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推进关键项目的建设进度,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并引领和促进高质量的发展,省委和省政府在今年制定了并启动了“投资建设春意盎然行动、用工保障春意盎然行动、金融对接春意盎然行动、服务保障春意盎然行动以及汇报衔接春意盎然行动”。
自4月3日起,我们将推出“五大早春行”主题活动,全面呈现宜昌在执行这一计划过程中的最新动态和显著成果。敬请各位予以关注。
只为一江清水向东流
——长江岸线生态廊道建设巡礼·伍家岗篇
春和日丽
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结合部的伍家岗区
绿意盎然
自长江岸线生态复绿工程启动实施后,伍家岗区对“一江四河六库”实施了区、街(乡)、社区(村)三级“河库长”制度,同时,通过创新推行“山长制”等措施,不断优化生态环境,逐步构建起一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长江岸线绿色生态走廊。
清场植绿,岸线换新衣
4月2日,记者来到伍家岗区临江溪,在华泰砂石厂曾经的沿江岸线上,目睹了新植的红叶石楠和大叶女贞,它们已经纷纷展露出了嫩绿的新芽。
自2016年起,伍家岗区陆续关闭并拆除了位于临江坪的9座沿江码头。华泰砂石厂,原本是符合规范并计划提升的合法砂石码头,同时也是村级产业中的纳税大户。2017年,在拆除5座非法砂石码头的基础上,该区进一步加大了整治力度,紧密围绕伍家岗长江大桥的建设和滨江片区的开发,相继关闭了4座计划进行规范提升的码头,而华泰砂石厂则是这批码头中最后被关闭的一家。
拆除行动如同攻坚克难,每一次都充满挑战,该区农林水局局长黎明如此比喻。为了减轻码头业主的负担,加快处理库存砂石,乡、村干部积极行动,主动与邻近的大型建筑工地搅拌站取得联系,成功协助销售砂石超过20万吨。
伍家岗区恒发砂石厂已成功复绿。图 杨玉柏摄
记者在实地考察期间观察到,沿线的六个摄像头正对水域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同时,由共联村派出的专职护河员朱银富正在进行巡查工作。“我们采取这样的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船只进行非法运输活动,避免其死灰复燃。”朱银富这样解释道。
进行场地清理是为了进行绿化工程,在去年,该区域的管理层有160多人参与了长江岸边生态绿化和柏临河生态修复的植树活动,旨在巩固和提升之前绿化工作的成效,总计完成了约7000多平方米的绿化面积。
伍家岗区植树现场图 刘曙松摄
环顾现在临江溪沿岸的3公里重点区域,昔日码头已难觅其踪,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嫩绿。
长江之畔,除了河岸地带,在区农林水、伍家乡、城管、住建、园林、环保等众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与协作下,柏临河边的裸露山体、菜地、垃圾场等共计3.8万平方米的闲置土地已全部恢复生机,栽种了多种亲水植物,形成了一道长达3.2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机盎然。
绿化美化,青山还复来
东山大道的艾家嘴至东艳路这一段,当地居民通常称之为民惠路山体。至去年年底,这片占地2.3万平方米的山体上,随处可见随意开垦的菜地、杂乱搭建的棚屋以及随意丢弃的垃圾。山体下方是风景如画的BRT,与之相隔一条路就是王家河公园,再往南走大约500米,便是滚滚东流的长江。这里的景象与周边环境显得极不协调。
4月3日,记者实地观察发现,山脚处,工人们正辛勤地覆盖土壤并种植树木,同时也在修建新的步行道;沿着东山大道攀登山坡,新植的樱花和玉兰正盛开得十分美丽。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树木成荫,游客络绎不绝,与王家河公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017年,伍家岗区对12座因城市建设而遭挖掘的山体实施了绿化和美化工程。同时,该区还制定了五年规划,旨在五年内对辖区内的15片山地进行生态修复,涉及83座山体,并全面推行精准灭荒政策。
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图黄翔 摄
区委书记李向东于3月10日亲自率队,携十多个部门负责人,采取步行及车辆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汉宜高速全线进行了细致的巡视。他们抵达猇亭与高新区交界地带,现场办公,对沿线私搭乱建现象进行了坚决的制止,并要求对受损山体进行绿化和美化,以恢复原有的绿水青山景观。去年完成了对“三路”(即高速、铁路、汉宜公路)的整治工作,今年该区域对高速公路周边环境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整治,力求实现生态治理的全面提升和优化。
截至目前,该区域高速路旁已拆除违章建筑142处,占地面积达4.4万平方米;同时,绿化面积增至9.3万平方米,新增树木48948株,使得城市东大门焕发出勃勃生机。
伍家乡党委书记岳宏军指出,为了确保复绿成效得到持续巩固,该区域以伍家乡为核心,积极尝试推行“山长制”,并设立区、乡、村三级包保责任体系以及林业部门的技术负责机制。同时,他们明确了“一山一长”的原则,确保了管护责任的切实落实,从而使得树木能够成活、成林,最终形成美丽的景观。
精准治污,绿水永流淌
柏临河入江口段如今景色宜人,河水清澈见底,白鹭在此栖息,渔翁悠然垂钓。“环境变得如此优美,饭后散步也有了理想之地。”居住在柏临河畔的共联村二组村民刘兰山满脸喜悦地表示。
柏临河生态治理工程中,该区域将污水处理视为首要任务。在下游,董家冲的排污口已与市政管网相连,花艳排洪沟的淤泥也已清理完毕,有效切断了柏临河的主要污染源。逆流而上,在人口密集的伍家乡灵宝村九组和南湾村三组,两座微动力污水处理站确保了村民生活污水的管网收集,经过过滤和降解处理,污水得以净化,重新流入河流。此外,对距离该线路500米以内的41户养殖户以及7200多头生猪进行了全面清理,确保了数量上的“归零”。
焕然一新的柏临河畔。图杨柳之 摄
伍家岗区委副书记、柏临河区级河长邓玉华指出,该区域在柏临河沿岸的南湾、灵宝、共升、前坪、共谊、共联等六个村庄以及鑫鼎社区,每个地方都配备了一名专门的护河人员。这些护河员主要负责执行禁止焚烧、扬尘、排放、养殖、采砂、挖掘、噪音和开垦等规定。
该区域同时展开了长江沿线污水治理的全覆盖。对胜利四路、江山景苑小区对面因闸门关闭不严、泵站抽排力度不足的排污口进行了设施维修,并将李家湖排污口纳入市级污水管网。此外,还着力推进临江溪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和提标改造工程。同时,强化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并配备了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设备。运河伍家岗区域正在进行河道疏浚作业,同时加紧推进截污提升泵站的建设工程。针对龙盘湖、巴陡山等水库,正在进行水质检测工作,并对水库周边的岸坡实施加固,以及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近期,该区域发布了《长江伍家岗段岸线生态复绿总体规划(2018-2022)》,这份规划旨在通过超过6000万元的资金投入,对辖区内的7公里长江岸线进行生态修复和绿化建设,将其打造成为一条“绿色生态廊道”。
十里滨江,只见绿岸长堤
为伍家岗区点赞!
来源|三峡日报、魅力新城伍家岗
记者|易玮玮通讯员|龚艳菊、石方新
编辑|杨杨 编审|水仙
【早春行 宜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五大早春行成效如何?长江岸线生态廊道建设又有啥进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