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典故成语及意思出处(典故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更新:08-30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100个典故成语及意思出处(典故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而你可知道,出自 《论语》 的成语典故,竟有100个之多!1

哀而不伤解释:悲伤但并不悲伤,描述了受到束缚的感觉;此外,它还描述了美丽而优雅的诗歌,音乐以及温和的感觉。通常用来描述您做事而不会太远或太远的事实。

出处:《论语·八佾》:“ 《关雎》快乐但不淫荡,悲伤但没有伤害。”

2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全天:全天。

我整天吃饱了,什么都不在乎。

出处:《论语·阳货》:“整天吃很多东西,无意!”

3

北辰星拱解释:Beichen:北极星;拱门:盘旋。

北极星高高悬挂,被星星包围。在过去,这是管理整个国家和实施道德治理的隐喻,世界将遵循。后来,它也指在所有人中受欢迎的人。

出处:《论语·为政》:“与美德的理事一样,就像北极星一样,星星共享它。” (共同,“封词”在一起。)

4

比而不周解释:帮派,但不联合。它指的是坏人相互勾结以谋取个人利益,没有做事的原则和背叛他们的忠诚。

出处:《论语·为政》:“绅士正在比较但没有比较,而小人正在比较但没有比较。”

5

屏气凝神解释:举行呼吸:暂时抑制呼吸;浓缩物:浓缩物。

描述了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出处:《论语·乡党》:“欢呼是那些去大厅的人,鞠躬好像他们屏住了呼吸。”

6

博施济众解释:给予了恩惠和帮助。

出处:《论语·雍也》:“如果您给人们并帮助人们,如果您做得好,该怎么办?您能被称为仁慈吗?”

7

博文约礼解释:大概:约束。

广泛寻求知识,并遵守礼节和法律。

出处:《论语·雍也》:“一位绅士在文学中知识渊博,可以用来表达他的礼节,这样他就可以没有海峡!”

8

不耻下问解释:不寻求不如知识和地位的人的建议是可耻的。描述谦卑和勤奋。

出处:《论语·公冶长》:“聪明而渴望学习,而不是为提出问题而感到羞耻。这称为文学。”

9

不得其死解释:这意味着人们不能死亡。这也意味着对邪恶的诅咒。

出处:《论语·先进》:“如果它到来,您将不会死。”

10

不舍昼夜解释:房屋:停下来,停留。

它永远不会停止白天和黑夜。

出处:《论语·子罕》:“ Zi在河上说:"死者是这样的,从未白天和黑夜离开。”

11

不亦乐乎解释:最初的含义是“这也不很高兴吗?”现在,它用于表达极端的程度并达到极端。

出处:《论语·学而》:“有来自远方的朋友来不有趣?”

1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如果您没有某个位置,则不会询问您位置范围内的事项。

出处:《论语·泰伯》:“如果您不在自己的位置,您将不会做自己的事务。”

13

察言观色解释:检查:详细审查。

注意别人的话和表达方式,以找出别人的感受。

出处:《论语·颜渊》:“一个人是一个正义的人,具有良好的个性,观察单词并看着颜色,并考虑以下人。”

14

志士仁人解释:是指拥有崇高野心和贵族道德的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一个善良的人不会寻求生存来伤害仁慈,而是会杀死他以实现仁慈。”

15

成人之美解释:结果:为了取得成功,请帮助其他人成功。

好事来帮助他人。

出处:《论语·颜渊》:“一位绅士成为美丽,但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一个小人没有这样做。”

16

从心所欲解释:根据您的意愿,请尽一切努力。它也指七十岁。

出处:《论语·为政》:“六十岁,你是服从的,七十,你就随心所欲,而你不符合规则。”

17

大动干戈解释:GANGE:两种远古时代的武器。用作武器的通用名称是指武力和战争。

使用武力大规模进行战争。它也是剧烈行动的隐喻。

出处:《论语·季氏》:“该国崩溃了,不能捍卫;并计划在该国进行战斗。”

18

待价而沽解释:出售:出售。

在您的价格良好之后出售。对于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隐喻,要等待机会,然后才愿意担任正式职位。

出处:《论语·子罕》:“您出售多少,卖出了多少!我正在处理业务。”

