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儿八经的车,就要正儿八经地管起来
有媒体发现,一些销售火爆的老年代步车越来越像机动车,但在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游离于机动车监管之外,导致频频发生占道行驶、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老年代步车乱象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和争议,由来已久。一方面,它“先天不足”——生产无标准,从未被明确定性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又“后天畸形”——上路无牌照、驾驶无。
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低,且成功捕捉了老年群体及农村下沉市场的需求,老年代步车在现实中快速普及。后果就是,老年代步车顶着机动车的样子,长期缺乏有效管理,各种乱象横生。
据部2018年的数据,近五年全国发生低速电动车交通83万起,造成1.8万人死亡、18.6万人受伤,由低速电动车引发的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增长,近三年年均分别增长23.3%和30.9%。
低速电动车还只是老年代步车的早期模样。随着一些老年代步车已经“进化”成油电混合,有一键启动、超大空间、可调节座椅等配置,底盘高、爬坡强,载人拉货样样行,这种“新车型”越来越像正儿八经的“车”。这种身份的模糊化趋势,给监管带来了一定难度。
如果说低速电动车时代的监管,主要是对驾驶者资质和行驶的规范,现在则首先要厘清一个问题:老年代步车,到底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
此前,各地对老年代步车的风险,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应对,比如强化路面执法,规范驾驶行为等。但如果“身份”没界定清楚,这类整治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触及乱象的源头。只有“身份”明确了,才能真正引入“正儿八经”的监管,将其导入规范“车道”。
有人会发出朴素的疑问:既然老年代步车是“两不靠”,为何从生产到销售都一路畅通?直接禁止生产、销售和上路,不就啥问题都没有了吗?
没那么简单。 一者,老年代步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颇高。有统计数据称,全国老年代步车超过600万辆。直接禁止上路的话,用户手中的车辆如何处置,他们的损失如何补偿,都是问题。
二者,一些地方的老年代步车年产量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辆,成为地方一大产业。“一刀切”地禁止生产和销售,势必会影响当地产业格局和经济发展,地方不会不考虑这一点。
2018年底,工信部等六联合发文,明确对低速电动车“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严禁各地增加低速电动车产能,但现实效果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有自己的“小心思”。
因此,当务之急,还是要回到制度设计上,先明确其“身份”,再在前端的生产标准、技术标准,后端的道路交通管理规范等全环节,因地制宜地明确化、规范化,让一切都有标准、有遵循,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给企业和用户更明确的预期。
一句话,越来越“正经”的老年代步车,需要越来越正规的监管。相关规范的制定,应该与老年代步车自我进化和普及速度同步,甚至要适度跑到前面去。老年代步车“横冲直撞”,又得不到规范约束的现状,要尽早改变。
来源:澎湃新闻
草不黄俗话说669:“正儿八经”是“正儿葩经”?
晋葛洪《抱朴子·百家》云:“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正经”对“子书”,这里的“正经”当专指诗书春秋左传等儒家经典,于是“正经”有“正派庄重,正规的,确实、真正”的意思。
【正经】实在;的确;真实。①东北官话:我们搬入的新居~好呢!|那人~能干呢!②闽语,福建莆田。
“一本正经”是“庄重,规矩,非常认真”的意思;如果“完全依照(一本)正经”行事,就含有讽刺意味了。
做事认真、严肃乃至呆板,可以是“一板一眼”,也可以是“一板三眼”,还可以是“一本三正经”(吴语,上海)、“一本老正经”(吴语,江苏苏州)。如果是“板板六十四”,虽然是铸钱模板,不是印书之书板、印经之经版,但都含有“板滞”的意思。“一板正经”,是山西晋语的说法。马烽《一架弹花机》:“二蛋娘说笑了一阵,便一板正经地说道:‘我是来给你家做媒来了。’”印版之经,“没有走展”(不可更动变化),故而引申为“认真严肃”的意思。
如果是佛经,“本经”就是“正经”,相对来讲,还有“疑伪经”。
【本经】据以进行传解的经书。
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口以传授。(《书·序》)
及左氏之为传也,虽义释~,而语杂他事。(唐刘知几《史通·疑古》)
一般指诗书春秋左传等儒家“元典”著作。或是“神农本草经”的简称。
由“正经、本经”衍生出如下这些“……经”。
一、“正……八经”之属
“正……八经”,其变体有“正二八经、正儿八经,正里八经、正理八经”等;“八经”有“八景、巴经”的书写形式。
【正二八经】正正经经;认真严肃。①冀鲁官话,山东淄博、桓台、聊城、茌平:人家给你讲书,你不~|你要是不~地唱,可不行!②胶辽官话,山东牟平:~的人家。辽宁庄河。宋海清《鸡鸣店》第二章一:“从今天起他就是~的大人了。”③中原官话,河南。崔复生《太行志》第二一章:“你等咱把渠修成后,社里~搞副业时,我还动员你参加哩,那多光彩!”④西南官话,四川成都:一个年轻女人家,在外头不~地办公,在家里又不妥妥帖帖地理家,真不知道害臊。熊子俊《拉兵记》:“只有新毛桃儿和军事教官,才那么~地一天到黑全副武装。”
【正儿八经】正经的;正式的;认真的。①东北官话:咱们~地谈谈。马原《上下都很平坦》:“这很像未婚妻不准未婚夫越轨,说是那样到了新婚第一夜就没意思了。很郑重,~的。”②胶辽官话,辽宁大连:他说~的,不是开玩笑|他是个~人。剧本《郑八怪联亲》:“老爷不要戏耍了,为妻有~的家务大事和你商量。”也作“正儿八景”,山东长岛。③中原官话,陕西渭南。◇李南力《姜老三》:“种了几年的地,收的麦子倒不少,但也没有吃过一顿白面。”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是~的工人,都说乔光朴是再好也没有的厂长了。”④江淮官话,江苏南京、扬州。李志勇《蟹迷》:“老家扬州宝应,1982年从上海水产学院毕业,~的科班出身。”⑤西南官话,四川成都。马识途《夜谭十记》四:“入了话,才~地说起话来,也就是摆龙门阵来。”⑥吴语,上海。程乃珊《穷街》:五“刘国良起先是用着开玩笑的口气,到后来,却是~的。”
【正儿八景】同“正儿八经”。
【正儿巴经】一本正经;认真的。①东北官话。玄工等《李兆麟遇害记》:“何士英收拢一起看也不看,便以~的样子说道:‘兄弟代表江滨党部向新表示由衷祝贺!’”②中原官话,陕西西安,新疆吐鲁番:又认不下几个字,还~底坐到那儿看书底呢。③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底跟说一下,会解决的。④西南官话,四川。蔡其康《祁水乡风情》:“妈又拧水娃屁股,~地说:‘你叔叔和我们一起过了,你就该唤他爸。’”
也作副词,确实,实在。东北官话:妈妈买的料子~不错呢。
【正儿八经】很正经。晋语,河南武陟。《张有德小说选》:“我还~招待了你一桌豹子肉呢!记得不?”
