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孝经》十句名言,修身自省,句句获益!
《孝经》较为系统地阐释了以“孝”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唐朝以后,被人们尊为经书,还是儒家“十三经”之一 。
1.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广扬名》
赏析:孝可以转化为忠。指对父母尽孝的人,对国家也会尽忠。
孝,是天的常道,是地的义理,是民众的行为准则。——《孝经·三才章》
赏析:孝道如同天上的日月星辰,孝道好似大地的自然生长,孝道是人们的重要品行。
言语遍布天下却没有过错,行为遍布天下却没有怨恨憎恶。——《孝经·卿大夫章第四》
赏析:说出的话,就算天下人都知晓,也不会有过失,所做的事情,哪怕传遍天下,也不会有怨恨。
所尊敬的人很少,然而感到喜悦的人很多,这就叫做重要的道理,出自《孝经·广要道》 。
赏析:所尊敬的人极少,然而为之喜悦的人众多,这就是礼最为关键的意义。
不符合道义的话不说,不符合道义的事不做,说话没有可挑剔的言辞,行为没有可挑剔的举动。——《孝经·卿大夫章第四》
不符合礼法的事情,不会去说,不符合道德的事情,不会去做。不符合礼法的言语,不会轻易说,自身行为不特意考虑也不会越轨。
不敢穿不是先王规定的礼服,不敢说不是先王规定的言辞,不敢践行不是先王规定的德行。——《孝经·卿大夫章第四》
赏析:不符合先王所指定的、符合礼法的衣服,就不能穿。不符合先王所指定的言语,就不能乱说。不符合先王所实行的道德,就不能执行。
如果遇到不义之事,那么做儿子的就不能不对父亲进行劝谏,做臣子的就不能不对君主进行劝谏。——《孝经·谏诤》
赏析:遇到一些不道义的事情,要是是父亲说的,作为儿子,一定要加以劝阻。要是是君王说的,作为称职的臣子,也一定要加以劝阻。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是延续生命的大恩;国君和父母亲自施恩于我们,这是深厚恩情中最重的 。——《孝经·圣治》
赏析:妇女养育子女,延续后代是极为重要的。父母对待子女,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充满慈爱,这是最为重要的 。
关爱自己亲人的人,不会厌恶他人,敬重自己亲人的人,不会怠慢他人。——《孝经·天子》
爱护自己父母的人,不会憎恶别人的父母,敬重自己父母的人,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
如果父亲的行为不义,那就应该直言劝告他。一味听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能算得上是孝顺呢?——《孝经·谏诤》
赏析:规劝君主,让君主了解自己的错误或过失,进而改正。规劝长辈,使长辈知晓自身的错误或过失,然后改正。如果应当诤谏却不诤谏,那就是愚忠,是愚孝,甚至会让君主和长辈陷入不义的境地。
【孝经中这些蕴含深刻哲理的话语,你都知道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