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创股份的2020年可谓多事之秋,旗下三家教育子公司业绩突然恶化,不得不出售资产以实现盈利;与此同时,原控股股东选择套现退场,公司管理层也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人事变动。
去年,威创股份的幼儿教育业务收入大幅减少,营业收入几乎减半,达到2.5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6.27%。作为昔日A股市场的“幼教领军企业”,在经历多年转型后,其儿童教育领域收入占比降至39.44%,而原本的核心业务——超高分辨率数字拼接墙系统,再次承担起支撑重任。
自2015年起,威创股份大规模投身于学前教育行业。《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观察到,在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这超过三年的期间,威创股份积极并购了12个与教育相关的目标企业。得益于公司的投资拓展和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威创股份在A股市场一度备受瞩目,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
美好时光并未持续太久。2018年11月,威创股份遭遇了幼教新政的沉重打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率需提升至80%。此外,民办幼儿园不得单独上市,亦不得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利用股票市场进行融资,用于投资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不到4年疯狂并购12家标的
2015年2月,威创股份以5.2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北京红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100%股权,此举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踏入学前教育市场。而在同年,威创股份再次宣布,以8.56亿元的价格完成了对北京金色摇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全部100%股权的并购。
2015年,威创股份以超过13亿的资金投入,高调踏入幼教领域。紧接着的2016年,公司宣布以2665万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广州市贝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3.33%的股份。2017年,威创股份再次投资超过5亿元,分别参股或控股了幼师口袋、鼎奇幼教、北京可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儿教育)、固安县思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大连方晶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这五家公司。在这其中,收购可儿教育70%的股权,耗资高达3.85亿元。
自2018年伊始,威创股份陆续对凯瑞联盟等四家目标企业进行了投资布局。直至幼教领域的新政策颁布,该公司在并购领域的投资活动才告一段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统计揭示,在2015年到2018年的这段时间里,威创股份在幼儿教育领域进行了多达12起投资并购,这些投资所涉及的金额累计接近20亿元人民币。
到2017年6月末,威创股份所辖的幼儿教育品牌已成功加盟超4500家幼儿园。到了2018年年底,威创股份旗下的红缨教育、金色摇篮、可儿教育以及鼎奇幼教四大教育品牌,已向超过5500家幼儿园提供了服务,从而在A股幼儿教育领域占据了龙头地位。2018年,威创股份的幼儿教育业务实现了规模上的高峰,其营收额高达5.81亿元。这一成绩与公司传统的核心业务——超高分辨率数字拼接墙系统——不分伯仲,两者几乎各占市场份额的一半。
早期的大规模并购行为为威创股份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到了2018年年底,该公司的商誉在账面上达到了17.43亿元之巨。
自2018年学前教育新政策颁布以来,威创股份的幼儿教育业务呈现衰退趋势。到了2019年,该公司的幼教业务营收下降至4.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9.02%。同时,在同年,威创股份对其下属的幼儿教育子公司一次性计提了约12亿元人民币的商誉减值准备。
自2020年伊始,受疫情影响,幼儿园开学受到限制,威创股份的幼儿教育业务遭遇了严重的挫折。其中,鼎奇幼教和凯瑞联盟均处于亏损之中,红缨教育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降了31.54%和57.82%,而金色摇篮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降幅更是高达64.06%和99.62%。
此外,在2020年,威创股份完成了对北京金色摇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全部100%股权的对外转让,同样也处理了北京可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全部100%股权,同时,公司还进行了包括启迪红缨(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内的8家相关教育子公司或孙公司的注销手续。
实际上,自2019年年底起,威创股份便对幼教业务进行了缩减。早在2019年12月,公司便计划将可儿教育70%的股权出售给刘可夫和回声,交易金额高达3.03亿元。然而,这一股权转让过程颇为曲折,时至今日仍未最终完成。2020年1月,刘可夫及回声支付了2000万元作为第一笔股权转让款。紧接着,第二笔1.33亿元的股权转让款却未能按时到位。随后,刘可夫和回声向北京仲裁委员会提交了仲裁申请,旨在终止股权转让协议,并要求威创股份退还已收受的股权转让款,并支付相应的资产占用费用。
不久之后,威创股份作出妥协,接纳刘可夫将可儿教育22%的股份归还给公司。在此过程中,可儿教育的股权转让金额也从原先的3.03亿元降至1.82亿元。刘可夫及回声教育均承诺在2023年年底前分五次偿还。然而,经过重新协商,刘可夫和回声教育在第二笔2000万元的股权转让款上,如今又出现了逾期的情况。
目前,威创股份正逐步处理其下属的教育产业投资基金。历经从前的“激进收购”到现在的“全面收缩”,威创股份的幼儿教育业务未来将走向何方?《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对此问题多次与威创股份的董事会秘书处取得联系,并已发送了采访邮件。然而,截至今日稿件发布,公司方面尚未对此作出任何回应。
一募投项目投资进展不足2%
威创股份在幼教领域遭遇的困境中,亦涉及到了广东阳光视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阳光视界)。2018年9月,威创股份计划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向阳光视界投入5000万元进行增资。到了2019年底,威创股份实际上只向阳光视界增资了2500万元,从而获得了该公司6.67%的股份。
威创股份增资的当年,阳光视界并未实现业绩目标。到了2020年4月,威创股份对阳光视界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2473.26万元的减值计提。据消息,阳光视界目前业务处于停滞,且面临多起劳动纠纷。徐刚作为阳光视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及该公司本身,均遭受了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由于缺乏可供执行的财产,阳光视界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单。同时,徐刚本人也受到了高消费的限制。
2017年10月,威创股份进行了非公开发行,筹集资金超过12亿元,用于建设儿童艺体培训中心。这一项目主要依托公司现有的幼儿园网络,旨在打造区域性的儿童艺体培训中心。中心将提供音乐、美术、舞蹈、国学、武术等多种园外幼儿服务,以此拓展公司幼教服务的产业链。
2019年,儿童艺体培训中心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从原先计划的12.01亿元缩减到了7.26亿元。与此同时,用于该项目的募集资金也相应地从9.18亿元减少到了5.55亿元。此外,项目的建设期限也被延长,新的截止日期定在了2021年11月。威创股份对部分募集资金的使用方向进行了调整,将1.7亿元资金用于“清偿银行贷款及融资租赁债务”,另外1.88亿元则被用于“持续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截至本年度第一季度结束,儿童艺体培训中心建设项目的总投入仅为1052.7万元,其投资进展比例仅为1.9%。同时,至一季度末,该募投项目的资金储备已达到6.01亿元。
威创股份在2018年对于募投项目进度滞缓的问题作出了解释,指出这是由于所筹集的资金实际到账时间与项目启动时间之间存在较长的时差。在此期间,国内房地产市场,特别是首府及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显著的变化。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提及的物业租金在首府及一线城市商铺物业市场中出现了显著增长,这直接影响了项目运营场所的选址决策。
那么,我们需要了解儿童艺体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已投入运营的部分目前状况怎样,以及未来是否还会继续推进该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就相关问题与威创股份进行了多次沟通,同时发送了采访邮件,然而,稿件截止日期已过,仍未接到任何回复。
威创股份旗下的“幼教王国”近期遭遇困境,其两家子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如同断崖般坠落;同时,凯瑞联盟也陷入了连续关店的困境,仿佛被一种神秘的诅咒所困扰。
每日经济新闻
【曾经的A股幼教巨头!2020年业绩爆雷,如今靠卖资产扭亏为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