19

箪食瓢饮解释:一餐,一杯酒。描述一种对贫困满足的崇高生活。

出处:《论语·雍也》:“一顿饭和一杯水坑里有一顿谦虚的小巷。人们忍不住要担心,回来时不能改变自己的幸福。”

20

当仁不让解释:最初意味着将仁慈作为您的责任和谦虚。稍后,这意味着您应该做您应该做的事情,并积极地做,而不是屈服。

出处:《论语·卫灵公》:“您是愿意成为领导者的人。”

21

道不同,不相为谋解释:走不同路径的人无法一起计划。对于那些无法共同努力的人或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隐喻。

出处:《论语·卫灵公》:“方式不同,我们不计划彼此。”

22

道听途说解释:Road,道路:路。

我在路上听到的话以及在路上说的话。它是指毫无根据的谣言。

出处:《论语·阳货》:“道听和讲话时,这是遗弃美德。”

23

恶衣恶食解释:邪恶:粗俗和坏。

指粗糙的衣服和食物。描述节俭的生活。

出处:《论语·里仁》:“一个确定是一个好人,但为成为坏人而感到羞耻的人,害怕成为一个坏人,不足以与他讨论。”

24

耳顺之年解释:您可以在六十年代听别人的话来判断对与错。指六十岁的同义词。

出处:《论语·为政》:“我下定决心在150岁时学习,在130建立,在140岁时就不困惑,知道命运在150,在160时服从,在170时服从,并在170时服从,并遵循我的心,不遵守规则。”

25

发愤忘食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甚至忘记吃饭。描述非常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我忘了用辛勤的工作吃饭,很高兴忘记我的烦恼。我不知道年老了。”

26

犯上作乱解释:侵权:侵权。

封建统治者是指人民的抵抗和起义。

出处:《论语·学而》:“对于那些不容易冒犯上级但愿意造成麻烦的人永远不可能。”

27

肥马轻裘解释:QIU:皮夹克。

骑着胖马,穿着温暖的皮夹克。描述很慷慨。

出处:《论语·雍也》:“红色的级别适合相同的等级,骑在胖马上,并穿着轻毛皮。”

28

斐然成章解释:FEI,张:文学人才。

它将文章描述为文学才华丰富,值得一读。

出处:《论语·公冶长》:“我的聚会的男孩疯狂而简单,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关心它。”

29

分崩离析解释:崩溃:崩溃;分析:分开。

它崩溃并瓦解。描述了国家或群体的分裂和瓦解。

出处:《论语·季氏》:“遥远的人没有说服而不能来,这个国家崩溃了,不能捍卫。”

30

父母之邦解释:是指祖国。

出处:《论语·微子》:“如果您徒劳地为其他人服务,为什么要和您的父母打扰?”

31

刚毅木讷解释:强壮:强;坚决:果断;伍德:简单; NA:缓慢说,这里是指谨慎的言论。

孔子称赞人的四种品质。

出处:《论语·子路》:“坚固,义人,木材和天真,接近仁慈。”

32

割鸡焉用牛刀解释:为什么要用刀杀死牛杀死鸡?这是一个比喻,因为做小事时不花很多精力。

出处:《论语·阳货》:“ Zi在Wucheng,听到了弦乐和歌曲的声音。大师笑着说:“我该如何用牛刀切鸡?”

33

各不相谋解释:计划:讨论,计划和公义。

他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且不相互讨论。

出处:《论语·卫灵公》:“方式不同,我们不计划彼此。”

34

恭而有礼解释:尊重:尊重;礼节:礼节。

尊重和礼貌。

出处:《论语·颜渊》:“绅士是尊重的,没有犯错,对他人尊重和礼貌。”

3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释:工具:工具。

要做好工作,您必须首先使工具锋利。这是做一件事情做得很好的隐喻,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处:《论语·卫灵公》:“如果您想做一份好工作,则必须先磨刀。如果您住在这个国家,您将为智者和那些是好人和善良的人服务。”

36

攻乎异端解释:是指研究和实施儒家以外的其他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资料来源:《论语·为政》:“如果您攻击异端,您将受到伤害。”

