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故事
罗马数字用几种符号来表示数字,并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字。 在这种数字使用中,不需要数字“0”。
当时,罗马帝国的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中发现了符号“0”。 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极其方便,还向大家介绍了印度使用“0”的方法。 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 教皇非常生气。 他斥责神圣数字是上帝创造的,而上帝创造的数字中没有怪物“0”,于是他下令逮捕这位学者,并用夹子勒紧他的十根手指。 夹住使他的双手残废,无法再握笔写字。 就这样,“0”被无知而残暴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
然而,虽然“0”被禁止,但罗马数学家仍然不顾禁令,秘密地在数学研究中使用“0”,并做出了许多数学贡献。 后来“0”终于在欧洲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则逐渐被淘汰。
稍有误差,便是千里之外
1967年8月23日,苏联联盟一号飞船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未能打开。 苏联中央领导层研究后,决定对全国进行现场直播。 当电视播音员用沉重的语气宣布飞船将在两小时后坠毁,观众目睹宇航员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殉难的消息时,全国立即震惊,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看到了宇航员科马罗夫平静的形象。 他满脸笑容地告诉女儿:“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即使是小数点的错误也可能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惨告别。
古罗马的凯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大事件往往是小事件的后果”。 换成我们中国的格言,大概就是“失之毫厘,失之千里”。
数学家的“健忘”
中国数学家吴文俊教授60岁生日那天,他一如往常,天一亮就起床,整天埋头于计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意选择今天晚上来参观。 寒暄过后,他解释了此行的目的:“我听你夫人说,今天是你的60岁生日,我来这里是为了表示祝贺。” , 真的吗? 我忘了。”来访者暗暗惊讶,心想:数学家脑子里全是数字,怎么连自己的生日都不记得了?
事实上,吴文俊对于约会的记忆力很强。 在他年近六十的时候,他攻克了一个难题——机器证明。 这是为了改变数学家“一支笔、一张纸、一个头”的工作方式,用计算机来实现数学证明,让数学家可以腾出更多时间进行创造性工作。 他在做这个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能清楚地记得电子计算机安装的日期和最终为计算机编译出300多个“指令”程序的日期。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巢是严格的六角柱,其一端是平坦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形底部,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底盘菱形的钝角为109°28分钟。 所有锐角均为70度32分,既坚固又节省材料。 蜂巢壁厚为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地飞翔,形成“人”字形。 “人字”形的角度为110度。 更精确的计算还显示,“人字”形状的一半角度——即每条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 钻石晶体的角度正好是54度44分8秒! 这是巧合还是大自然的某种“默契”?
唐僧和徒弟摘桃子
一日,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去花果山摘桃子。 很快,三个徒弟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地回来了。 唐僧问:你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桃子?
八戒天真地笑了笑,说道:师父,我来考考你吧。 我们每个人都选了相同的号码。 我的篮子里只有不到100个桃子。 如果我数3乘3的话,最后还剩下1。 算一算,我们每个人选了多少个?
沙和尚神秘道:师父,我也是来考验你的。 如果我将篮子里的桃子数 4 乘 4,最后还剩下 1 个。 算一算,我们每个人选了多少个?
悟空微笑道:师父,我也是来考验你的。 如果我把篮子里的桃子五乘五地数一下,最后就只剩下一个了。 算一算,我们每人选几个?
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有一天,泰尔斯看到人们在看那张告示,他也上去看了看。 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正在寻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泰勒斯去找法老。 法老王问泰利斯他用什么工具来测量金字塔。 泰尔斯说他只用了一根棍子和一把尺子,大家都觉得奇怪。 他把棍子插在金字塔旁边,当棍子的影子和棍子一样长时,他就测量了金字塔。 他测量了金字塔阴影的长度和金字塔底座边长的一半,并将这两个长度相加,得到了金字塔的高度。 泰勒斯确实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他没有爬到塔顶就测量了金字塔的高度。
数字趣味链接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位学友进京应试,但来得太晚了。 考官说:“我会做一副对联,如果你符合,我就让你进入考场。” 考官的第一联是:一叶孤舟,上载两三生,四桨五帆,过六滩七湾,历尽风风雨雨,可惜为时已晚。 苏东坡写的第二联是:十年苦读,入九八书院,放下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三试应试,必今天通过。 考官和苏东坡都在对联中嵌入了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生动地描述了读书人的艰辛和艰辛。
(文章内容来自搜狐,图片来自网络,已删除!)
【罗马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这个数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