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感觉杜甫是在为穷苦百姓呼喊。长大后才发觉,杜甫所说的“寒士”,指的是没有钱财的士族子弟,和我们穷苦百姓并无关联。
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属于身份制社会,士族能世世代代当官,军户只能世世代代当兵,农户只能世世代代种田,除极个别情况外,当时的人一出生命运就已注定,“士农工商”中士是最顶级阶层,所谓“寒士”指一些落魄士子,通俗讲就是“没钱的官二代” 。
什么叫“士族”呢?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家族世世代代都有人担任大官。拿杜甫所在的“京兆杜氏”来说,京兆杜氏从两汉时期开始,便世代都有人在朝廷中做官。
唐朝时,京兆杜氏出身的宰相众多,京兆杜氏出身的尚书众多,京兆杜氏出身的九卿众多,京兆杜氏出身的刺史众多,像杜如晦、杜淹、杜黄裳等人都是,京兆杜氏与同样盛产宰相和尚书级别大官的京兆韦氏一同,并称“城南韦杜,近天三尺” 。
杜如晦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倘若唐朝的京兆杜氏创建一个群聊,那么群主必定是凌烟阁功臣杜如晦 ,此时杜甫发言询问 ,自己曾担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乃候补厅官 ,能否成为管理员 ?
杜甫话音刚落,数量多达三位数的京兆杜氏宗亲便异口同声说道,除了群主之外,宗亲当中还有九位大唐宰相,管理员之位应由他们担任,而六部尚书、九卿、刺史都不敢觊觎管理员的位置,你不过是个工部员外郎,竟想当管理员 ?
不算其他朝代,单说唐朝,京兆杜氏出了十位宰相,还出了数以百计的六部尚书、九卿、刺史级别的官员。京兆杜氏中像杜甫那样的员外郎数量众多 。
唐朝存在许多像京兆杜氏这样的士族,例如太原王氏,京兆韦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弘农杨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扶风窦氏,河东薛氏等等。
士族家族数量众多,每个家族都在生儿育女。士族的后代不断增多,朝廷没有足够多的官位分给他们,于是只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士族的嫡系子孙,如同皇族的嫡系子孙那般,世世代代承袭家族的地位 ,几代人过后,一些旁系的士族子孙变得落魄,进而成为了“寒士” 。
比如说,汉高祖刘邦的嫡系后代,世世代代都是大汉的皇帝。刘邦的旁系后代,在西汉末年有很多穷困潦倒的人,像刘秀、刘盆子、刘玄这些人。
这些人即便落魄了,却仍旧以皇族血统为骄傲,说话必定会说“我乃某某皇帝之后” 。东汉末年时的刘备,就算落魄到成为贩夫走卒那般境地,依旧在到处宣称“我乃中山靖王之后” 。
再举个例子,诗鬼李贺与李白杜甫齐名,他是实实在在的大唐宗室子孙。李贺是大唐郑王李亮的后裔,因与皇室嫡系血缘关系疏远,李贺仅获得一个从九品奉礼郎的官职。
刘邦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唐朝官职中,最小的是从九品,若再小就不算官了,只能是流外,小到没品级。李贺虽只是从九品小官,却以皇族血统为傲。
李贺好歹还谋得一个从九品的小官职,众多士族子弟,连流外官都没能当上,他们成了像刘备那般,整日声称“我乃某某之后”,却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的贫寒之士,这些寒士尽管穷困,却依旧自视甚高,对有钱的富商和种地的农民颇为轻视 。
寒士们确实很傲,然而没饭吃时,依旧会被饿死。比如,杜甫是实实在在的寒士。杜甫漂泊一生,很长时间里,连老婆孩子都养活不了。
我为大家摘取一段杜甫所写的《百忧集行》 ,其中写道 ,进入家门后依旧是四壁空空 ,老妻看到我的样子 ,神色与我相同 ,痴儿不懂父子之间的礼仪 ,一边大声哭闹 ,一边愤怒地索要食物 ,在门东啼哭 。
李白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这首诗描绘的是杜甫五十多岁时的状况,我来为大家阐释一下杜甫当时所处的窘迫情形。“入门依旧四壁空”,说的是杜甫家中一无所有的居住环境。杜甫的居住条件如此糟糕,这与人们想象中的士族情况是不是有所不同呢?
“老妻睹我颜色同”这句话说的是杜甫的妻子,她观察杜甫时的神情,同样是满脸愁容。杜甫只有一位妻子,并且妻子还没有给他好脸色。在众人的印象里,士族往往妻妾众多。那么杜甫的感情生活,是否与人们想象中的士族有所不同呢?
杜甫的儿子极其饥饿,全然顾不上礼仪,朝着杜甫大声叫嚷,哭哭啼啼地呼喊着要吃饭 。
在众人的印象里,士族理应是生活优渥的。用餐之际,应当是举止文雅、谦逊礼让的。杜甫的儿子,哭着叫嚷着要食物,这哪里像士族的后代呢?
依我看,孔融把梨让出去是由于他不饥饿。要是他如同杜甫的儿子那般,常常处于吃不饱饭的状态,他同样会“叫怒索饭啼门东” 。
孔融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嫡系士族拥有众多房屋的时候,寒士们却一无所有。嫡系士族妻妾众多的时候,寒士们却连老婆都养不活。嫡系士族享受奢华生活的时候,寒士们却吃不饱饭,衣服也遮不住身体。嫡系士族与寒士们截然不同的待遇,才致使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 。
古代,农工商不存在阀阅,士族分为朱门和寒门,只有贫穷的士子,才有资格被称作“寒门学子”,杜甫所说的寒士,并非指穷苦老百姓,而是指与杜甫处境相同的落魄官二代 。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担任修文官直学士这一官职,杜甫的父亲杜闲担任兖州司马这一官职。杜甫确实是官二代,然而却过得那般寒酸。由此能够看出,古代的寒士,日子着实不好过。
【千万间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竟不是为穷苦百姓呐喊?真相惊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