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香炉传奇

更新:05-16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一、电视鉴宝
  
  这天,江南市文史馆的研究员米彦刚上班,便接到老家母亲的电话,说父亲有事,叫他赶快回去一趟。米彦听后心立即悬了起来,因为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平时为了不让他惦挂,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从不告诉他,此番肯定是父亲得了什么大病,才让他赶紧回去。米彦赶忙请了假,急急朝市西部山区的米沟村赶去。
  
  第二天,米彦赶到家时,惊奇地发现父亲的身体竟然好好的,他正要问父亲有啥事时,父亲说,叫他回来是有个急事需要商议。随后,父亲把他拉进里间,从箱子里取出一个用布包裹严实的一件东西和一个信封叫米彦看。米彦解开裹布,露出一个精工雕琢、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翡翠香炉。再打开信封,竟是爷爷留下的遗书。老人在遗书里讲了两件事,一是这件玉器乃清代宫中之物,米家祖上因机缘巧合,意外得到了它。但此玉器因来路不正,祖上严嘱,不得轻易现世,否则,可能导致杀身之祸。因此,米家子孙要切记祖上嘱咐,将其妥善保存;二是自打解放后村里办小学那天起,学校就办在米家的祠堂里。由于年代久远,房屋已破烂不堪,米彦的祖父作为学校的老教师,早想进行翻修,都因缺少资金而放弃。无奈,只好把此愿望交由后代来实现……
  
  米彦还未看完,父亲又说,按照老人遗训,他本想在自己去世前,把这件香炉传给儿子,可现在学校的房子实在不能再维持了,他才改变初衷,让儿子回来商量变卖香炉,用来修缮学校,实现老人的遗愿。米彦无法拒绝父亲的助学义举,答应了。接着,父亲叫他鉴定一下看能值多少钱。
  
  米彦在大学虽是学历史的,但对文物也有些研究。他望着这件香炉,一时也估摸不透。于是,他让父亲带上香炉跟自己一块进城,查查有关资料,找个专家鉴定一下其价值。
  
  一回到江南市的家,米彦就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经过网上查寻,终于查到了有关翡翠香炉的资料:186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后,大肆抢掠珠宝,宫内珍宝大量丢失,其中就包括那件翡翠香炉。
  
  米韬听后,有些相信了。因为他也看过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的资料,而那时他的祖上正在清廷内为小官,很可能是祖上乘乱从皇宫里盗出来的。怪不得祖上严嘱,此香炉不得轻易现世呢。米韬想,这件玉器的来历虽是不很光彩,但时过境迁,不会有人再追究这些,况且又是为了修缮学校。
  
  米彦随后又说:“这件来自清廷的翡翠香炉属于国家文物,而按照规定,文物是不能私自买卖的。要不这样吧,近段时间,市电视台一直在做一档‘专家鉴宝’节目,咱把香炉拿去让鉴宝专家给鉴定一下,然后捐献给国家,用政府发给的奖金,完成你和爷爷修缮学校的愿望。”
  
  米韬在山村消息闭塞,对“献宝”和“奖励”之事一无所知,便把这件事交给儿子处理,第二天就赶回了学校。
  
  在米彦的张罗下,五天后,那只翡翠香炉走进了市电视台鉴宝栏目组。鉴宝时,米彦按照主持人的安排,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后,又把搜集到的有关翡翠香炉的历史资料和自己的见解讲给了大家听。他说:“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新疆一带的部落首领,曾向清宫进贡过一些伊斯兰风格的玉器,当时称为‘痕都斯坦玉器’,这个香炉可能就是此类玉器中的一件。”
  
  接着米彦话锋一转,表情有些沉重地说:“根据爷爷遗嘱中关于香炉来历的叙述,以及我对相关历史的考证,这件玉器大概是我的高祖在1860年得到的。那时,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皇帝西逃,北京陷入一片混乱。在户部尚书肃顺府上做幕僚的王运,后来在他的《圆明园词》自注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夷人入京,遂至园宫,见陈设华丽,相戒弗入,云恐以失物索赔也。乃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人为名,遂先放火,而夷人还而大掠矣’。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以及当年的英军随军牧师后来写的《1860,北京的陷落》一书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述。由此可以判定,举世震惊的圆明园浩劫,英法联军虽是罪魁祸首,但最先入园抢劫的,则是王运所说的那些清朝宫中的贵族和官员。而这件乾隆年间的玉器,很有可能是我家当时在清朝户部做小官的高祖趁乱盗来的。这虽然是一个让人感情上难以接受的事情,但此类事件,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多次,如李自成攻陷北京时,辛亥革命成功时,都有类似情况发生……”
  
