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定义:奉养父母长辈的准则叫“孝道”

更新:02-01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二、孝道的内容:孝道的内容主要包括: 1、赡养、尊重亲属; 2、服从、劝诫亲属; 3、传宗接代; 4、丧亲祭祀; 5、立身立功孝敬父母。

一、养亲、敬亲:(一)养亲,就是照顾父母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 这是子女对父母最基本的义务,也是基于人们报恩的理念。 每个人都是由父母出生的,都因父母的精心呵护而成长。 这种创造和维持生命的客观事实,让人类有一种感恩的感觉,那就是当父母老了的时候,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赡养父母。 ,履行“反馈”义务。 (2)传统的孝道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必须尊敬、爱护父母。 孔子非常重视“尊敬亲人”,把能否尊敬父母视为人与动物、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论语·卫正》云:“今之孝者,能养之者也。至于狗马,可养之;若不恭,何以异乎?” 在传统的孝道观念中,尊敬亲人是比养亲人更高层次的孝道。

2、顺服父母、谏父母:(1)顺服父母,就是顺从父母,按照父母的意思行事,凡事按照父母的标准去做。 它不仅表现在善待父母长辈、行为上有礼貌的态度上,更体现在更深层次上,就是服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听从命令,所以孝常常被结合在一起使用。 《论语·学而》云:“父在时,观其志;父不在时,观其行。三年不改父之道,谓之孝。” (2)劝诫父母,是指当父母犯错时,要委婉地对待。 提出建议,让父母改正错误,也是孝顺的一部分。 当父母和长辈犯错时,孩子应该委婉地劝告他们。 《论语·礼仁》云:“父母处事应谏”,就是委婉地出谋划策。 《孟子·告子下》曰:“近而不怨,愈远……愈远,愈不孝”。 也就是说,子女不应该抱怨或谏父母的过失或道德上的违规行为。 即使盲目服从也是不孝。

3、传宗接代:传统的封建孝道观念认为,人们结婚后必须生儿育女。 有了子孙,可以稳定和延续家庭乃至整个家族,也可以祭祀祖先。 不完成这个重任,是对父母最大的不敬,也是对祖先最大的不敬。 《孝经·生智篇》也说:“父母所生的孩子,没有伟大的延续。” 即使为父母提供锦衣玉食,但没有子孙后代传宗接代,父母睁着眼睛死去,古代的孝子都会感到无限的震惊和悲伤。 为我的父母感到羞耻。 可见,在古代,传宗接代的观念是报答父母、安慰父母的一种方式和情感。

4、丧亲祭祀:孝的基本含义是“对父母有好处”,包括“生为事”和“死为事”两个方面。 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延伸。 表达了子孙对已故长辈的敬意。 尊敬和怀念。 “死”是传统孝道观念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中庸》云:“物死如物生,物死如物存,此是至孝。” 意思是为死者服务就像为生者服务,为死者服务就像为生者服务一样。 这是孝道的最高体现。 《孟子·滕文公一》曰:“养生本无大事,送死可大事”。 《礼记·祭仪》云:“可以养己,而难以恭敬;可以恭敬,但难以安然;可以安然。” 又,死有祸。”从以上可见,传统孝道观念对“死”的重视。

“死”,就是古人所说的丧亲之事。 曾子将丧亲之孝概括为“慎追远古”。 神祖是父母去世后的丧葬行为,追元是父母去世后的祭祀仪式。 可见,子女表达孝心的方式是通过葬礼和祭祀。 也就是说,父母或长辈去世后,必须举行葬礼和祭祀。

五、立身立功显父母 (一)立身:百德之中,孝为先。 因此,凡是立身修道的行为几乎都被视为孝。 立身必先保身,即保身。 《礼记·祭义》云:“身者,父母之遗骸,岂敢不敬父母之遗骸?” 《孝经·开宗明义篇》云:“身毛皮肤受父母之身,不敢损伤,是孝之始。” 这意味着一个人的身体是由父母留下的。 如果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损害了父母的遗体,这是不孝的行为。 (2)立功:传统的孝道观念不仅要求子女树立良好的品格,更要树立道德、信誉、立功。 《孝经·开宗明义章》云:“名于后世,炫耀父母,孝之终矣”。 孩子们在贫困中刻苦学习,步入仕途,求取功名,就是为了继承父亲的志向,善于讲故事,实现父母对孩子的希望。 《中庸》云:“孝夫善于继承别人的志向,善于讲别人的故事,这就是你所做的。” 目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族兴旺,为父母、家族争光,延续父母、家族、宗族的生命。 光宗耀祖,光大宗,这是家庭伦理范围内传统孝道对子女的最高要求。

【孝道的定义:奉养父母长辈的准则叫“孝道”】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5月中国大陆内所有雅思、托福和GRE考试均被取消 下一篇:抒情古文 古代文章进行分类的分类及注意事项,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