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诗词大赏!这些千古名句,你知道几个?

更新:05-10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清明节的诗句大全

清明时节无花又无酒,心情孤寂宛如山野中的僧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敬请欣赏!

清明节的诗句1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明代的寒食节已过,岁月又添新绿,春意盎然。——出自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6、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春日的江水之上,船只仿佛漂浮在云端,老年的花儿在雾气中显得朦胧难辨。——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8、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清明时节梨花盛开,微风吹拂,游子们纷纷踏春,半数已走出城门。——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中庭之上,月色皎洁,清明如洗,而那无数轻盈的杨花,飘然而过,却不见其踪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3、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拆散了桐花盛开,雨后初晴,洗净了清明时节的尘埃。——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寒食时节,路旁百花争艳,千草竞放,香车却系在何人庭院的树梢之上。——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是谁将那钿筝的玉柱轻轻移开?帘幕后的海燕受惊,振翅飞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7、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清明时节的西湖格外宜人,上巳之日,湖面之上尽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9、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0、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沉睡之中,慵懒无声,惊醒后美好的梦境却无处寻觅——出自冯延巳的《鹊踏枝·清明》。

2、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举杯赏花思念远方的兄弟,杜陵之地寒食时节,青草覆盖一片。——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踏上大堤,不知与何人共行,马蹄踏过春泥,泥中夹杂着半数花朵。——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6、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7、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故园之思令人肠断,然而每日每夜,柳条依旧焕发新绿。——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9、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卧于林间,我愁春光即将逝去,于是推开窗户,欣赏着四周的美丽景色。——出自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清明节的诗句2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2. 借问:请问。

3. 遥指:远远地指着。

[简析]

此诗刻画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同时表达了独自行走者的情感与期盼。

清明时节,气候多变,时而阳光明媚,百花盛开,绿柳依依,时而细雨连绵,雨丝不断。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描绘了“泼火雨”的典型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按照旧俗需禁火三天,此时降雨便被称为“泼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传达了行人的内心感受。“断魂”,形容内心极度迷茫与悲伤,却未表露于外。那么,这位行人为何会有“欲断魂”的感觉呢?清明时节,我国传统上被视为重要的节日,人们通常都会与家人相聚,共同祭拜先人,或是外出踏青游玩。然而,眼前这位旅人却独自一人在异地奔波,内心的孤寂与不适已难以言表,更不幸的是,他遭遇了雨淋,全身衣物尽湿,心情愈发显得迷茫与纷扰。

行人思索着如何消解心中的忧愁,心想:最好是寻一处临近的酒肆,既可以稍作休憩,躲避风雨;又可以喝上几杯酒,驱散寒意;最重要的是,借酒可以驱散心头的忧愁。于是,他开始询问:“请问酒肆在何处?”并未明确指出询问的对象。而在“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同时也补充说明了上句询问的对象。牧童的行动胜过言语,行人顺着他的指引看去,只见在红杏盛开枝头的上方,依稀可见一个酒望子(即古代酒店的标志)。诗篇就此画上了句号,至于行人听闻此事后如何欣喜若狂,急忙赶去酒店畅饮数杯,从而得到避雨、驱寒、解忧的满足,这一切都留给读者去遐想。

这首诗流传甚广,因此“杏花村”三个字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酒家的别称。

清明佳节之际,诗人小杜途中偶遇细雨。清明时节,柳绿花红,春光和煦,却也是气候变化多端之时,时有狂风暴雨。然而,今日的绵绵细雨,恰似“天街小雨润如酥”,正是春雨的独特韵味。这雨中景象,仿佛传递着“冷风欺花,烟雾绕柳”的凄美意境。

这“纷纷”无疑是用来描绘春雨景象的;然而,它的含义远不止于此,它还承载着另一层深意,即它实际上也在描绘那位在雨中行走之人的心境。

且观察那一句:“路上行人神情凄切”。“行人”,指的是那些远行在外的人。那么,“神情凄切”又作何解释呢?在诗歌中,“魂”通常指的是精神或情感层面的事务。“神情凄切”则用以极度描绘那种强烈却又不明显流露于外的深沉情感。在古时的习俗里,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浓郁色彩和情感的盛大节日,原本应当是家人欢聚一堂,或是外出游玩观赏,亦或是前往墓地祭扫先人;然而如今,旅人独自踏上征程,见到景色便心生感慨,内心的情感变得复杂难言。更不幸的是,又逢细雨绵绵,春日的衣衫被雨水浸湿,这无疑又增添了几分忧愁。因此,诗人用“断魂”来形容这种心境;若只是稍微下点小雨,就足以让人心碎,这岂不是太过无稽了吗?如此一来,我们便又能将“纷纷”一词重新提及。原本,在佳节出行的人们心中便已藏有许多思绪,而身处细雨微风之中,那雨点纷纷扬扬,他们冒雨匆匆赶路,心情愈发显得迷茫而纷扰。因此,纷纷不仅能够描绘春雨的景象,也能形容人的情绪——甚至可以说,描绘春雨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情绪。这恰恰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情景互为的极高技艺,达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

情景已经描述完毕,行人心中涌起一个念头:究竟要去哪里寻找一家小酒店呢?情况显而易见,找到一家小酒店,既可以稍作休息,躲避雨水,又可以喝上几杯,驱散春寒,温暖因雨而湿透的衣物,更重要的是,这样还能排解心中的忧愁。于是,行人开始向他人询问路线。

究竟向谁询问路径?诗人在第三句中并未明言。而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更是妙趣横生。从语法角度来看,“牧童”既是本句的主语,又恰好是上一句“借问”的宾语,从而补全了宾主问答的双方。那么,牧童是否真的开口回答了呢?我们无从得知。然而,以“行动”作为回应,其鲜明和有力的程度甚至超过了言语。观赏《小放牛》这出戏,每当有人向牧童询问道路,牧童哥便会指向前方,并说道:“请随我的手势看去!”这既是言语的回应,也是动作的展示——即融合了“音乐”与“画面”,两者共同为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而现代诗人的手法则更为简洁、高超:他们仅向读者呈现“画面”,省略了“音乐”——或者说,已经将“音乐”融入其中。观众们陶醉于那指引方向的动人“画面”,与此同时,他们似乎也隐约感受到了回应的“旋律”。

清明节的诗句3

长安清明

朝代:唐代

【清明诗词大赏!这些千古名句,你知道几个?】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朝三暮四的故事,竟藏着如此欺骗手法?你知道吗 下一篇:马致远的秋思为何能包孕弘深、独具一格?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