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注释
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见赠:送给(我)。
巴山楚水,即四川、湖南、湖北这片区域。在古代,四川东部曾是巴国的领土,而湖南北部及湖北等地则归属于楚国。刘禹锡在遭受贬谪之后,辗转流离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偏远之地,此处以“巴山楚水”一词来统称这些地域。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直至宝历二年(826年)的冬天才被召回,其间大约经历了22年的时间。由于被贬之地与京城相隔甚远,他实际上要到第二年才能重返京城,因此总时长被计算为23年。
遭受贬谪的诗人,即被放逐的文人,被称为弃置身。这里的“置”意味着安置,“弃置”则是指被贬谪。
7.怀旧:怀念故友。
8.吟:吟唱。
《闻笛赋》即西晋时期向秀所著的《思旧赋》。在三国魏国末年,向秀的友人嵇康与吕安因对司马氏篡位不满而遭受了不幸的结局。向秀在经过嵇康、吕安的故居时,听闻邻人吹奏笛子,心中不禁涌起悲伤之情,于是创作了《思旧赋》以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在序文中,他提及自己因经过嵇康的故居而创作此赋,以寄托对逝去友人的哀思。刘禹锡在作品中引用这一典故,用以缅怀那些已故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10. 到:到达。
11.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晋代有一位名叫王质的士人,他曾在山中伐木,偶遇两位童子对弈,便驻足旁观。待棋局结束,他手中的斧柄已腐朽不堪。当他返回故里,方知时光已流转百年,昔日同辈皆已离世。作者借这个故事抒发了自己被贬谪二十三年的感慨。刘禹锡亦以此故事抒发了世事变迁,人事已非,晚年归乡如隔世之感。
13.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14.侧畔:旁边。
15.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6.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鉴赏
刘禹锡,唐代一位杰出的诗人,自幼便对围棋情有独钟。他与擅长教授唐德宗太子棋艺的棋待诏王叔文关系亲密。当太子继位成为皇帝后,他的老师王叔文组建内阁并执掌朝政,于是便将棋友刘禹锡擢升为监察御史。
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最终未能成功,导致刘禹锡被贬谪至外地担任官职。经过二十三年的流放生涯(实际上仅为二十二载),他终于得到召回京城的命令。在返回途中,他途径扬州,恰巧遇到了同样因贬谪而失意白居易。两位同样身处异乡的失意者,彼此间产生了深厚的同情与理解。
白居易于宴席之上挥毫泼墨,创作了一首名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的诗篇,以此相赠:“请为我斟满酒杯,一同举筷击碗高歌。诗中赞誉你是国手,却无奈命运使你受挫。放眼望去风光无限,而你却长久孤独。在这满朝文武中,你的官职独显蹉跎。我也深知才华与名声难免受损,但二十三年的折损实在太多。”面对白居易的这首诗,刘禹锡亦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世间变迁和官场起伏的宽广胸怀,又彰显了他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揭示了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必然规律。
刘禹锡的这首应和之作,承接了白居易诗中的话题,深入表达了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在白居易的赠诗中,他对于刘禹锡的遭遇充满了深深的同情,诗末两句云:“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他感叹刘禹锡不幸的命运,另一方面,也对他卓越的才华和盛名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蕴含着赞美,显得格外含蓄而委婉。白居易在其诗作结尾提及了“二十三年”,因此刘禹锡便在诗作起始部分续写:“巴山楚水之地,凄凉无比,我已流放此间二十三年。”他独自居住在这偏僻的巴山楚水之间,算起来已有二十三年的光景。这种一前一后的叙述,充分展现了两位友人之间坦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随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吟咏道:“怀旧之情涌上心头,听笛声而赋诗,回到故乡却如同久别的故人。”提及自己离乡二十三年,归来时发现众多老友已离他而去,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以表达哀思。此次归乡,仿佛穿越了时空,感觉世事变迁,往日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引用王质烂柯的传说,既巧妙地透露了被贬谪之久的岁月,又生动地描绘了世间万象的更迭,以及重返故地后那份陌生与失落的情绪,其内涵极为深邃。
白居易的赠诗中提及“举目四望风光无限,却独我在这荒凉之地长久寂寞,而满朝文武官员却都在虚度光阴”,此言颇为刘禹锡鸣不平。对此,刘禹锡在回赠的诗中写道:“沉舟之侧,千帆竞发;病树之前,万木争春。”他以沉舟、病树自喻,虽感忧伤,却也透露出一种豁达的心态。舟沉岸边,千帆竞相扬帆起航;枯树面前,万物正迎来春意盎然。他从中提取这两句诗句,试图安慰白居易,让他不必因自己的孤独与失意而哀愁,对世间事物的更迭和官场的起伏,展现出宽广的胸怀。这两句诗的意境与白居易的“命运压制头顶无法摆脱”、“也深知才华终将被名声所折”相契合,然而其思想境界却远超白诗,内涵亦更为丰富。尽管经历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他并未因此沉沦堕落。正如他在其他诗作中所言:“莫言日落黄昏时,晚霞依旧映满天。”即便这棵病态之树,亦要振作精神,迎接春日的到来。这两句诗描绘生动,至今仍广为传颂,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用以阐述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由于“沉舟”这一句诗突然振奋人心,与前文的忧郁沉闷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尾联自然流畅地接续而来,诗中写道:“今朝聆听君歌一曲,且借杯中酒添几分精神。”这样的表述清晰地传达了诗人酬答白居易的意境。诗人并未一味陷入消沉,而是笔锋一转,相互慰藉,相互鼓舞,显示出他对生活的信心并未完全消逝。尽管诗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慨,但读来给人的感觉并非消沉,而是充满了振奋。
整体而言,诗歌的开头部分以忧伤压抑的旋律,追溯了诗人被贬谪的经历。在第二联中,诗人通过引用典故,巧妙地暗示了自己被贬时间之长,同时传达了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重返故地后感到的陌生与惆怅。第三联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也是流传至今的警世名言。诗人以“沉舟”和“病树”自喻,虽历经贬低,新人不断涌现,但这亦让他感到一丝欣慰,彰显了他宽广的胸怀。尾联自然地揭示了酬答的主题,同时传达了诗人决心重返生活、坚定不移的意志。
本号长期征稿,稿酬从优,要求原创,(微信同号)
编辑不易,请随意打赏
长按二维码,即可随意打赏
-------------------
对原作者的辛勤付出表示敬意,若遇到版权相关事宜,烦请作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承诺将立即着手处理,敬请谅解。联系方式:电子邮件地址为,电话号码为-62751636。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背后竟藏这般深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