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为何仕途不顺?两则故事揭示花间鼻祖的坎坷人生

更新:05-06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和词人,生于约801年,卒于866年。本名岐,字飞卿,是太原祁(今属山西)人。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代。《新唐书》和《旧唐书》中都有他的传记。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在晚唐时期,他擅长律赋,一篇作品就有八韵。传说中,他只需叉手吟咏,便能一韵一韵地完成,八韵八叉,作品便告完成,因此人们也称他为“温八叉”或“温八吟”。他的诗歌与李商隐并称,合称为“温李”。与韦庄同享盛名,合称为“温韦”。其诗词擅长描绘事物,色彩绚丽,富有音韵之美。吊古怀今的旅行诗作情感深沉,气息清新,仍保留着风雅的韵味。在描写女子闺阁情感方面,风格浓烈而精致,明快清新。诗词造诣深厚,是花间词派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花间词派的鼻祖。温庭筠在仕途上不得志,官职仅至国子助教。通过两个故事,便能窥见其才华之一斑。在古代封建社会,即便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读书人,若是一再触怒上司,那么他攀登仕途的愿望很可能会悄然破灭。温庭筠便是如此一位人物。唐宣宗曾微服私访,偶然间在一家客栈与温庭筠相遇,当时他们彼此并不相识;温庭筠态度傲慢,甚至带着戏谑的语气询问宣宗:“您不过是个司马、长史之类的官职吧?”得知否定答复后,温继续追问:“难道您是那些县尉、主簿等小官?”面对温所提及的一众低级官员,宣宗只能回答:“都不是!”返回宫中,宣宗内心感到极不愉快,于是下令宰相将温贬谪至方城,任命他为县尉。

唐宣宗曾下令宰相令狐绹创作一些优美的《菩萨蛮》歌词,以供宫女们吟唱。然而,令狐绹身为名宦之子,自感才情有限,难以创作出佳词,于是便将此事委托给了当时在诗词创作上颇具盛名的温庭筠。温庭筠接受委托后,完成了创作,并将作品呈递给了皇帝,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令狐绹曾叮嘱温庭筠不要泄露自己代笔的事实,但最终这个秘密还是被泄露了。如此一来,令狐绹因感到颜面扫地,不禁勃然大怒,此举使得他与温的关系渐行渐远,导致温在令狐绹掌权期间遭受了不少磨难。然而,温的才华无可置疑,后来令狐绹还是向他请教了一些事务。不料,温却悠闲自得地拿令狐开起了玩笑,称大人所面临的难题在《华南经》中便能找到答案;要知道,那并非一本晦涩难懂的书,因此相公在处理国家大事之余,不妨也多翻阅一些书籍。此言更使令狐绹愤怒不已,于是他选择了对温庭筠置之不理。温庭筠在诗作中感慨道:“深知此恨累积多,悔读《南华》第二篇”,以此表达他内心的深切感叹,然而这一切对于事态的发展并无实质性的帮助。咸通四年(863年),温庭筠因生活困顿,在扬子院向人求助时醉酒失态,竟遭巡逻士兵殴打,甚至被打断牙齿。他将此事告知令狐绹,但令狐绹并未对无礼的士兵进行任何处分。士兵们极力指责温庭筠的恶劣行径。因此,关于他品行不端的流言传到了京城。这位63岁的老人,不仅牙齿被打断,还背负了更恶劣的名声,温庭筠不得不亲自前往长安,向公卿们写信说明情况,为自己洗刷冤屈。

