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的意思-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的意思

更新:09-15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止于至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把事情做到极致

孔子

“止于至善”出自《大学·礼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可以说,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止于至善,就是把事情做到极致。

它的近义词是:白璧无瑕、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十全十美、至善至美(尽善尽美);反义词是:毫无是处(一无是处)、漆黑一团。

颜回字子渊,又称颜子、颜渊,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孔门十哲中德行第一。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追随孔子,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说他聪明好学,品德高尚。孔子对他寄予厚望。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

可惜,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八月二十三日,四十岁的颜回去世,这一年孔子已经七十一岁了,他顿时觉得天要塌了。

他悲痛地哭喊道:“最了解我的人死了,以后没有人能了解我了,我的学说没有人继承了,我的主张到头了,这是老天爷要我死呀!”

子贡不明就里,还要火上浇油,反问道:“为什么说没有人知道老师了呢?”

孔子更加悲痛,却没有正面回答:“我不抱怨天,也不怪罪人,下明人事,上通天理,了解我的恐怕只有上天了。”

孔子全心全意编著《春秋》

所有人都以为孔子从此一蹶不振,意志消沉,可他却说道:“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使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只有伯夷和叔齐两个人了吧!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使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虞仲、夷逸选择隐居,不问世事,虽然保全了自己的名声,却有逃避事实的嫌疑。而我介于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可以,也没有绝对的不可以。”

弟子们一头雾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孔子又说道:“君子最怕的就是死后不能流芳百世,现在我的主张不能实现,颜回死了,我的学说无人继承,那我有什么贡献留给后人呢?”

经过一番思考,孔子开始着手编写《春秋》,为此,他忘记了年龄,忘记了岁月,忘记了一切俗世的事情,查阅大量的典籍,全身心地投入《春秋》的编写工作。

《春秋》

上起鲁隐公,下至鲁哀公十四年,以鲁国为中心,记载了鲁国十二公的历史,同时借鉴殷商的旧制,推崇周王为正统。

孔子编写《春秋》的时候,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力求做到文词简约而旨意广博。就连子夏这样精通文字的人,都一个字不能增加,一个字不能删减。

谁知道第二年,子路又死在卫国,这对他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残酷的现实再次无情地给了孔子沉重的打击,他病倒了。

子贡来看望他,孔子拄着拐杖哀嚎道:“子贡呀,你怎么现在才来呀!泰山要崩塌了,梁柱要折断了,读书人要凋谢了。”说完泪如雨下,痛哭不已。

孔子毕竟年纪大了,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己丑日,孔子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三岁。

孔子用生命去实践“止于至善”,就是把事情做到极致。

参考资料:《中华成语大辞典》《大学·礼记》《全历史·颜回》《史记·孔子世家》

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止于至善,汉语成语,拼音是zhǐ yú zhì shàn,意思是处于最完美的境界。出自《礼记·大学》。

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释义:谓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拼音:zhǐ yú zhì shàn

出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例句: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是益而益电器事业永续经营的方向。

止于至善近义词

十全十美拼音:shí quán shí měi

解释: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至善至美拼音:zhì shàn zhì měi

解释: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出处: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着宇宙的大风暴,而且他又把这个理解作为翻掌间便立现了至善至美世界的‘奇迹’,因而对于生活的实际的转变——在矛盾混乱中所产生的向前进展,他就不能了解,而且反感到丑恶。”

止于至善反义词

漆黑一团拼音:qī hēi yī tuán

解释: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国文者,有话难开口,弄得漆黑一团。”

止于至善造句

1、物格知至,则良知之被推往极致,则为止于至善之效验。

2、生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世间便同时变成凝固的东西了。

3、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是益而益电器事业永续经营的方向。

4、民,在止于至善。宋儒朱熹将亲民改为新民,并作解说。

5、运动精神的最高原则为不断跨越极限,追求止于至善。

6、我个人所主张的自由,是所谓消极的自由态度,就是你站在自由两个极端的中点上,在这样一个适可而止的,止于至善的点上,你向左边望就是积极自由,你就非常地想控制别人,你向右边看,你就抱着一种消极的自由态度。

7、因此,止于至善之义,就不仅仅指用心无有不善,同时亦指处事的圆满无缺。

何谓止于至善?

