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三种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变故,这是一种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一种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一种快乐。君子有三种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
2、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会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爱着自己的父母,这种爱如同人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有多深。——莫泊桑
孝子侍奉双亲,不能让双亲产生冷淡的心情,不能让双亲产生烦恼的心情,不能让双亲产生惊怖的心情,不能让双亲产生愁闷的心情,不能让双亲产生难以言说的心情,不能让双亲产生愧恨的心情。——袁采
青山悲伤地吟唱,发出声声泪,声声呼唤着严厉的父亲;碧水痛苦地倾诉,吐出字字血,字字哭诉着慈祥的母亲。——《对联集锦》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
8、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手掌中运转了。——孟子
孝敬父母,乃是道德的起始,敬爱兄长,是道德的次序,讲究信用,为道德的深厚,心怀忠诚,为道德的正道。曾参正是具备这四种道德的人 。——出自《家语.弟子行》
1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名言网)
成千上万部经典都表明,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这句话出自(清)《增广贤文》 。
14、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世俗所说的不孝行为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父母的生活,这是第一种不孝;喜欢赌博喝酒,不管父母的生活,这是第二种不孝;贪图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这是第三种不孝;放纵声色欲望,让父母因此受辱,这是第四种不孝;逞强好斗,使父母因此陷入危险,这是第五种不孝。
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
16、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7、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父母出入家门时要小心搀扶,伺候父母时从早到晚都不要厌烦,这句话出自《劝报亲恩篇》 。
19、(名言网)
父母疼爱自己,践行孝道并不困难;父母厌恶自己,仍能尽孝,这才称得上贤德 。此句出自(清)李毓秀所著的《弟子规》 。
好的饭食要先让爹娘享用,好的衣物要先让爹娘穿着。这句话出自《劝报亲恩篇》 。其注释为,好的饭食要先给父母吃,好的衣物要先给父母穿 。
父母呼唤时,应该迅速回应,不要迟缓;父母下达命令时,要立刻行动,不要懒惰。这句话出自(清)李毓秀所著的《弟子规》 。注释为,父母呼唤时,需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时,应赶快去做 。
23、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你希望子女以何种方式对待你,你便应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贤能的人与不贤能的人不能不加以区分,就如同命运不可改变,就如同美丑不可转移。——《吕氏春秋》
孟子说,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 注释:在舜的眼中看来,孟子的这番言论是这样的 。
27、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之中,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感情之中。爱国主义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在爹娘面前能够尽孝,这样的人就是好儿男,在翁婆身上能够尽孝,就能收获孝顺和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孝敬父母的人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的人,会有既孝敬又贤惠的声誉 。
31、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3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33、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34、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35、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郭巨考虑到供给问题,心中想着把儿子埋了以愿母亲存活。黄金是上天赐予的,其光彩照耀着贫寒的家门。
37、长幼有序。——孟子
38、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必然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这句话出自《三国志.魏书》 。
父母有过错,要劝他们更改,劝说时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此句出自(清)李毓秀的《弟子规》 。
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还要敬爱兄长,其次要行事谨慎,并且守信用 ,这句话出自(清)李毓秀所著的《弟子规》 。摘自:名言网
42、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
4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父亲与子女之间有亲情,君主与臣子之间有义理,夫妻之间有区别,年长与年幼之间有秩序,朋友之间有信用。
4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6、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47、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孝子侍奉亲人时,平日要表达出恭敬,奉养时要让亲人感到快乐,亲人患病时要表现出忧虑,亲人去世时要致以哀伤,祭祀时要体现出庄重。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这句话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
50、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身上如果受了伤,会让父母为自己担忧,道德方面如果有了损伤,会使父母蒙受羞辱,这句话出自李毓秀的《弟子规》 。
52、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要时刻体贴父母的心意,要时刻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心里牵挂操心,这句话出自《劝报亲恩篇》 。
5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作为一个人,要尊敬父母,要慈爱子女,要对穷亲戚慷慨,要对一切人有礼貌。——罗素
56、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57、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5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应尽力去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帮他们去掉。此句出自(清)李毓秀所著的《弟子规》 。
60、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宋〗李纲
不要用不孝顺的话语,白白享用人间的粮食。天地虽然广阔宏大,却难以容纳忤逆不孝的家族。
62、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63、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高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而忧惧。——《论语》
不要让父母承受劳累与辛苦,不要让父母为你担忧发愁,这句话出自《劝报亲恩篇》,其注释为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这句话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
孟武伯询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忧 。——《论语.为政》
68、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_格言网
父亲担忧后母会虐待孩子,所以不再续弦。母亲顾虑孤儿会受苦,所以在守寡的帏帐中忍受寂寞 。
父母召唤时,应该马上答应,不能有丝毫怠慢,并且要诚心诚意,脸上带着欢笑。这句话出自《劝报亲恩篇》 。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这句话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妻子贤惠,那么她的丈夫灾祸就会少,子女孝顺,父母就会心情舒畅 。这句话出自(明)《增广贤文》 。
73、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不要远离家乡,如果子女要出远门,那么必须要有明确的去处。这句话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 注释:其意思是,父母在世时,子女不应远离家乡,若要出行,一定要有明确的方向 。
7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一方面要为他们的长寿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要为他们的衰老而心生担忧 。这句话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
7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78、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慈乌尚且懂得反哺,羔羊尚且知道跪足。人如果不孝顺自己的双亲,那还不如草和树木。——《劝孝歌》
什么事是最重要的呢?侍奉父母是最重要的事 ;什么操守是最重要的呢?守护自身操守是最重要的。不丧失自身操守却能侍奉好父母的人 ,我听说过;丧失自身操守却能侍奉好父母的人 ,我没听说过。哪件事不是应该做的呢?侍奉父母 ,是应做之事的根本;哪种操守不是应该坚守的呢?守护自身操守 ,是应守操守的根本。——孟子
8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在家庭贫困之时,方可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之际,方能识别真正的忠臣。此句出自《名贤集》 。
遵循自然规律,区分土地的利益,谨慎自身,节约用度,以此来奉养父母,这就是普通百姓的孝道。——《孝经》
8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85、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86、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8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做到孝敬父母,外出时,要做到敬爱兄长,这句话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
【父母之恩重如山!你可知如何尽孝?这些名言给你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