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韩胜浩回顾了“亚洲校区”二期项目实施以来,山东大学、长崎大学、成均馆大学在联合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方面取得的成果。 他表示,三校已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建立了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项目,长期合作培养学生。以及双学位、学期交换、合作科研、工程项目实践等短期综合项目。 拥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多边合作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得到中、日、韩教育部的高度认可。 “亚洲校园”三期项目已从中、日、韩扩大到五方。 南洋理工大学、老挝国立大学的加入,为服务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带来了更多机会。 希望五所大学能够继续发挥各自优势,针对各国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复杂工程问题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培养服务的顶尖工程师和科学家。亚洲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长崎大学理事伊藤雅子、成均馆大学水资源研究所院长敬洙俊、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老挝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国际合作部负责人山东大学土木工程与水利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领导、教授代表出席学会第一次会议并讲话。
在下午举行的圆桌会议上,五方代表讨论了“亚洲校园”项目三期工作计划,特别是五年工作安排、双学位及混合短期交流项目、五期工作安排等。 -学校合作协议及谅解备忘录等细节。 深入讨论,进一步明确年度工作重点。
“亚洲校园”是中日韩三国共同推动的高端政府间教育合作项目。 2016年,山东大学、长崎大学、成均馆大学联合获批第二期“中日韩基础设施建设高级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 2021年,山东大学、长崎大学、成均馆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老挝国立大学联合申报的“亚洲大学联合培养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全球领袖项目”成功入选第三期项目。 五年内,山东大学将主要与土木水利学院、齐鲁交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参与该项目。
素材来源|山东大学综合媒体中心
作者|张家齐
摄影|张家齐
编辑|陈一桐
【“亚洲校园”第三期项目启动参与五方举行第一次共同体会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