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水精帘里颇黎

更新:09-05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走进诗词摘录,享受诗意生活

水精帘菩萨曼·波利枕

温庭筠(唐)

水精帘中枕了不少,暖香让人梦到鸳鸯锦。 江边杨柳如烟,残月中雁飞。

莲藕秋色淡,人胜斩之。 鬓香红润,玉簪占上风。

翻译

女子睡在水晶帘后精致的玻璃枕上,思念着心上人! 房间里暖洋洋的,香炉上烧着香,就连绣着鸳鸯的锦被都是香的。 河边柳枝碧绿飘扬,似一缕缕轻烟,夜空下飞过的大雁只剩下残月,伤心地哭泣。

身穿浅莲花色的丝罗衣,纤细的手中拿着剪刀,剪出各种形状,戴在头上; 红花簪戴在黑发上,无疑是灼伤了翠云丫鬟。 两股蓝色丝绸一半遮住另一半。 被子落在红润的脸庞两侧。 钗头悠然闪动,玉钗鸣唱凤敲竹,翠鸟迎风欲飞。

评论

菩萨:字牌名。 这个词歌颂春天的开始或人类的一天。 整篇文章的大意出自隋代薛道衡的《人日诗》:“人归雁后,思绪在花前”。

坡李:李白《玉阶怨》“惟水精帘”,李商隐《奇题》“水纹席上琥珀枕”,表示与此句类似的明净境界。 “玻利”是玻璃的意思。

莲藕丝秋色淡:断成句时,不宜与下面一句相连:“人好切不齐”。 莲藕的颜色几乎是白色的,所以说秋色淡,并不是说它是戴在头上的花的颜色。 这里“莲藕”一词是转喻使用的,省略了它所指的原名,这是古词中常见的。 比如温庭筠的《胡人菩萨》《画罗金玉》就没有提到窗帘; 李靖的《山花》《玉钩真珠手卷》中没有提到窗帘。 这里省略的名词应该是衣服。 盛:花胜,以人和太阳为标志,又称“人胜”。

香红:指花,即以花代替花。 上面有一个“阁”字,两鬓上有发夹,情景清晰。

玉簪迎风:彩旗飘扬,花香摇曳,尽在春风中。

欣赏

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女子。 水精呈结晶状。 聚是玻璃。 门窗上挂着水晶或水晶般透明的窗帘,床上放着玻璃或像玻璃一样光滑细腻的枕头。 虽然第一句只提到了两件器皿,但女房内其他陈设的精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更何况,从这里也能看出屋主情操的高雅、干净。

此时此刻,女主人公正躺在绣着鸳鸯图案的锦被里安然熟睡,做着一个又一个迷人的梦。 《古诗十九首·远方来客》:“远方来客,留我一缕丝……文采是一对鸳鸯,剪成合欢花被。” 被子已用香炉熏过,既温暖又芬芳,故能“惹“梦”——色彩温柔美丽的春梦。开篇两句,仅十四字,将三物并置。水镜帘、波丽枕、鸳鸯锦,却并不给人平淡沉闷的感觉,因为它刻意点缀了房间里轻轻飘荡的香气,主角遥远而飘渺的梦境,让原本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起来,甚至充满幻想。