《大学》开篇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一个纲领性的内容。“明明德”,是告诉我们要实现自己内在的成长;“亲民”,是告诉我们要将内在的成长呈现为外在的成就;“止于至善”,是告诉我们怎么样来把握分寸,把握边界。“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之道”可以理解为“学为大人”之道。这个道,就是规律,就是方法,就是路径。“大学之道”,就是关于怎样学习成为一个“大人”的规律、方法和路径。

这个规律、方法和路径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生在世只有三件事情: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明明德”是内在成长,“亲民”是外在的人生动力。这一内一外结合在一起还不够,一定要懂得“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第三纲领,这是人生的最终目标。止于什么?止于至善。这里讲到了人生的意义问题和人生的价值问题。

人跟其他动物不一样,其他动物活着就活着,它并不同时知道自己活着,但是人活着还同时知道自己是活着的。道德的规则是外在的规定,至善则是我们生命秩序与天地秩序达到一致,这就是至善。

头脑是概念判断推理的居所,心是生命情感的居所。天理是人的生命情感本有的条理,中国老百姓经常会讲天理、良心这样的词,这个理是什么?与良心并存的天理,这个“理”不是头脑去认识的规则,而是生命情感的条理。人最后的毛病总是出在生命情感上。

人有时很奇怪,最可爱,也最可恶。人可以往上升,上通神圣,成圣成贤;也可以往下堕落,下坠恶道,禽兽不如。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还是出在人的生命情感上。爱一个人,爱之欲其生;恨一个人,恨之欲其死。这样的生命情感就偏离了它本有的条理了,这就是违背了天理。

有的人非常聪明,很有理性,逻辑思考能力很强,他的生活就一定顺利吗?所有的不顺利一定还是出在他的生命情感中,因为其中的有些毛病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我们平时做事情,光定性还不够,还需要定量。譬如说,我现在在上海,我往东南方向走,可以到杭州。但是究竟走多远呢?是50公里还是100公里?还是200公里?还是300公里、500公里?乃至1000公里?如果说这个不清楚的话,虽然你知道从上海往东南方向走能够到杭州,但是很有可能你还是找不到杭州,因为有可能你刚走了10公里就停下来了,也有可能你一气跑了200公里,发现已经过杭州了,那还是找不到。

所以说,要实现一个目标,做成一件事情,光有定性不够,还要定量。所以说,“大学之道”就有了“止于至善”了。“止于至善”是我们在“明明德”和“亲民”的过程中,不要半途而废,也不要无限加码,而是要“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善”并不是指善良和慈善,而是完善的善。因为善良是“明明德”的内涵,慈善的事业是“亲民”的内涵。所以“在止于至善”的“善”主要就是好的意思,也就是做得完善,也就是怎么样把“明明德”和“亲民”这两个事情能做到好,做到完善,做到恰到好处,做得刚刚好的状态。

“止”是停止。首先是选择,其次是安住。选择什么呢?就是我们要做到“至善”。选择了之后就要安住,安住就是保持、持续。“止于至善”有两个角度:一个角度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第二个角度就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譬如说,我们要考试,究竟考多少分算是“至善”呢?90分,还是80分,还是100分?这就成了绝对的标准。而真正的标准,应当是在我现有的条件下,我尽力去学习了,没有浪费时间,尽力而为了,这时候我可能考了70分,那这就是我现在能够达到的“至善”,我只要不留遗憾就可以了。下一次,我的能力提高了,准备的时间更充分了,或许题也更容易了一点儿,我可能就考了98分。这个98分是我尽力而为、不留遗憾的,那这个98分就是我这时的“至善”。

同样的话,人和人也不一样。有的人学习天赋非常好,条件也好,基础也好。这个“至善”是相对的,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这样,我们就不必要纠结。我们的“至善”,只是我们自己的“至善”,只需要和我们自己比,而不需要和别人比。第二个角度,就是说这个“止于至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也就是说,即便我们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随着时间的不同、地点的不同、条件的不同,我们“至善”的标准,也可以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能够将“至善”理解为相对的、动态的,那么“至善”就不仅仅是圣人能够达到的境界,而是我们每个人只要愿意去努力,每时每刻,都能达到“止于至善”的状态,都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止于至善的意思-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的意思】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止于至善的前一句是什么 下一篇:止戈为武;止戈为武是指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