随即迁居京城,于八十六岁那年(866年)离世。温庭筠在官场未能如愿,因此时常心情抑郁,于是在创作《菩萨蛮》这首词时,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内心的苦闷。附:《菩萨蛮》原文:小山连绵,金光闪烁,鬓发如云,香腮似雪。慵懒地起床,细细描眉,慢悠悠地打扮。对着镜子照花影,花容与镜中花相映成趣。新缝制的绣花罗裙,金色的鹧鸪双双相伴。《菩萨蛮》这首词收录在《花间集》中,共有十四首,其中这首是第一首。词中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深闺中的女子,从她起床、梳妆到穿衣的一系列动作,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活环境与内心情感。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女子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姿态。通过特写镜头,凸显了女子的形象,其中第二句是主要描述,而第一句则起到了衬托作用。“小山”描绘的是床榻围屏之上的风景,“金”则是屏山表面所涂的色泽。“明灭”一词描绘的是阳光透过窗纱照射在屏山之上,使得山的阴阳面呈现出明暗交替的景象。“鬓云”指的是垂在鬓边的乌黑发丝,它们曲卷轻盈,宛如云朵,因此常被比喻为云。“欲度”这一表达源自于云朵的常流动的特性,用以形容鬓发的轻盈飘动。“香腮雪”则是用来形容主人公那因鬓发映衬而显得白皙、细腻的脸颊。整体形象显现出一种慵懒女性的气质,因为“鬓云欲度”描绘的是鬓发凌乱未梳理的状态,同时句子中也暗示了久坐不起的时光流逝。在读者眼前,这句描绘了一个画面:在重叠的山峦和金色光影交错的画屏环绕的绣榻上,一位少妇刚刚起身,她那凌乱的鬓发,宛如流动的云朵,即将掠过她那雪白而娇艳的脸颊。

三、四两句描绘了她起床后的举动。“懒起”二字显露了主人公的心境,接下来的“迟”字与“懒起”相呼应,是把握整首词意的关键所在。“懒起”意指懒洋洋地起身。一个“懒”字,一个“迟”字,充分展现了主人公那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神态,与《望江南》中“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所表现的因有所期待而行动急切、表情急迫形成鲜明对比。“弄妆”则是指妆扮时反复摆弄。“迟”字贯穿了“弄妆”与“梳洗”等细节。这两句中,主人公的慵懒姿态跃然纸上。下文描绘了她的持续动作。“照花”两句则描述了她对着镜子插花的情景,在客观描绘人物行为的同时,隐含了她对镜中的自己既欣赏又怜惜的情感。欣赏之处在于她面容如花,怜惜之处则是因为她正值青春却独自一人。这里的“花”指的是发髻上的装饰品,而非比喻她的面容,这一点可以从下一句提到的花面一同提及得知。前后镜相映,脑后发髻上的花朵在镜中绽放,与镜中人的面容相互映衬,那人的容颜光彩夺目,令人遐想。梳妆完毕,身着衣衫,文中并未描述其动作,却巧妙地描绘了主人公眼中衣上的彩绘——金线勾勒出的成双鹧鸪。设想她心事重重,懒散地完成梳妆,正准备穿上衣衫,映入眼帘的却是“成双金鹧鸪”,那心情该是多么的尴尬!此词在书写上具有独特之处,首先,作者在描绘生活片段时,仅挑选了最具特色的动态或物象进行简要勾勒,忽略了它们之间的表面关联;例如,开篇仅描绘了床边屏风的景象,却并未提及支撑该景象的屏风和床榻。次句仅展现了一位从睡梦中苏醒的女子的容颜,而其他所有事物都沉浸在一种模糊不清的氛围中。将这两句结合起来,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轮廓进行想象和补充,从而描绘出一幅完整的“晨闺”图景。此外,人物的表情显得含蓄而隐蔽,作者仅对人物的姿态和相关的景物进行了客观的描绘,却在其中巧妙地透露或暗示了人物的情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至于辞藻的华丽,则是温婉文辞的常见特征。由于种种原因,读者往往觉得内容难以理解,然而若能仔细揣摩,领悟到其艺术构思的精妙之处,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韵味。

满意请采纳

【温庭筠为何仕途不顺?两则故事揭示花间鼻祖的坎坷人生】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竟被误译?真相究竟如何 下一篇:古文h 邹忌为何反复询问自己与徐公谁美?背后真相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