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出处播报
编辑
鲁肃轻抚吕蒙的背部说:“我原以为你只有军事才能。然而现在,你的学识渊博,不再是昔日吴地的阿蒙。”吕蒙回应道:“士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审视对方。”(出自晋代陈寿所著《三国志·吴志·吕蒙传》的注释,引用自《江表传》)
成语“刮目相看”即出自于该典故。
成语故事 播报
编辑
“刮目相看”故事配图(3张)
吕蒙,三国东吴的杰出将领,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胆识,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武艺。他的姐夫邓当是孙策麾下的得力将领。在吕蒙十五六岁那年,他偷偷跟随姐夫参战。邓当察觉后,怒不可遏,随即告知了吕蒙的母亲。面对母亲的责罚,吕蒙却辩解道:“若非参战,我又怎能有立功的机会呢?”
邓当麾下的士官因吕蒙年纪尚轻而轻视他,嘲讽道:“这年轻人能有何作为?不过是送死罢了。”然而,当这位士官再次遇见吕蒙时,竟又当众嘲笑并羞辱他。吕蒙怒不可遏,遂将此士官杀死,随后前往校尉袁雄处自首。袁雄见其胆识过人,便助他向孙策求情。孙策因此将吕蒙留在自己身边,数年后吕蒙更被任命为别部司马。
孙策离世后,孙权执掌了政权,着手对军队进行整治。吕蒙得知此事后,便着手为部下定制了一套统一的军装,并迅速组织训练。当孙权检阅军队时,吕蒙率领的士兵们立刻吸引了孙权的目光。孙权对他治军有方表示赞赏,随即扩充了他的兵力。此后,吕蒙随孙权四处征战,屡次立下赫赫战功,逐渐成长为孙权麾下的一名杰出将领。
吕蒙自幼家境贫寒,学业未成。尽管他战绩显赫,但众多文武官员仍认为他缺乏政治远见,对他心存轻视。孙权目睹此景,便对吕蒙言道:“你现居高位,宜多读书、勤学习,这对你的成长大有裨益。”吕蒙闻言,急忙以军务繁重为由,推脱自己无暇顾及阅读。孙权接着说道:“我命你研读典籍,难道是为了培养你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我仅仅是希望你能够对历史有所涉猎,拓宽你的视野。你总是以忙碌为借口,难道你的事务比我还要繁重?然而,我依旧坚持着阅读与学习,因为我深知这对我大有裨益。”吕蒙在听闻孙权这番教诲后,这才下定决心开始勤奋学习。他对待每一件事情都极为专注,无论是读书还是学习,都表现出极大的刻苦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阅读量竟然超过了普通的书生。
数年后,鲁肃将军接过了周瑜的帅印,执掌了军中要职。鲁肃,一位杰出的儒将,对吕蒙的事迹早有耳闻,却将他视为一介武夫,因此在交谈中并未给予他应有的重视。有人曾劝鲁肃:“吕将军今非昔比,他已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武夫,您不妨找个机会去拜访他。”鲁肃闻言,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好奇,于是便前往拜访吕蒙。酒过三巡,话投机处,两人畅谈古今,越谈越觉投契。随后,吕蒙对天下局势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阐明了当前的利弊得失。鲁肃听闻此言,不禁惊讶万分,急忙起身,轻拍吕蒙背部,感慨道:“我未曾料想,你现在的智慧和策略已经达到了如此高度,早已不再是昔日的武将!”吕蒙只是淡然一笑,回应道:“分别三日,便应重新审视彼此。”
自那之后,鲁肃与吕蒙结为挚友,他们频繁聚首共商国是,共创辉煌战果。吕蒙的智谋日渐增长,最终巧妙地为孙权收复了荆州,并在战场上击败了蜀汉的杰出将领关羽,为东吴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成语寓意播报
编辑
观察他人时,人们常常不自觉地赋予他们特定的印象。当他人取得进步,自己却选择忽视;当他人获得成功,自己却显得漠不关心。这并非因为自己心硬如铁,而是因为过去的那个人形象一直留在眼前。然而,世间万物,包括人,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不能用僵化的视角去审视。过去所拥有的优点或不足,曾经的辉煌或挫折,都无法代表现在,更无法预示未来。“三岁定终身”,常让人对他人形成固定印象。然而,人的智慧是不断进步的,因此,我们不应总是用过去的视角去评价他人。
成语用法播报
编辑
成文用法
“刮目相待”这一成语,指的是换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它通常在描述某人或某事经过积极变化后,被重新评价的情境中使用。在句子中,它既可充当谓语,也可用作定语。
运用示例
宋·杨万里在《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天归天童山》一诗中写道:“自别后璘公已十二载,此时重逢,理应另眼相待。”
在鲁迅的《伪自由书·航空救国三愿》一文中,他提到航空救国这一方式颇具独特性,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并给予高度重视。
朱自清在《这一天》中写道,世人目光为之一变,东亚病夫竟振作起来,沉睡的雄狮终觉醒。
近几日,仲昭的心情颇为舒畅,这主要得益于金博士的论文对其新闻编辑理念的支持,因此,总编辑对他也给予了新的重视。
在鹰滩度过的那些日子里,李梅亭对鸿渐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他开始格外关注和重视。
成语辨析播报
编辑
刮目相看—另眼相看(另眼相待)
两者均传达了“以不同于以往视角审视”的含义,有时可以互换使用。但二者之间有所区别:“刮目相看”强调擦亮眼睛观察,常带有因对象变化显著而感到惊讶的情感;“另眼相看”则不含此意,仅仅是指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此外,“另眼相看”还有“特别对待”的含义,而“刮目相看”则不具备这一层意思。
【从吴下阿蒙到学识英博,吕蒙的转变究竟藏着什么秘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