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城城欲摧”赏析:
“压”一字,将敌人兵多将广、攻势猛烈,以及交战双方实力差距悬殊、守军士兵面临困境等情景,充分展现得淋漓尽致。
该句出自唐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
唐代 李贺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军如潮水般涌至,仿佛乌云翻腾,意图摧毁城墙;而我军早已严阵以待,阳光映照在战士们的铠甲上,金光闪耀;秋日的阳光下,军号声震耳欲聋;而夜幕降临,战士们的鲜血凝结成一片暗紫。
红旗微扬,增援部队急速赶往易水;夜晚寒冷霜冻浓厚,战鼓声沉闷而低沉。他们为了回报君王的厚爱,手握宝剑,视生死如同一。
扩展资料:
《雁门太守行》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即公元814年。那一年,唐宪宗任命张煦为节度使,率军出征平定雁门郡的叛乱,也就是振武军的动乱。在此背景下,李贺灵感迸发,即兴创作了这首《雁门太守行》以提振士气。
《雁门太守行》作者简介:
李贺,生于790年,卒于816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字长吉,来自福昌(现今的河南宜阳西部)。出身于唐皇室远亲,家族早已衰败,生活颇为艰辛,仕途上也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奉礼郎一职。由于避讳家中的忌讳,他被迫放弃了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自幼便展现出卓越的诗歌才华,得到了韩愈、皇甫湜等人的赏识,与沈亚之亦为好友,然而他英年早逝,年仅二十六岁。
他的诗作擅长于乐府风格,常常抒发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在词藻的运用上,他擅长融合各种元素,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借助神话传说,构筑出新颖而华丽的诗歌境界,从而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被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誉为“李长吉体”。部分作品情感显得压抑沉闷,语言过于修饰。著有《昌谷集》。
【‘黑云压城城欲摧’究竟妙在何处?带你领略李贺笔下的激战风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