37

过犹不及解释:超过:过度;仍然:图像;不足:无法到达。

做太多事情是不合适的,就像做不够的事情一样。

出处:《论语·先进》:“ Zigong问:"老师还是Shang?”师父说:“老师太多了,尚太多了。”他说:“老师怎么会更好?”主人说:“太多了。""

38

怪力乱神解释:是指关于怪异,勇气,叛乱,鬼魂和神灵的事物。

出处:《论语·述而》:“儿子没有说陌生,力量,混乱和神。”

39

后生可畏解释:年轻人:年轻人,年轻一代;恐惧:敬畏。

年轻人很棒。描述可以超越前任的年轻人。

出处:《论语·子罕》:“年轻人很害怕,他怎么知道未来不如现在那么好。”

40

患得患失解释:疾病:担心,担心。

担心没有得到它,并担心当您获得它时会失去它。描述了一个人对个人收益和损失的关注。

出处:《论语·阳货》:“如果您还没有获得它,请担心得到它;如果您获得了它,请担心丢失它。如果有的话,您将去所有一切!”

41

诲人不倦解释:教学:教学。

教人们非常耐心,永远不会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如果我从不厌倦了学习和教学,这对我意味着什么?”

42

不念旧恶解释:想法:记住它在您的心中。

不在乎过去的怨恨。

出处:《论语·公冶长》:“ Boyi和Shuqi不会错过旧的邪恶,但不满是使用最好的。”

43

见义勇为解释:含义:应该。

看到它应该做的事情。

出处:《论语·为政》:“如果您不做自己做的事,您将没有勇气。”

4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欲望:希望;不要:不要;给:申请。

如果您不想要它,请不要将其强加于他人。

出处:《论语·颜渊》:“不要对别人做你不希望别人对你做的事情。”

45

既往不咎解释:JU:责备。

最初,这意味着您已经做过或做过事情,因此您不必再怪他们了。现在,这意味着不再归咎于过去的错误。

出处:《论语·八佾》:“如果您成功,请不要告诉我,不要建议我是否经历某件事,如果您离开我,请不要怪我。”

46

见贤思齐解释:美德:具有道德正直和才华的人;气:相等。

当我看到一个具有道德正直和能力的人时,我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当您看到良性时,当您看到美德时,您会反思自己。”

47

尽善尽美解释:极其完美和非常美丽。这意味着没有任何缺陷。

出处:《论语·八佾》:“ Zi说《韶》:"这很完美,而且非常完美。”说《武》:“这很完美,但它并不完美。”

48

敬而远之解释:在表面上表现出尊重,但实际上我不想接近。也被用作不想接近某人的讽刺。

出处:《论语·雍也》:“为人民的公义服务,尊重鬼魂和神,远离他们。”

49

举一反三解释:倒数:等等。

一个隐喻,是从一件事等了解许多其他事情的隐喻。

出处:《论语·述而》:“如果您不生气,您将不会受到启发,如果您不感到困惑,如果您不混淆,您将不会表达自己,如果您不与三个角落叛逆,您将无法返回。”

50

聊一聊訚訚解释:描述了一次和平与平静的对话。

出处:《论语·乡党》:“早上,我与下面的医生交谈并这样与他交谈;我与下面的医生交谈,并这样与他交谈。”

51

空空如也解释:Kongkong:真诚,谦卑。

最初被描述为真诚和谦虚。现在什么都没有描述。

出处:《论语·子罕》:“我有一个卑鄙的人问我,但它是空的。我敲了两端,跑了出来。”

52

巧言令色解释:聪明的单词:甜蜜的单词;放荡:讨人喜欢的表情。

描述甜蜜的单词和伪善。

出处:《论语·学而》:“熟练的单词和卑鄙的单词是罕见而善良的。”

53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解释:LE:喜欢,爱好。

有些人喜欢山脉,有些人喜欢水。这是每个人不同爱好的隐喻。

出处:《论语·雍也》:“智慧对山很满意,这种山对水很满意。”

54

乐以忘忧解释:由于幸福而忘记了悲伤。描述很高兴。

出处:《论语·述而》:“当我努力工作时,我忘了吃饭,而我忘了开心。”

55

乐在其中解释: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玩乐。

出处:《论语·述而》:“如果您稀疏地吃饭,吃和喝水,弯曲手臂并枕头,您会很开心。”