“江柳如烟,残月天雁飞”,紧跟“暖香引梦”,所以清人张惠妍认为这两句是写女主人公的梦(见张徽彦在《诗选》中对此词的注解))。 这当然有道理。 然而,虽然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梦境确实令人难以置信、无法解释,但文学作品中所写的梦境一般都能找到某种现实的理由或契机。 所以,即使《江上》这两句描述的是一个梦,但这个梦也一定与女主角的现实生活有关。 根据温庭筠的另一首诗《望江南:洗漱》,可以想象,梦见“江上柳江”的女子,也可能住在江边的亭子里,怀念她的心上人每天面朝河流。 她的梦很可能是她平时在梦中看到的风景的幻觉。 河岸上的柳树如烟,朦朦胧胧。 黎明时分,月亮不见了。 微弱的晨光中,大雁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旅程,成群结队地飞回北方。 寂静的天空中,偶尔会听到它们悠长的颤动声。 这是一幅非常荒凉、模糊的画面。 这幅春江晓雁图的意义超出了画面:冬天过去了,春天回来了,南飞避寒的大雁连夜飞回了家乡。 唯独楼上的人不见了。 但还是没有声音消费。 既然眼前的风景是平时倚楼所见,难免此时就变成了她鸳鸯锦被里的梦。 另外,绣有鸳鸯的锦被也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成双成对的鸳鸯,恰恰体现了女主人公的孤独。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以风景为背景,以极其微妙委婉的方式暗示女主人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活动。 “水帘里”两句是近景,“江上柳如烟”两句是远景。 无论近景还是远景,都紧紧围绕着女主人公的生活和情感。 前两句和后两句看似松散的结构中,实际上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

诗的后半段从正面描写女主人公,也是含蓄而含蓄。 衣着写“莲藕丝秋淡”。 莲根在秋季成熟,所以淡紫色、近乎白色的莲色被称为“秋色”。 这种颜色也用来指用莲花色丝绸制成的衣服。 这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技术。

“人比不同的人更好。” 人声,又称花声、春声,是一种用彩纸或金箔剪成的装饰品。 它可以粘贴在屏幕上或戴在头发上。 唐代有正月初七(又称人日)剪戴花的习俗,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这项活动尤其受到女性的欢迎。 从这句话看来,女主角对剪花准备佩戴很有兴趣。

“两鬓香红。” “香红”二字,形容气味和颜色,用来形容美好的面容,就像“藕丝浅秋色”这个词用来形容衣服一样。 技术是一样的。 这里的“晶石”这个词用得很用心,因为双鬓分立在脸的两侧,影像清晰可见,看起来“双鬓”有一些主动权,而且还有一丝遗憾。 不足的意思。

“头戴风玉钗”指的是女主角的双鬓头饰。 头上的玉簪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这里的“风”是名词作动词,形容女子头饰轻微颤抖的样子。

这四句也采用了借物的方法来衬托人物。 它描述了这个女人的衣服、头饰以及她剪头发的活动。 没有直接描述她的容貌,但却让人想象她的容貌和灵魂的美丽和可爱。 最令人惊奇的是,整个下半部分根本没有提及她内心的想法,只是夸大了她的美丽和理发的动作,这让她孤独的处境和长久的梦想更加可悲。 诗人对她的同情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温庭筠是唐代最早致力于歌词创作的诗人之一,是花间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其诗多写妇女日常生活,必受南朝宫体诗的影响。 但文辞往往注重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采用描写景物等手法来表现。 因此,从艺术境界上来说,它与宫体诗不同。 这些从《菩萨曼》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年或801年或824年——约866年或870年或882年)是唐代诗人、抒情诗人。 本名齐,字飞庆。 太原齐人(今山西齐县东南)人。 他才华横溢,文笔飞快。 他每次进考,都与官韵押韵,八角手形成八角韵,故又称“暖八角”。 但他仗着才华,桀骜不驯,喜欢嘲讽权贵,经常触犯禁忌,憎恶时代。 因此他屡次被举进士而被贬,一生郁郁寡欢。 管中国子的助理教练。 精通音乐。 公石与李商隐齐名,当时被称为“文李”。 其诗词辞华丽,色彩绚丽,精美绝伦,内容多以爱情为题材。 他的诗歌艺术成就高于晚唐其他诗人。 他是“花间派”的首席诗人,对诗歌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在词史上,他与韦庄齐名,并称“文韦”。 现存诗七十多首。 后人编撰了《文飞卿集》、《金莲集》。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水精帘里颇黎】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用古诗词给公司取名字怎么取了?仅供借鉴 下一篇: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