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竟藏党史科学密码?红色歌曲背后的时代魂你知道吗

更新:05-06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红色歌曲时代魂——党史中的科学密码解读”——《七律长征》

温歌词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图1 红军长征路线图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诗篇。1934年10月,红军队伍超过八万人,开启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战略转移征程。翌年10月,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央红军成功跨越岷山。作为红军的领导者,毛泽东在历经无数考验之后,心中充满了希望,满怀激情地创作了这首气吞山河的诗歌《七律·长征》。这首诗后来被作曲家彦克和吕远谱曲,得以广泛传唱。这首歌曲气势恢宏,气魄非凡,赞颂了我国工农红军面对重重困难,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那坚不可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学知识

图2 大渡河位置示意

大渡河,又称北江、戢水、涐水、沫水等,坐落在四川省的中西部地带,在历史上被视为长江的支流岷江的主要分支。在1935年5月29日这一天,中央红军的部队在泸定桥上与国民党的守桥部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并最终实现了对泸定桥的“飞夺”。

图3 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在1705年(即清康熙四十四年)动工建造,并于次年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正式开放使用。该桥是一座独特的悬挂式铁索桥,整体结构由桥身、桥台以及桥亭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泸定桥的长度达到了103.67米,宽度为3米;桥梁上共有13根铁链,两侧的桥栏各安装了2根,桥面部分则使用了9根;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铁环紧密相连而成,总计有12164个铁环相互连接,平均每根铁链的重量约为1.6吨。泸定桥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在世界和中国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图4 泸定桥桥身

图5 泸定桥桥身护栏

铁索桥的一种是悬挂式铁索桥,我国最早建造的铁索桥出现在西汉初期,名为樊河桥,它位于陕西褒城北留埧县马道镇,跨越了褒水支流之一的樊河。根据史料记载,这座桥是由西汉时期的武阳侯樊哙所建造。铁索桥种类繁多,泸定桥便是其中一类,它属于多索铁链桥。此类桥梁主要由多根铁链组合而成,底部则是通过多根并列的铁链来支撑,之上铺设木板形成桥面,两侧的铁链则充当扶手之用。而桥的两端则是由石块或砖块砌成的桥台。桥面9根铁链的两端,穿过桥台的台面,在“落井”边缘进行直角转折,并垂直地固定在桥台落井壁上水平埋设的“地龙桩”下方。这些“地龙桩”位于铁链的平行方向,其作用是分隔铁链,便于逐个固定。同时,铁链与位于垂直方向的“卧龙桩”相结合,这些“卧龙桩”用于与铁链连接并起到固定的作用。铁链与卧龙桩之间通过特制的夹箍进行联接。两侧的铁链作为扶手,依次穿过两侧的石砌矮墩,其中埋设了铁桩,铁桩横向插入翘首龙头的铁梁,上方的铁链绕过铁梁,下方的铁链则嵌入石墩的槽中,然后转向落井,同样固定在卧龙和地龙桩上。

图6 泸定桥桥身扶手铁链的锚固

走四方

桥梁通常建在江河湖海之上,确保车辆和行人能够顺畅通行。在我国,桥梁建筑技术诸多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对桥梁建设领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中国被誉为“桥的国度”,其桥梁技术起源于秦汉时期,成熟于隋唐,并在宋代达到鼎盛。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堪称世界桥梁史上的创新,充分彰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和政治领域均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因此在桥梁建设领域并未取得显著进展。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力的显著提升,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实现了飞速发展。

在40年的改革征程中,“中国桥梁”已从创立学会起步,迈向了奋力追赶、不断超越并引领全球的奔跑阶段。让我们先来审视一下桥梁建设的成就:公路桥超过80万座,铁路桥超过20万座;在全球排名前十的跨海长桥中,我国占据了六席;在斜拉桥领域,我国占据了七席;在悬索桥领域,我国占据了六席;而在最高桥梁的排名中,我国更是占据了八席。

我国桥梁建设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港珠澳大桥作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跨海建筑项目,其沉管海底隧道的规模也堪称世界第一。在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典礼上,国家领导人强调:“港珠澳大桥不仅是国家的工程项目,更是国家的重大工程。”你们投身于大桥的设计、施工与维护工作,运用智慧攻克了众多世界级难题,成功融合了全球最前沿的管理技术和经验,确保了工程的质量与效率,我对你们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期待你们整理好行囊,再次踏上征程,勇攀事业的新高峰。

图8 港珠澳大桥

总书记强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成就斐然,堪称世界之最,实属不易。它彰显了我国在困难面前勇于开拓、在挑战中架设桥梁的奋斗意志,展现了国家的整体实力和自主创新的成就,同时也体现了我们民族勇攀世界高峰的雄心壮志。港珠澳大桥不仅是实现梦想的桥梁、团结一心的桥梁、自信自强的桥梁,更是民族复兴的象征。大桥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以及文化的信心,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主义事业是通过不懈努力实现的,新时代同样需要通过奋斗来创造。对于港珠澳大桥这样的巨型工程,我们不仅要确保其高质量的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精品、样板、安全、廉洁的典范,还要有效管理和运用大桥,使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作总结

中国桥梁之所以能够实现众多辉煌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拥有一种能够有效汇聚力量完成重大任务的制度优势。国家领导人曾明确指出:“我国最大的优势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具备集中力量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这既是推动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核心武器,也是我们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

中国桥梁的辉煌成就,本质上源自我国制度的优越与人民的英勇。正是一代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凭借智慧与勇气,不断战胜自然、改变自然,推动了中国桥梁的迅猛发展。这一发展,不仅极大地便利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加美好的幸福时光。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我国计划在2035年实现“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即都市区居民1小时内可达、城市群间2小时可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可达——以及“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货物1天内送达、周边国家2天内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内送达——的目标,从而全面建设交通强国。国家领导人郑重宣布:“我国的历史已被镌刻在人类的历史篇章之中,我国的现实正由亿万民众共同塑造,我国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我们怀揣着“飞夺泸定桥”般的勇敢无畏、勇于奉献的长征精神,展望未来,桥梁建设必将更加辉煌耀眼,人民的生活也将愈发幸福美满。

【七律长征竟藏党史科学密码?红色歌曲背后的时代魂你知道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探索为何遭遇挫折?大跃进等运动是关键 下一篇:1950年代中国为何发起学习苏联运动?背后原因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