56

良师益友解释:好,好;有益,乐于助人。

可以帮助他人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论语·述而》:“如果三个人走路,他们必须有一名老师。选择好的老师并关注他们,纠正不良的老师并纠正它们。” 《论语·季氏》“受益的三个朋友将使三个朋友受益。直接,善良和善良和奉承的朋友将使您受益。

57

苗而不秀解释:幼苗:指农作物的出现;美女:庄稼吐出耳朵和开花。

这意味着农作物有幼苗,但尚未驶过。对于具有良好资格但没有取得成功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隐喻。

出处:《论语·子罕》:“那些不美丽但没有美丽的人会有一个男人!那些不漂亮但没有美丽的人会有一个男人!”

58

敏而好学解释:思维:Smart;好:喜欢。

才华横溢,聪明和勤奋。

出处:《论语·公冶长》:“聪明而渴望学习,而不是为提出问题而感到羞耻。这称为文学。”

59

敏于事,慎于言解释:思维:勤奋,请小心:小心。

努力做事并谨慎地说话。

出处:《论语·学而》:“一位绅士不寻求完整的食物,在生活中不寻求和平,并且在讲话时很快做事和谨慎。”

60

鸣鼓而攻之解释:它是宣布犯罪,引起谴责或谴责它的隐喻。

出处:《论语·先进》:“这不是我的门徒,但我可以通过敲响鼓来攻击他。”

61

名正言顺解释:名称:名称,名称;直:合理且合适的。

最初,这个名字是合理的,演讲是合理的。后来,这通常意味着做某事是合理的,事实是有道理的。

出处:《论语·子路》:“如果名称不直立,单词不会很好,如果单词不直立,事情就不会顺利进行。”

62

内省不疚解释:它是指自我反思,在心中不感到羞耻和不安,也就是说,没有做任何有罪的事情。

出处:《论语·颜渊》:“如果您是内省的,为什么要担心和恐惧?”

63

能近取譬解释:可以为自己做一个例子。一个比喻,能够将自己指向他人并思考他人。

出处:《论语·雍也》:“如果您能得到类似的方法,可以说是一个善良的人。”

64

以文会友解释:是指通过单词结交朋友。

出处:《论语·颜渊》:“一位绅士用他的写作结交朋友,并与他的朋友一起帮助他人。”

65

匹夫不可夺志解释:这是一个无法随意改变野心的普通人的隐喻,这也意味着他坚定而坚定不移。

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以抓住指挥官,但每个人都不能抓住野心。”

66

披发左衽解释:左翻领:翻领向左覆盖。

头发是衣衫不整的,衣服在左侧开着,主要指入侵外国种族。

出处:《论语·宪问》:“ Micro-Guan Zhong,我的头发是左侧。”

6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释:担心:考虑;担心:担心。

如果人们没有长期的考虑,他们肯定会立即感到担忧。这意味着在看事物和做事时,您应该有崇高的视野和仔细的考虑。

出处:《论语·卫灵公》:“如果一个人没有未来的意图,他会立即担心。”

68

任重道远解释:REN:负担;路:路。

负担很重,道路很长,这描述了重大责任。

出处:《论语·泰伯》:“学者们不得保持宽广,坚决,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9

非礼勿视解释:不要查看不合格的事物。

出处:《论语·颜渊》:“不要看什么问题,不要听了什么问题,不要说什么错,不要移动什么问题。”

70

三十而立解释:是指在三十岁左右实现事物的人。

出处:《论语·为政》:“我决心在150时学习,我决心在130岁。”

71

三月不知肉味解释: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无法感觉到肉的美味。这是专注于事物和忘记其他事情的隐喻。它也用于描述几个月不吃肉。

出处:《论语·述而》:“我从《韶》发来了,我不知道三月份的肉味。”

72

杀身成仁解释:结果:履行;仁慈:仁慈,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它是指为正义牺牲生命。后来,它通常是指放弃自己的生命以维持正当的事业。

出处:《论语·卫灵公》:“一个善良的人不会寻求生存来伤害仁慈,而是会杀死他以实现仁慈。”

73

色厉内荏解释:颜色:外观,外观;李:凶猛; ER:虚弱。

外面坚韧,内部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颜色很凶猛,但内部弱的弱者就像一个小人一样,他的小偷也是一个穿着寡妇的小偷。”

