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诗词挑战第1232天!王湾次北固山下藏何玄机?

更新:05-04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一日一诗词挑战15000天#第1232天

【诗人小传】

王湾是洛阳人,出生于约693年,去世于约751年。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在玄宗先天年间考中进士。开元初年,他担任荥阳主簿,后来官至洛阳尉,于开元中期离世。《全唐诗》收录了他的十首诗 。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无可阻挡

——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题解】

次,指旅途中暂时停宿,有停泊之意。北固山位于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此诗又名《江南意》

【注释】

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南方春天来得早,在还没有过年的时候,就已经有新春的气息了。

⑵乡书:家信。

【赏析】

王湾是洛阳人士,他对黄河急流的汹涌湍急、泥沙俱下已司空见惯。当他来到南方,在长江上乘船前行时,看到的是全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北固山地处现今的江苏镇江,这里属于长江下游,水面开阔,水流平缓,山清水秀,极目远眺,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在涨潮之际,水位升高,江面愈发广阔 。江风吹拂而来,船帆高高挂起,风力适宜,风向正好,既不会大到在江中掀起波浪,又足以让船帆展开,助力船只前行。当船抵达北固山时,诗人在船上迎来了新的一天。夜色逐渐退去,太阳从江上缓缓升起,新的一天就此开始了。此时已到暮冬岁末,毕竟来到了江南,这里不像北方那般寒冷,也不像北方冬天时山川毫无绿意,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想到现在已是岁暮,这让诗人想到自己离家太久,应该写封信寄回家中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被千古传颂的名句,在当时就已经广为人知。据说宰相张说曾亲手把这一句题写在政事堂上。这一联描绘景色,气象宏大,已经很难得。但它又不只是写景:太阳在暗夜中诞生,还驱走了暗夜。春天的气息侵入岁暮寒冬,很快会取代冬天,新的一年也即将到来。从这一联描述的景象中,我们看到了新旧交替,看到了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看到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无可阻挡的趋势,还感受到了面向新事物时的欣喜。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属于行旅诗,描绘旅途中所见到的景色,抒发思乡之情,在唐诗里颇为常见。然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句,让这首诗在佳作众多如繁星的唐诗中格外耀眼。不管王湾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这一句诗在宏大的景象里,确实蕴含着一种更为普遍的哲理,使人感受到一种积极的精神风貌 。

【赏析二】

这首五律名为《次北固山下》,最早出现在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中。唐人殷璠将其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目为《江南意》,不过存在不少异文,内容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本文依据长期被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

王湾是洛阳人,他一生中曾往来于吴楚之间 ,北固山在如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江南意》中开头两句是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这里的东行应当是经镇江前往江南一带 ,诗人一路前行 ,当船停靠在北固山下时 ,看到潮平岸阔 ,残夜归雁 ,触发了心中情思 ,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

诗以对偶句开头,既工整秀丽,又灵动活泼。“客路”指的是作者要前往的道路。“青山”点明了题目中的“北固山”。作者乘船,正朝着眼前展现的“绿水”前行,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其中作者人在江南、神往故乡的漂泊羁旅之情,已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与末联的“乡书”“归雁”,相互呼应 。

次联中“潮平两岸阔”里的“阔”,是“潮平”呈现出的结果 ,春潮涌动上涨 ,江水广阔浩渺 ,放眼去看 ,江面好像和岸齐平了 ,船上人的视野也因此变得开阔 ,这一句写得气势恢宏 ,下一句“风正一帆悬”则更显精妙 ,“悬”是高高直直挂着的模样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 ,是因为仅有“风顺”无法确保“一帆悬” 。风是顺的,然而却很猛烈,于是那帆就鼓成了弧形。只有风既是顺的,同时又是温和的,帆才能够“悬”着。那个“正”字,包含了“顺”与“和”两方面的内容。这一句描绘小景已经相当逼真。但还不止如此,正如王夫之指出的那样,这句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进行这样的设想,要是在弯弯曲曲的小河里行船,老是需要转弯,那么这样的小景很难出现。要是在三峡行船,即便风顺且风和,可依旧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同样很难出现。诗句的奇妙之处在于,凭借“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展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便知晓作者是在岁暮腊残之时连夜行舟的,潮水涨平却没有波浪,风顺且不猛烈,近看能见到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明显是一个晴明的、处处散发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在江上缓缓行驶,不知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正是展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向来广为人知,殷璠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自诗人出现以来很少有这样的诗句。张燕公(张说)亲手题写在政事堂,每次展示给擅长文学的人看,让它成为典范。”(《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讲,“海日”这一联“描绘景物,精妙绝伦,千古以来无人能及”。残夜还没有退去的时候,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来了;旧年还没有过去的时候,江上已经显现出春意了。“日生残夜”表示时序的交替,“春入旧年”也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时序交替得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能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在炼字炼句方面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还用“生”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把“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还用“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而是在描写景物、节令的时候,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在残夜中诞生,会驱尽黑暗。江春,江上景物所展现的“春意”,闯入旧年,会赶走严冬。它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还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从东方升起,春意开始萌动,诗人在绿水之上驾舟,继续朝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行驶。此时,一群北归的大雁正从晴空掠过。雁儿正要经过洛阳!诗人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打算托雁捎信:雁儿,麻烦你们飞过洛阳时,替我问候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在当时就颇负盛名,流传到后世更是为人传颂,它凭借第三联声名远扬,然而它并非仅有两个佳句;从整体上审视,它十分和谐,极为优美 。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一日一诗词挑战第1232天!王湾次北固山下藏何玄机?】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父母之恩重如山!你可知如何尽孝?这些名言给你答案 下一篇:这些关于亲情与孝道的名言警句,你都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