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鹊桥仙》的结尾语句,它不存在后续的句子 。
【原文】:
《鹊桥仙》宋 秦观
纤薄的云彩变幻出许多巧妙的花样,流星传递着恨意,银河显得很遥远,默默渡过。秋风白露中牛郎织女一相逢,就胜过了人间无数的美好。
温柔的情感如同流水一般,美好的相聚时光好像梦幻一样,怎么忍心回头看那从鹊桥回去的路呢。两个人的感情如果是长久的,又哪里在乎是否天天都能相见呢。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化多端,天上流星传递着相思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一起倾诉相思之情,温柔情意如同流水,短暂的相聚如梦似幻,分别的时候不忍心去看那鹊桥之路。只要两个人的感情至死不变,又何必贪恋情意绵绵的朝夕欢乐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现出七夕特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点明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也点明了“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显得练达而凄美,它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极具境界,这两句指出了牛郎、织女爱情模式的特点,同时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也因此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将写景、抒情与议论融合在一起,讲述了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给予这对仙侣浓厚的人情味,赞美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里表面写天上双星,实际写人间情侣;其抒情,用乐景写哀情,用哀景写乐情,使哀乐之情更加浓烈,读起来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作者介绍】:
秦观出生于1049年,逝世于1100年,他字太虚,还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人称他为淮海先生。他是汉族,是北宋时期高邮(如今江苏)人,他曾官至太学博士,还担任过国史馆编修。
身世坎坷,他所创作的诗词,格调高古且沉重,其中寄托着自身的身世,令人感动至深。秦观生前行踪到达的地方,有很多遗迹 。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为何没有下一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