74

三思而后行解释:三:反复表示多次。

这意味着反复思考然后这样做。

出处:《论语·公冶长》:“ Ji Wenzi在他的采取行动之前三次思考。当他听到此事时,他说,"另一个,这还可以。"”

75

生荣死哀解释:在生活中受到尊重,但死后会很难过。用来赞美被尊敬的死者。

出处:《论语·子张》:“这是一种光荣的生活,当死亡时,这是一种悲伤。”

76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解释:过去指出,一个人的所有生与死都是由命运决定的。它通常被用作不可逆转的人类力量的一种手段。

出处:《论语·颜渊》:“尚听说生死有命运,财富和荣誉在天堂。”

77

升堂入室解释:在古代,宫殿在大厅的前面,房间在后面。它是从浅层到深处的知识或技能的隐喻,并逐步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出处:《论语·先进》:“我被提升为大厅,但我没有进入房间。”

78

手足无措解释:度量:地点。

我不知道将手脚放在哪里。描述恐慌或无法应对这一举动。

出处:《论语·子路》:“如果没有受到惩罚,人民将亏本。”

7

9是可忍,孰不可忍解释:是:这个;孰:那个。 原意是这样的事儿他都忍心干得出来,还有什么事儿干不出来呢。现指绝不能容忍。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0食无求饱解释: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出处:《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81逝者如斯解释: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2述而不作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3死而后已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4驷不及舌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85四海之内皆兄弟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8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实用的生活知识。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87中庸之道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出处:《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88温故知新解释: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的经验,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9文质彬彬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 原形容人既有文采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0无为而治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 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91小德出入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

100个典故成语及意思出处(典故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出处:《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92血气方刚解释: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 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出处:《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93学而优则仕解释:优:有余力。 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94朽木不可雕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局势败坏无法逆转。出处:《论语·公冶长》:“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95循循善诱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一步一步地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96言必信,行必果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97言必有中解释:中:正对上。 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98言不及义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出处:《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99言而有信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00一言以蔽之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 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来源:唐诗宋词编辑:杭以凡【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论语》中的100个成语典故,完整释义,感悟智慧

《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典故,竟有100个之多! 1.哀而不伤 解释: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此外也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常用来比喻做事情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处:《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北辰星拱 解释:北辰:北极星;共:音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 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结党营私。 出处:《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5.屏气凝神 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 解释: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7.博文约礼 解释: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处:《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8.不耻下问 解释: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 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处:《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 解释: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亦乐乎 解释: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程度极深。 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释:不担任某职务,就不去过问某职务范围内的事。 出处:《论语·泰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察言观色 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志士仁人 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15.成人之美 解释: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6.从心所欲 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出处:《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大动干戈 解释: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处:《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8.待价而沽 解释:沽:卖。等有了好价钱才卖。比喻有才能的人等待机会才肯出仕效力。也比喻某些人将自己当商品,等待高价出售(含讽剌义)。 出处:《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9.箪食瓢饮 解释:一箪食,一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0.当仁不让 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21.道不同,不相为谋 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22.道听途说 解释: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23. 恶衣恶食 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处:《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4.耳顺之年 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5.发愤忘食 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6.犯上作乱 解释: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7.肥马轻裘 解释: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28.斐然成章 解释: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29.分崩离析 解释: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出处:《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30.父母之邦 解释:指祖国。 出处:《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31.刚毅木讷 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处:《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32.割鸡焉用牛刀 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33.各不相谋 解释: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34.恭而有礼 解释: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处:《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6.攻乎异端 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出处:《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37.过犹不及 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8.怪力乱神 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出处:《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39.后生可畏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0.患得患失 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41.诲人不倦 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2.不念旧恶 解释: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出处:《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43.见义勇为 解释: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4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5.既往不咎 解释: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46.见贤思齐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7.尽善尽美 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8.敬而远之 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100个典故成语及意思出处(典故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49.举一反三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侃侃訚訚 解释: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51.空空如也 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出处:《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52.巧言令色 解释: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 5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解释: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出处:《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54.乐以忘忧 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55.乐在其中 解释: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出处:《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6.良师益友 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7.苗而不秀 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出处:《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58.敏而好学 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9.敏于事,慎于言 解释: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出处:《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60.鸣鼓而攻之 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61.名正言顺 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62.内省不疚 解释: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63.能近取譬 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出处:《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4.以文会友 解释: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65.匹夫不可夺志 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6.披发左衽 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出处:《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67.轻裘肥马 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6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出处:《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9.任重道远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已:停止。担子很重,路很远,责任重大,经历长期的奋斗,死了以后才肯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70.非礼勿视 解释:不合符礼教的文字不能看。 出处:《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71.三十而立 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72.三月不知肉味 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73.杀身成仁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4.色厉内荏 解释: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75.三思而后行 解释: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出处:《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76.生荣死哀 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出处:《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77.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出处:《论语·颜渊》“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78.升堂入室 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79.手足无措 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80.是可忍,孰不可忍 解释: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1.食无求饱 解释: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 出处:《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82.逝者如斯 解释: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3.述而不作 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4.死而后已 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5.驷不及舌 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86.四海之内皆兄弟 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8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88.中庸之道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处:《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89.温故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90.文质彬彬 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1.无为而治 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92.小德出入 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出处:《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93.血气方刚 解释: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出处:《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94.学而优则仕 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95.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出处:《论语·公冶长》“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96.循循善诱 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97.言必信,行必果 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98.言必有中 解释: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99.言不及义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00.言而有信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联嘉】双色版4本道德经论语鬼谷子易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文 ¥78购买 【众志】脑筋急转弯 猜谜语 歇后语成语书大全 幽默笑话 注音版 ¥48购买 图文均来自网络