  两位专家听着米彦的介绍,不由都暗暗点头,因为清乾隆十年新疆一带的部落首领确实向清宫进贡过一批伊斯兰风格的玉器,史称“痕都斯坦玉器”。而且他们经过观察发现,这件玉器玉材纯净,一器一色,雕工和传统的玉雕手法差异很大,花纹采用剔地阳纹,所有隐起纹饰都磨去雕琢痕迹,显得特别圆润。在香炉一侧靠底部处有“大清乾隆十年”题款。香炉形状类似小茶壶,两侧炉耳用折枝的菊花作环耳表现,与炉盖上四个小耳环相配合,既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又有中国传统文化品位,是件比较珍贵的玉器。
  
  轮到专家进行评判了,其中一位姓张的专家站起身子,指着右侧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介绍说:“这位萧筱琦先生是台湾著名的古董收藏家、鉴赏家,在鉴宝方面造诣颇深,这次他应邀来上海参加一个学术会议,被我请来参加本期的鉴宝节目,下面请萧先生谈谈他的看法。”
  
  萧筱琦起身对大伙鞠了一躬,对着米彦打量一眼后,慢声细语地说:“既然张老师让我谈谈看法,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依我看,这件玉器虽然也很珍贵,但并非真品,它应该是一件民国时期的赝品。”
  
  “什么,赝品……?”萧筱琦此言一出,台下一片哗然。米彦圆瞪双眼,愣在那里。
  
  萧筱琦似乎早料到了大家的反应,他看了一下众人,接着又说:“我之所以下此结论,是有根据的。搞文物鉴赏的人都知道,鉴别一件玉器的真伪、优劣和制作年代,要从它的玉色、玉质、造型、纹饰、技法、款式等多方面考察。据史料记载,乾隆十年,新疆部落首领确实给清宫进贡过一个伊斯兰风格的翡翠香炉,不过那是用缅甸翠玉雕琢成的,而这个香炉采用的却是新疆青玉。这种玉质地石性重,颜色略带青黄,与缅甸玉相比,稍逊一个等次。另外,按照常识,此类贡品送皇宫前都不应该有铭文,上面的年款应该是被选送进宫中后,在造办处加刻的。加刻时,势必会损坏原来的花纹与图案,可这个香炉上的年款与上面的花纹避让有序,浑然一体,显然二者是同时雕琢的。”他边说,边一一指给米彦看。
  
  萧筱琦随后又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件玉器注明是乾隆年间产品,可其制作中却回避了当时常见的分色巧做、镂空和半浮雕等传统技法。虽是如此,整件玉器仍呈现出典型的阿拉伯风格。由此可见,制玉人应是一位深谙各种玉器制作风格的高手。既然是高手,就有高手的通病,那就是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名字。就像当年的陆子冈那样,冒着被权贵杀头的危险,也要在为乾隆制作的玉茶壶上题上自己的大名一样。请看这个香炉——”
  
  说到此,萧筱琦对着日光举起香炉。众人凑近一看,果然在炉耳的菊枝饰纹两侧,清晰地看到了“黄”、“易”二字。“由此足以证明,这件香炉就是民国年间黄易老先生仿制的赝品。”
  
  二、特殊来历
  
  米彦从感情上接受不了萧筱琦的结论,但铁的证据又让他不得不承认。他怏怏不乐地回到家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黄易是民国年间有名的制玉名家,他制作的赝品是如何到自己家的呢?况且爷爷都不知情。
  
  晚饭后,米彦仍未想出一点眉目。他正在为此事烦恼时,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来者竟是那两位鉴宝专家。刚坐下,姓张的专家便客气地说道:“今天鉴宝时,萧先生话说得比较率直,怕你一时接受不了,我们特地来看看你。其实,你大可不必为此沮丧,这件玉器虽说是赝品,但同样也价值不菲。”
  
  米彦说:“我并不是在为玉器是赝品所沮丧,而是想不出它是如何到我家的。”米彦话刚落音,从台湾来的萧先生便接茬说:“这件事情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不过在说出之前,你得先回答我两个问题。”
  
  米彦不相信萧筱琦是因为连爷爷都不知道的秘密,一个台湾人怎会知道。不过既然他满承满当,或许真知道一些情况,于是米彦忙说:“你说吧,我可以答复你。”
  
  “请问米先生,你的曾祖父是不是叫米启璋,你家祖上是否在北平的铁狮子胡同住过?”

【翡翠香炉传奇】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啼笑“代骂” 下一篇:白云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