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瓶梅到红楼梦!文学创作的模仿借鉴竟藏这般秘密?

更新:05-0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学习写作的起点通常是模仿与借鉴。谈及此,中国文学领域里有一个极为著名的例子,便是《金瓶梅》对《水浒传》的借鉴,同时,《红楼梦》亦是对《金瓶梅》的模仿之作。

最终,这三部作品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红楼梦》,它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明珠,高悬于文学之巅。

在诗词创作的领域里,古人的模仿与借鉴手法展现得尤为充分。其中,部分作品在模仿上显得较为直接,而另一些作品则在模仿上显得较为含蓄。

以李白所作《侠客行》为例,其中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诗句:“每走十步便取人性命,行走千里却无踪迹可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句诗源自《庄子·说剑》中的描述:“每走十步便斩杀一人,行走千里却无迹可寻。”李白的创作,相较于原文,仅仅增加了一个“杀”字。

最终,李白对这句诗的“重塑”与《庄子》的原文相仿,二者均跻身文学经典之列,这也可谓是“直白”引用的经典范例之一。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种相对“含蓄”的借鉴方式。与之前所举的例子相似,这次的借鉴者与被借鉴者,同样都是我国古代最顶尖的诗人。

这两首诗篇最终均被载入史册,被誉为永恒的佳作。接下来,我们先来鉴赏一下,那些被广泛引用的篇章,其中便包括孟浩然的著名五言律诗——《过故人庄》。

一、孟浩然《过故人庄》赏析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在四十岁之前,于鹿门山过着隐居生活,那时他创作了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在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诗人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创作此诗的初衷。

孟浩然言,此诗之作,缘何而来?盖因吾之故交已备佳肴,鸡肉与黍米饭,盛情相邀,共赴农家之约。

老友热情地邀请我至其府上共进晚餐,我内心愉悦。因此,我打算悠然自得地前往,途中还将尽情观赏沿途的美丽景色。

随后,孟浩然着手描绘起他在赴约途中目睹的景色。他所至之处,一片绿意盎然的树林环绕着老友的村庄。村庄四周,一座青山斜靠其旁,宛如一幅绝美的田园山水画卷。

描绘完村庄外围的风光后,作者并未立即记录下自己与老友相见时的寒暄情景,而是笔触一转,径直“跳跃”至用餐时刻,那时他们推开窗扇,一同细赏打谷场上的迷人景色。

他们举杯畅饮,同时欣赏着打谷场上的美景,话题渐渐转向了当年的气候状况和农作物收成。若说诗的第二部分犹如一幅宁静的田园山水画卷,那么诗的第三部分则宛如一幅生动的人文风景长卷。

此刻已用完餐,与友人畅谈了“家常”,聚会似乎应当画上句号。出于对主人家盛情款待的感激,孟浩然开始说起了应酬之词。

他表示,今日心情格外愉悦。因此,待到重阳佳节来临之际,我定会再次前来与你共品菊花酒。接下来,咱们不妨探究一下南宋诗人陆游是如何借鉴此诗的框架,创作出新的传世佳作。

二、陆游《游山西村》赏析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孟浩然创作的是一首五言律诗,而陆游则创作了一首七言律诗。乍看之下,这两首诗歌似乎并无明显的相互借鉴之处。然而,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陆游在叙事的思路和文章的布局上,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然而,在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篇之际,他首先陈述了创作此诗的初衷——是故人已备好鸡与饭,诚挚地邀请我前往共餐。相较之下,陆游的这首诗在开头部分,原本也应先说明创作的缘由,然而他却并未如此操作。

陆游心中所想,孟浩然在其诗作中曾描绘过友人宴席上的情景——那位友人精心准备了鸡肉与米饭。于是,陆游便径直前往“农家”的餐桌,开始大快朵颐,品尝鸡肉,大口啃食猪蹄,同时还畅饮美酒。

随后,我们转向第二联。孟浩然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接受了友人的邀请,且当时恰好闲暇,心情愉悦,因此他决定缓缓步行前往老友居住的村庄。

抵达村口之际,孟浩然开始细察村庄周边的风貌。他特别留意并细致描绘了环绕村庄的绿意盎然之树,以及勾勒出村庄轮廓的苍翠青山所构成的美丽画面。

陆游在第二联中描绘了乡村周边的景色。然而,他并未说明自己是如何突然从酒宴上起身,踏入蜿蜒的山路,甚至险些因“山重水复”而迷失方向。

阅读至此,我们可能会觉得陆游的“模仿”显得有些生硬、机械。然而,恰恰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句,其本身便极具匠心独运,因此反而成就了一代传颂千古的名句。

接下来是诗的第三部分,鉴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创作的,因此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从邀请、启程、相见(此处省略)、用餐到交谈的整个流程,显得非常流畅自然。

然而,陆游的这首诗在叙述上显得颇为不连贯。这主要是因为他突然来到了一处陌生的农家,开始大快朵颐地享用鸡肉,紧接着又狼吞虎咽地啃食猪蹄。

陆游紧接着,突然踏出村庄,投身于所谓的“消食”活动中。未曾预料到的是,他竟然在不经意间,孕育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山势连绵,水道回环,使人疑无出路;忽见柳树茂密,花朵盛开,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村庄”。

陆游接下来打算创作什么内容呢?此刻,他或许在心中构思,前文已描绘了田园山水之景,那么接下来我应当转而描绘人文风俗,于是便有了“箫鼓声声伴春社渐近,衣冠简朴古风依旧存”这两句诗。

至此,陆游的经历与唐代诗人孟浩然相仿,品尝了农家之食,领略了田园风光,观赏了各地风土人情。然而,这一切都是他独自一人所经历的。

临近结束之际,陆游打算效仿孟浩然,发表一番应景的客套之词。然而,他却发现自己并无听众,唯有自言自语,吟咏道:“今后若得闲暇,便乘着月光漫步,随时拄杖夜访。”

陆游究竟意欲敲响哪扇门扉?这无人能够知晓,他自己亦未曾明言。或许,他只是想趁着皎洁的月光,随意地敲开山西村中任意一户人家的门扉。

结语

陆游在其一生中创作了超过一万首诗篇,若按成年后的时间来计算,他平均每两天便完成一首。如此之高的创作频率,实则难以确保其诗歌的质量。

观察《游山西村》的布局,我们可以发现陆游在平日里对唐代杰出作品的学习并不少见。然而,他所效仿的并非孟浩然诗作中的具体词句,而是其创作理念与构思。

在模仿的过程中,他不仅学以致用,更是匠心独运,独立创作出了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传世佳句。这样的成就,确实非同小可。

陆游的教诲在于,对于初涉文坛或诗词创作之人,宜多参考古人的创作理念,而应减少对古人名言警句的直接引用。

最终,在借鉴和模仿的根基上,我们还需进行创新实践。只要大家遵循这样的步骤,相信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文学创作的模仿借鉴竟藏这般秘密?】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你能成为带她走进梦幻公主梦的王子吗?浪漫睡前童话来袭 下一篇:人生难得欢聚,离别沉重!那些因一句诗名流千古的古人你知道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