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斯涵 黄京
在2024届哈佛大学早申阶段,共有来自全球的6424名学子提交了申请,其中895名学子成功获得了提前录取资格……12月12日,以美国时间为准,哈佛大学公布了这一年度的早申录取情况。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籍学生中,有5位学子被录取,这其中包括4位海外高中生和1位国内高中生。在这其中,长沙市一中的曾晨希同学作为大陆地区唯一被录取的中学生,荣膺湖南地区哈佛大学本科录取的第一人。
获得哈佛大学的本科录取,真是令人羡慕至极!翻看曾晨希的简历,不禁让人心生敬佩——她曾入选“中学生英才计划”,荣获2019年全国“最美中学生”标兵称号,还摘得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湖南省一等奖……更难得的是,她始终关注环保公益活动,在2017年12月举办的亚太低碳技术高峰论坛上,作为绿色志愿者的代表,她用流利的英文提出了自己的倡议。这份由哈佛大学颁发的荣誉,得到了曾晨希的老师们的一致赞誉:“她的成就与快乐,都是通过不懈努力得来的!”
(2019年被评为全国“最美中学生”标兵)
热爱生物
她入选“中学生英才计划”
我是一名平凡的女子,日常琐事亦无甚特别,然而心中始终铭记着“坚持”二字,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即便在学校里是众人瞩目的优秀学子,曾晨希在日常生活中却保持着低调与务实,她那圆润的脸庞上戴着副黑框眼镜,显得格外文雅和亲切。
在16岁这个如花的年纪,我感到无比幸运,因为世界向我敞开了一扇崭新的门。这扇门,对曾晨希来说,就是那个针对全国中学生的“英才计划”。2018年1月,她荣幸地成为湖南省“中学生英才计划”的首批成员之一,编号为21。自此,她跟随中南大学的陈翔教授,踏上了生物学科的学习之旅。
(参与接待联合国外太空署官员)
为何投身于“英才计划”的选拔过程?曾晨希曾透露,她对生物学自幼便怀有极大的热情,自初三起便投身于生物竞赛的培训之中。然而,她所接触的,主要是书本和理论上的知识,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某些实验,必须借助高端仪器设备才能完成。参与“英才计划”有助于转变纸上谈兵的现状,例如,学生可以随时向导师求教难题,并且有机会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亲自执行一系列实验项目,这对深化和加强生物理论知识的学习极为有益。
在学习过程中,曾晨希在导师及团队的指导下,掌握了文献检索、阅读以及文献引用的正确方法。她尤其精通如何构建研究的整体架构,以及如何将研究背景、方法、过程、问题分析和结论等环节,构建成一个紧密相连、逻辑严密的体系。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在科研学习的道路上,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
(施一公院士为“英才计划”优秀获奖者曾晨希颁奖)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曾晨希不仅成功入选了湖南省首批由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学生英才计划”,荣获全国优秀学员称号,而且她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湖南赛区)中荣获省级一等奖;在第三十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夺得二等奖,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和重庆大学的专项奖励;此外,在2018年的丘成桐中学生科学大赛全球总决赛中,她更是荣获了铜奖。2019年,她成功加入国家队,肩负着中国荣誉出征第70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进入今年暑假,她再度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大陆唯一一位获选加入麻省理工顶级夏季科学研究项目RSI的中学生。
2019年,我国选手作为中国代表,参与了2019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的角逐。
心系环保
她走读湘江行程2000多公里
长沙市一中以中考成绩6A加单科千分之一录取了她;高一阶段,她已经完成了大学一年级前的所有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以及生物工程课程;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她的成绩始终位列班级前列……作为同学们眼中的“学霸”,家长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曾晨希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对参与环保公益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2013年,她正式加入青少年志愿者行列,此后陆续参与了美国俄勒冈大学中国青年慈善领袖会举办的为贫困山区儿童捐赠书籍活动,湖南绿色潇湘环保社团致力于保护长沙的古树名木,参与地球一小时环保行动,以及与韩国光州的中小学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等多项志愿服务。她对写作情有独钟,众多聚焦于自然和环保主题的作品赢得了国家级和省级的嘉奖。她所撰写的《寻访长沙市古树名木的学习报告》一文,更是荣幸地被收录进我国首部小学生论文集《我的第一份论文作业》中。
(2018年在湖南省蓝山县湘江源活动)
长沙市一中校团委的精心组织和积极推动下,曾晨希与四位一中学子共同发起组建了“走读湘江”环保公益团队,并担任了团队的社长。他们紧密围绕守护母亲河这一核心主题,积极宣传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湘江的保护工作。在2017年的暑假期间,“走读湘江”环保公益团队历经9天的艰苦跋涉,行程跨越了永州、长沙等六个城市,从湘江的发源地一路走到洞庭湖畔,累计行程超过2000公里。队员们前往湘潭环保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参观,他们实地考察了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泥处理过程,深入了解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发电机制,并乘坐船只抵达洞庭湖上的小岛,体验了那里的生物多样性。在这次行走学习中,他们探访了包括湘江源、湘水与潇水交汇处以及东洞庭湖在内的15个重要地点,于7个取样点对水质进行了专业检测,发放了3552份调查问卷,并撰写了近30000字的环境研究报告。
(曾晨希与2018年亚太低碳技术峰会主席交流)
2017年12月,在长沙举办的亚太低碳技术高峰论坛上,绿色志愿者代表曾晨希用全英文进行了倡议发言,此举受到了世界杂交水稻奠基人袁隆平院士的赞赏。同时,“走读湘江”团队荣获了多项荣誉,包括中国第八届“母亲河奖”、团中央中学生志愿服务典型案例以及2018年度“湖南江河卫士”,其事迹还被收录进了湖南省中学的地理教材中。2019年,曾晨希凭借在全国中学生中的杰出表现,荣获生态环境部颁发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中的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称号,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名中学生代表之一。在长沙市一中的学习生涯中,她同样荣膺2019年全国“最美中学生”标兵称号,全国仅此十位,且多次斩获“校长特别奖”、“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
长沙市一中校长廖德泉表示,学校始终坚守“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幸福指引方向”的教育宗旨,致力于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特别强调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担当。他强调,秉持“将国家天下视为己任”的精神,正是我校学子应有的品质,而曾晨希的成长历程,正是这一教育理念的实际体现。廖德泉坚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一中学子走出清水塘畔,迈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
【全球6424名学子申请哈佛早申,895名录取!湖南长沙这位同学凭啥成大陆唯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