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长青
七弦灵灵上,静听松林寒风。
古曲虽自爱,但今人多不弹。
翻译
琴声清脆清亮,曲调悠扬起伏,琴声清脆如风吹进松林。
虽然我很喜欢这首古老的曲子,但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演奏它了。
评论
凌(líng)凌:形容清凉、轻盈,也形容声音比较清晰。 丝:一是“丝”。
松风:风吹入松林,寓意苍凉的琴声。 乐曲中有一首曲子叫《风入松》。
古曲:古代的曲调。
欣赏
这是一首抒发志向的诗。 诗人通过感叹古曲被世人忽视、不被重视,表达了自己才华不被认可的悲愤之情,也减轻了少年挚友的遗憾。 全诗意境幽雅,志向高尚,语言含蓄,双关语,字里行间弥漫着的孤独情怀,令人动容。 诗题为《弹琴》,取材于《刘随州集》。 仔细看看诗中的“静听”二字。 标题中用“听”字是恰当的。
“冷七弦上,静听松林寒风。” 诗的前两句说,七弦琴奏出的清脆旋律,悠扬起伏,细听如滚滚松涛之声。
琴,又称“七弦琴”,俗称“古琴”,是一种由七弦组成的中国古代传统乐器。 因此,第一句就用“七弦”来代“琴”,形象更加具体。 “铃铃”形容琴声清脆清亮,令人想起“松风冷”二字。 《松风冷》用流入松林的风来暗示琴声的忧伤,非常生动,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 “静听”二字描述了听者的恍惚状态,展现了琴声的美妙。 优雅、平和的琴声,往往能引起听者心潮澎湃。 风给松下带来了一种宁静、庄严的感觉。 乐曲中还有一首曲子叫《风入松》,是一语双关,寓意十分巧妙。
“虽然我喜欢这首古曲,但现在很多人都不演奏它了。”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虽然我喜欢这首古曲,但今天大多数人都不会演奏它。
如果说前两句描述的是音乐境界,那么后两句则是议论式、抒情性的,涉及到当时音乐的背景。
汉魏六朝时期,南方的清乐商人仍使用琴、箜篌。 然而到了唐代,音乐发生了变化,“燕乐”成为一种新的声音。 主要乐器是从西域传入的琵琶。 “琵琶新声”,大众的欣赏品味也发生了变化。 流行的是表达世俗欢乐声音的新音乐。 慕如松风的琴声虽然优美,但终究成了“古调”。 有多少人能够以高雅的品味来欣赏呢? 言语间透着一股昂扬的落寞。 “虽然”这个词,从对琴声的赞美,变成了对时尚的情感。 《如今不弹琴的人太多了》中的“多”字,反映了琴手中知心朋友的稀缺。 有人用这两句话认为现在的人趋向时尚,不奏古曲,意在表明作者的不合时宜,这是很正确的。 刘长庆是世界上最有才华的清代学者。 一生两次被排斥,他有一种格格不入、标新立异的情绪。 吟诗、吟诵、听琴,只是表达自我欣赏之情的一种方式。
全诗由歌颂琴声转为哀叹时尚,流露出诗人的孤傲自赏、不落俗套、难得知音。 刘长清才华横溢,却因诬告等罪名被贬。 虽然他满腹牢骚,但他对高贵的坚持让他无法顺应大众的风俗,与大家为伍。 这首诗贯穿了他对优雅、高贵、纯洁的赞美,表达了他不与世人合作的坚持以及他的坚持背后的遗憾和孤独。
【听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的寂寞情怀感人肺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