100个典故成语及意思出处(典故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用户评论

孤岛晴空

这篇文章太实用了!我一直想系统地了解一下这些成语都来自哪些典故,现在终于有个汇总的资料了!回头好好学习一番,以后说话更地道.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赋流云

收了! 太棒了! 这样整理成一篇文章真是太好了。我可以把它们打印出来慢慢记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哇,100个典故成语啊?看来我得花一些时间来慢慢琢磨这些故事和含义了! 我很喜欢这种学习方法,寓教于乐!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瓷清茶倾城歌

这个成语大全非常棒!我很喜欢学习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着迷。这些典故讲诉的故事都很有趣,我以前很多都没听过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萌

我觉得这个列表太长了,读起来有些枯燥乏味。或许可以分成若干篇章来介绍各个时期的成语,这样更易于消化和记忆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又落空

好想看一个成语对应的图片或简短动画解释!文字理解总是有点难度,如果能结合视覚元素,学习效果会更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指尖的阳光丶

讲道理很多这些成语的典故我都不太熟悉,感觉需要花时间去查阅相关书籍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含义。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这个列表很有帮助,但是有些成语解释过于简单,没有解释成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浪漫罪名

学习成语确实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能力和表达水平!这个文章对我很有启发作用,我会努力背诵这些成语,希望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到!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殃樾晨

我觉得有些成语现在已经过时了,很少有人用。还是建议提供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或者根据现代生活场景来举例说明更好一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我记得小时候老师经常讲的成语故事很有意思,但这个列表里好多都没有听到过!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ヅ她的身影若隐若现

虽然这些成语都很有趣,但我感觉很多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太好理解和记忆。或许可以提供一些例句来解释一下每个成语的意思?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着哭着就萌了°

学习语言就是不断积累词汇,包括成语! 这个文章帮助我了解了很多中国文化底蕴,同时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念,爱

感觉这篇文章很有用价值,适合做教材或者练习资料。特别是对学习中文的小伙伴非常有帮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苍白的笑〃

有些成语的含义不太清晰,解释需要更具体一些, 可以引用典故故事来阐释成语用法更加生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淡の清香

我很喜欢这类博文,总是能让我了解很多文化知识和历史典故,学习之余也能陶冶情操!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的小笨蛋

我觉得这个列表应该添加更多现代流行的成语,这样才能更贴近大家的生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迁心

我最近正在准备写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这个成语大全帮助我了解了不少相关的文化知识!非常实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100个典故成语及意思出处(典故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100个冷门惊艳的童话,120部童年冷门动画 下一篇:100个关于动物的成语,100个关于动物的成语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