【正里八经】正经的;认真而严肃的。胶辽官话,山东牟平。
【正理八经的】正正经经的。胶辽官话,山东烟台。
“八景、巴经”是甚么“经”?
或云当作“叭经”。叭,口开也。是“张口念经”吗?难以明白。或云是佛教咒语的引申。或云是“吧唧”之“吧”。
或云当即“葩经”。
【葩pā经】唐代韩愈的《进学解》“《诗》正而葩。”,后因称《诗经》为“葩经”。《书经》者,孔壁藏书也,又名“壁经”。
以“葩经”代替儒家的经典,或有可能。
我们认为,“八景、巴经”当是“本经”的方言音变。
或云:会不会是“版/板经”的音变?版/板经,印版之经。只不过我们没有找到“版/板经”这个“成词”,不冒这个险。
二、“正……八百”之属
【正经八板】见“正经八百”。
【正经八本】见“正经八百”。
【正二八百】北京官话。
【正经八百】(1)地道的。①东北官话:不骗你,这是~的山木耳。也作“正经八本”“正经八摆”。张德振《第五个虎头响铃》:“小伙子,你别看旧,虎头儿的,响铜的,可是~的上等货。②北京官话:这才是~的老行家呢|的云南三七。也作“正经八北”。③冀鲁官话,天津:别看全国许多地方都挂狗不理的牌子,~的狗不理包子,还是天津。也作“正儿八北”。冯骥才《神鞭》一:“看台上一边对了数百包点心,一码十斤大包,~都是祥德斋的件。”也作“正经八板”,西南官话,湖南嘉禾。古华《芙蓉镇》第一章四:“他生成就不是个~作田佬。”(2)严肃认真的;郑重其事的。①东北官话:他总是~地对待工作。也作“正经八本”:这可得~地好好侍候啦!②北京官话:我不跟你开玩笑,这是~地跟你谈|瞅瞅他的神情~的,不大像是开玩笑的。也作“正经八摆”:老舍《方珍珠》:“好好念点书,再帮我三年二载的,~的结了婚,也不枉她从这么大就帮我挣钱。”也作“正经八倍”。冀鲁官话,河北东部:以后我得~地干了。
【正经八北】同“正经八百”。
【正二八摆】正大光明;堂堂正正。冀鲁官话,河北。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我这事的受训。”也作“正二八百”。
【正经八摆】同“正经八百”。
【正经八倍】同“正经八百”。
从“八板、八本”等推测,这些“八百、八摆、八北、八倍”之流,正经是“版本”的方言音变。
【版本】同一书籍因编辑、传抄、印刷、装订等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本子;印本;与写本相对。
版刻之版本,可以引申为作为经典依据之本。宋沈括云:“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梦溪笔谈·技艺》“活版”)此“版本”相对于手写本而言;印版书籍,不可更改,可据为典要,乃“一本”(完全依照)之“母本、原本”。
三、正南八北
我们谈过川渝的“正南齐北/正南其北、正南着北”(草不黄俗话说350《正南其北说正事》),其实方言中还有与之意思差不多的“正南八北、正南巴北”之类说法。
【正南八北】真正的;真实的;正经的。冀鲁官话,河北:他是一个的庄稼人。山东聊城莘县:这是的话,他偏不信!|谁没有地给你说?
【正南巴北】“正南八北”也作“正南巴北”:孙犁《风云初记》:“大秋都扔了,~的钱粮还拿不起,哪里的这些外快?”王厚选《古城青史》:“就是那~的庄稼人,也都显得那么匆忙。”
它们也与洛阳(中原官话)“郑重其事;正事”义的“正经论道儿、正经论场儿”意思相近。“八北、巴北”之“八、巴”,当与“正南齐北/正南其北、正南着北”之“其、齐、着”(其、齐舌面化后同音,“齐”才准确)意思相近。因此,“八、巴”应为“对也;比也;敌也”的意思,属于“仿品→品傧拼→比辈匹配”词群(齐也;敌也)。
山西孝义(晋语)的【正儿圪八】(地道;不掺假),当是“根本”的方言音变。
【正儿八经的【正儿八经的陈老师哪个学校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