风继续吹着,不过已经换了一个称谓,唤作冬风,或者北风,秋雨落到此处也不叫秋雨了,改作了冬雨,也许有一天还会变成冬雪。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原有规律。在早前科技、交通还未发达的时候,反季食物并不常见,闻着冬天的气息,人们便思量着屯粮了,以免大雪封门时,出不得村去,只能干嚼馒头或者白米饭。动物们经过一秋的准备,该冬眠的都已冬眠了,偶有几只不愿冬眠的,或是懒洋洋地,或是得意洋洋地,在这个降了温的世界里放肆地徜徉,一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做派。
鸟雀如此,猫犬如此,游鱼亦如此。与北方的干冷不同,南方的空气略略有些潮湿,也正是为这个缘故,尽管南方的气温要较北方来得高,但那种湿冷的感觉比干冷更不好受。一旦这种阴冷潮湿超过了一定限度,“冻疮”便随之而来。提到冻疮,不知该说是这个季节的馈赠亦或是惩罚。寒冬时节,你骑着车在风中穿行,一个不小心,耳朵上、手指上就长出一个个硬块,像是突然之间发了福,天气一热,就痒得不行。更可恼的是这种“痒”药石无效,只能等它自己慢慢退去。
立冬风冷,天也黑得早。明明上一刻夕阳在山,天光还是大亮的,不知不觉间就黑了下来。街上,路灯一盏盏亮起,如熟睡中的人们陡然睁开了眼睛,沿路的高楼和矮楼里,也都陆陆续续地有了光。当此时分,秋风吹尽,中宵清寒,冬天已经来临了。年岁渐长,会愈来愈发现,我们的话越来越少,越来越懒得倾诉,那些美好的事,封存在心底,会浓缩成一颗甜蜜的糖;那些忧伤的事,压缩在心底,会消逝成一缕浅淡的风。高调晒幸福,徒遭人嫉妒;委屈说辛苦,再填一次堵。世界上真正值得说的事不多,就像真正过不去的坎也很少一样。
人至退休,唯心独醉,尽管沧桑不禁然写在了脸上,成熟与稳稔却也不经意间刻上了心陌;纵然也有种淡淡的酸楚,也有对岁月悄然流逝的不舍,笃定与从容却也渐次深植在了脉络,已然懂得蝴蝶终是飞不过沧海,人生又何必为那些贪嗔痴的虚无妄念执拗不放呢?每当疲倦的时候,就停下脚步,遥想追逐的远方,积蓄力量再上路;每当困惑的时候,就等等灵魂,梳理紊乱的思绪,驱散迷茫再前行;每当痛苦的时候,就减慢步伐,稍做歇息,振作精神再前进,有时我们停下脚步,只为走得更远。(王仕彬)
说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和春不出夏不晒秋不干冬不湿的意思
古人留下的话对后人起到激励的作用,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针对身体养护来说的,从八卦上看,春东夏南秋西冬北,春在五脏上指肝,春生,万木萌发,人应该临喜庆,才是正向力量,导致心血舒畅,心气平和,也导到了和睦家庭。夏长修心,心火旺不行,时时谦虚才趋向常态。秋收舒肺,过分看重财物,把气血打乱了,只有容钠万物,才能使气血舒展。冬藏其实是藏精,精生于肾,保肾气不乱泄,可使精神爽。
而春不出夏不晒秋不干冬不湿是针对养兰来说的,春不出,意思是春天兰花的长势并不十分活跃,刚从冬季转过来,温度相对较低,为适应夏变猛长,应该根据兰界讲的阳养花阴养叶的道理,适当给兰花晒晒太阳,晚上搬回室内保暖,若盆土水太干可喷湿,使土保持湿润,每隔十多天浇一天发酵好的营养液,隔天再喷磷酸二氢钾,确保兰花正常生长。
夏不晒,因为夏天温度高,最好把兰花养在林荫下或搭遮荫网,保持散射的光即可,象我条件不占,只能把钢架楼上的兰盆对换到厦台上,也起到阴阳互替的作用。夏天温度高,兰花长势迅猛,但营养液、磷酸二氢钾照用不误,重点是大水漫灌后,使兰花透水透气透风度好,这样少产生软腐病。
秋不干,因为秋与春的温度相近,使叶芽快速生长,同时花芽也逐渐发出来了,这个时候空气太干燥,适当给兰花喷水,增加盆土的湿润度。温度也逐渐下降,阳光不能缺、营养液、磷酸二氢钾照喷不误。
冬不湿,因为冬天生机停止了,活动也少,每隔一二十天个把月也不喷一次水,但我们云南保山施甸的气候是温和的,不能生搬北方的经验,应看情况而定,若兰花还在生长或开花,应按常规管理,就顺应自然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冬藏“藏”的是什么?
《鬼谷子·持枢·全篇》:“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大致意思是春季耕种,夏季生成,秋季收割,冬季储藏乃是天时的正常运作规律,不可悖反这一自然规律。
时值冬季,我就来看看“冬藏”这两个字。冬季寒冷,万物归巢,或冬眠,或闭户,总之,万物都在储存能量。所以,冬藏的字面意思是储存能量,避免消耗更多,等待春生再出发。
如果冬季被比做人生的寒季或者低谷,这个“藏”字该怎么解呢?我想应该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时候藏的是力量,不要在困境中浪费不必要的力量,因为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尖锐的破冰之力。
如果冬季是指人处高处不胜寒,这个“藏”字应该是低调做人,不露锋芒,藏的是锋芒,地处高位的都是人精,锋芒与锋芒之间互相碰撞,必不会太平。因此,太露锋芒可能招致被折断,就算不被自己的缺陷折断,也会被别人的锋芒折损。
若将冬季比做的是人生的暮年,那么这个“藏”藏的应该是性情的棱角,收起情绪的炸点,将所有的精力运用到必要的地方,以延续有限的生命。
冬藏,需藏好,以待春生。
--时与猫璞---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什么意思【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