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乞丐收孤 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的天津卫。那时正值寒冬腊月,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在大街上走着,他突然听到小巷子里有哭声传来,走近一看,是个约莫三岁大的男娃娃,正哭着要妈妈呢。那娃娃穿得比老乞丐还要破烂,小脸冻得通红。 老乞丐打了一辈子光棍,一直膝下无子,他看这孩子虎头虎脑,煞是可爱,不禁心中大喜。他从怀里掏出吃的,没费多大功夫,就把那孩子哄得不哭了,跟他手拉手走进了寒风里。那年是虎年,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你在给别人设计圈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也掉进了别人的圈套呢? 1。以物易物 前门廊房二条有家金珠店叫聚珍斋,主要经营金银首饰和珠宝玉器,规模在京城红货(珠宝玉器)行里数一数二。 这天早上,聚珍斋刚一开门,就来了个老主顾,是前翰林院老翰林的三姨太,后面还跟着个小白脸跟班。伙计忙笑脸招呼,三姨太却没搭理他,扫了几眼玻璃货柜里的首饰后,才开口问:&ldqu..
一、初遇 梁喜儿是县衙书吏的私生女,因为大夫人不能容忍,自小跟做浣衣娘的生母生活在乡下。 喜儿十五岁那年,书吏去了,梁家人欺大夫人膝下无子,找上门来瓜分财产。大夫人是个有决断的人,一打听浣衣娘和书吏还有个七八岁的男孩,顿时起了心思。 浣衣娘虽说舍不得孩子,但也知道县里比乡下好得多,她央大夫人将梁喜儿一并带走,帮着找个好人家。大夫人看了眼土里土气的女孩子,同意了。 梁喜儿坐在宽..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之事,可偏偏有两种债不用还:一种是债主心甘情愿不让还的,还有一种却是世世代代也还不起的 1。借钱很难 民国时,张镇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张德旺,他名下有米铺、绸缎庄,还有一个钱庄。张家钱庄从清朝起就有,在当地很有声誉。尽管进入民国后,政府也在张镇开了银行,但很多人仍然愿意和张家钱庄做生意。为此银行行长对张家钱庄颇为不满,想要让他关掉,免得影..
楔子 1937年7月30日,日军沿大沽口北上,占领天津卫。1938年1月17日,潘粤桂在日军军部的扶持下,就任伪天津特别市的市长。潘粤桂素知这天津码头,江湖水深。就任不久,就派人携重金笼络津门的三大行──脚行、镖行、贼行。 脚行的当家杜叔农南下,无迹可寻;镖行的当家陈五爷号令京津镖行全部停业,撕了潘粤桂的帖子,打了潘粤桂的差人,闭门不见;贼行虽然群雄无首,却出..
暴风雨之夜,打鱼小伙儿的船漂流到一个无人海岛,岛上遍地都是金珠!听说了这个故事的人,都对神秘的金子岛垂涎三尺,想要分一杯羹,可他们不知道,自己即将踏上的,是一场死亡之旅 1。神秘金岛 民国时,平城里甚是萧条,但有一家白氏当铺的生意奇好。 因年景不好,凡是穷困得吃不上饭的,都只能拿家中仅剩的锅碗瓢..
1 刘磊是个气质和才华都很出众的帅小伙。可因为没有婚房,年近而立仍打着光棍。为了尽快成家,刘磊想方设法凑钱买房。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刘磊深知,光靠自己那点死工资,就算不吃不喝攒到两鬓斑白,离买房仍旧差着一大截。可是,怎样才能发横财呢?琢磨再三,刘磊想到了去古玩市场捡漏。 刘磊有个好朋友,绰号叫张大胖。这几年,张大胖靠在古玩市场捡漏,赚得盆满钵满。所谓捡漏,就是在卖家..
都说虎父无犬子,可就是有那么一个英雄爹,生了个汉奸儿子。英雄爹想不明白,决心把儿子带回家再说,但他发现这事并不简单 1。父子冲突 老关是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别看他没上过学堂,大字不识一个,却一向深明大义。想当年,儿子关山稚气未脱,老关便塞给他一袋干粮,把他撵出家门,让他去报效国家,当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把小鬼子赶出中国。 老关最恨的就是鬼子,不过更..
财主意图不轨,设下种种圈套;少女宁死不从,幸得相助之人。说人世疾苦,道人鬼情深,虽是阴阳相隔,终究善恶分明 1。乘人之危 早年间,滦州城西老孙家有个女儿叫孙小翠,年方十九。小翠爹是一名车夫,给滦州城里的财主巩势利家赶车。前些天,小翠爹赶车拉着巩家的老太爷巩庆出门,走到沿河路时,迎面正碰上一支迎亲队伍,一路上吹吹打打,煞是热闹。突然,迎亲队伍中有人放了两个冲..
1。丢了序文 刘大经在古水镇开书店,一边销售图书,一边做古籍修补生意。前些时,下了一个多月阴雨,天晴后发现纸张发霉,刘大经想起仓库里还有几百本古籍,怕它们霉烂就搬出来,下块门板架在店门前,把古书摊在门上晒。 刘大经的古籍中,有本唐人手抄本《少陵诗钞》,据说宋时曾被苏东坡收藏,首页是苏东坡题的序文。 当年,刘大经父亲在汉口做书生意,从一个官宦人家手上购得这书,引起本地黑帮头目&ldq..
1。得好工作 张峰大专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在大城市里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不容易,他找了好几份工作,都没干长,不是嫌累就是怕苦,虽然学过计算机,技术却不够好,这种情况下哪有好工作给他呢?但凡事无绝对,张峰还真就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完全符合他的希望。 招聘启事内容大致如下:诚招网络推手,有行业经验者优先。要求文笔好,熟练使用网络社交工具,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底薪5000元,项目操作完成有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旧时,黄河上游的兰州人如何向黄河下游的百姓传递汛情呢?他们发明了独一无二的方法,去完成这一特殊的使命 1。大将军预警 从前,在甘肃兰州府有三个拜把子兄弟,按照排行分别是卢大、牛二、胡三。三人从小在黄河边上长大,深谙水性、勇力过人,可惜都是穷苦人。这年夏天,三个人在兰州府城转悠着找差事,忽见墙上贴有告示说,黄河河标营紧急招录水卒健儿,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