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了山中秋季黄昏的美景,景色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王维居住的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所以称作山居。一场秋雨过后,秋山被洗涤得干干净净,清爽宜人。临近黄昏时分,太阳落下月亮升起,松林寂静溪水清澈,洗衣女子归来渔舟顺流而下。这样清秋时节的美好景致,风雅的情趣,自然能够让王孙公子流连忘返沉醉其中,忘却世间之事。这首诗用一个“空”字引领全篇,格调韵味高洁,为整首诗定下了空灵澄净的基调。全诗将动静结合,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配合得极为完美。月光映照松林呈现出静态,清澈的泉水流淌是动态。诗的前四句描绘了秋山傍晚景色的幽静,五六句描写了洗衣女子和打渔船只的喧闹。诗的四联分别从感觉、视觉、听觉、感受方面来写,凭借景象获得趣味,依据景物引发情感。反衬出当今社会官员的懒惰、贪婪,展现出诗人自身的高尚情操,描绘出那种无忧无虑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极度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写悲伤之意,此诗却是乐秋的佳作。《增订评注唐诗正声》中郭云称“色韵清绝”。《唐诗解》称“雅兴淡中有致趣”。《唐诗矩》称“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 。《唐诗合选详解》中王云翼说,前面写的是山居秋暝的景色,后面进入人事并表达情感,不想做官的意思由此可见 。
这首描绘山水的著名篇章,在充满诗意与画意的情境里,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中间两联同样是写景,不过各有侧重点。颔联侧重于写物,凭借物的芬芳来表明志向高洁;颈联侧重于写人,通过人的和谐来期望政治清明。与此同时,二者相互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都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映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衬托。
诗人是如此高洁,他在貌似“空山”的地方寻得一个称心意的世外桃源,于是情不自禁地说道:“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原本,《楚辞·招隐士》有言:“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却恰恰相反,他认为“山中”胜过“朝中”,那里洁净纯朴,能够远离官场以洁身自好,故而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有一个重要艺术手法,那就是以自然美展现诗人的人格美,以及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从表面看,这首诗仅用“赋”的手法描绘山水,对景物进行细致且感人的刻画。但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借对山水的描绘来寄托感慨、表达志向,内涵丰富,耐人琢磨。王维的人生大志也隐匿在字里行间。
中心:写清幽安闲之境,表达了诗人顺应天性,怡然自适。
【领略王维山居秋暝,感受山中秋季黄昏的清新之美?】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