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些事或人而产生一些想法。 为了避免忘记,不如写一篇感悟的文章,记录下来。 那么,情感文章一般是什么样的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国学的心得_学习国学的感悟与收获,供大家参考。 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国学的心得_学习国学的启示与收获1
在学习第三模块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孔子与儒家》、《老子与道德经》、《唐诗宋词》、《红楼梦》等七部中国经典著作。和红色研究”。 虽然学习时间不长,而且断断续续,但我感觉收获很多。 中国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根基。 他们也是我们校长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下面我结合我个人的学习情况谈谈两点经验:
1、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身素质
经典的力量可以震撼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思想、开阔人们的文化视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基础。 欲修身,必先得圆满知识。 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德行,才能谈家、谈国家、谈世界。 。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无论你有多么远大的理想,无论你的计划多么美好,在实现之前都必须做好。 知识可以让你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 作为校长,除了我们的能力和知识之外,我们还应该注重我们的榜样作用。 园长的权威,归根结底就是“权力+人格”。 虽然校长不是官员,而是教育家、学者,但校长要想管好幼儿园,就必须真正为教职员工办实事,善于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并集思广益。
2、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
“入则孝,出则弟。”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幼儿园孩子应具备的首要品质。 为此,我镇组织开展了对孩子们进行爱孝教育活动。 这包括听父母的话,尊重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父母,尽自己所能,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创造和谐幸福的生活。
首先,制定了儿童文明、礼貌、爱、孝的细则,并分发给家长,让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遵守。 其次,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营造“孝”文化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适宜教育、具有“孝”文化特征、充满童趣的室内外环境,形成有利于儿童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氛围。身体和心理健康。 三是围绕“尽孝父母”开展系列道德教育活动。
(一)利用重大节日、生日音乐会等举办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2)要求孩子在一周内听一个“孝”故事、一首“爱”歌、“为父母做一份家务”、“帮助父母做农活”、“为父母提供健康服务”等。 让孩子以身作则,爱岗敬业,真切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恩情,切实培养孩子关心家庭、尊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三)做一个小“孝子”。 组织幼儿开展“我自己进教室”、“我是妈妈的小男孩”等儿童活动,让孩子通过做、做、说等方式学会尊重父母,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点评“孝”星。 经过一定阶段的活动后,组织孩子和家长举行家庭联欢会。 老师、家长、孩子们沟通参与,通过造星为每个孩子评选出最好的“孝”星,并进行表彰和奖励。 让每个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
学习了中国经典之后,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的活动中加入经典诵读,比如《弟子规》、《唐诗宋词》、《三字经》等适合孩子背诵的经典; 其次,让我们的环境与经典对话,收集相关的宣传资料、图片、幼儿园环境和氛围的布置; 三是利用传统节日教育幼儿。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个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等让孩子在接受传统文化知识。 质量提升,推进特色幼儿园办园。
古今中外,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 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我们的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学习国学的感悟_学习国学的启示与收获2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 在《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学”不仅仅是读书、获取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 孔子一生好学,乐此不疲。 晚年仍研习甚深难懂的《周易》,故被誉为“魏卞三奇”。
孔子认为,求知首先在于好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说:“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 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热爱它、为它感到高兴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学习要“默知,乐此不疲”。 也就是说,学习时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默默记住所学的知识,刻苦学习而不满足。 三是要凝心聚力、迎难而上。 孔子说:“士人尚不足以志于道,而耻衣食不善之人。” 这就是说,读书人要立志追求道德真理,专心读书,不为世俗所累。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于求教。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改其恶者。” 这表明没有固定的教师。 作为一个人,要随时随地注意向别人学习,利用别人的优点。 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但是学生树立了志向之后,他们为了这个志向做什么呢? 我们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话吗? 恐怕有些人很少考虑到这一点。 每个人都可以谈论远大的志向,也可以谈论很大很深远,但关键是看能否付诸于实际行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一次次赞扬“远大”的理想,“猛烈抨击”现实的理想,认为这是学生没有志向、没有未来的表现。 看起来他所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没有任何为他人牺牲的大理想。 但他的内心是充实的,他的理想是现实可行的,而不是空洞或牵强的。 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爱国? 什么样的行为不是爱国? 学生心中有一个完整的定位吗? 有教育专家提出:如果学生能主动捡起一张纸,这就是爱国! 所以! 我们在教育学生励志的时候,不妨回顾过去,关注现在可以付诸行动的事情,哪怕只是迈向理想的一小步。 “人有多大的魄力,土地就有多大的生产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励志的想法一定要符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写“假、空”的文章。
学习国学的心得_学习国学的启示与收获3
就我个人而言,阅读中国经典著作让我受益匪浅。 收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提高自身素质,为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从国学和经典中学到了很多教育理念,而且学以致用。 二:从中国经典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做人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 我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太有限,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要做一名新时代的好教师,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学的理念。 学习应该具有包容性和广泛性。 当然,我们需要学习新时代的知识和技能。 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应该是一座学问的宝库、知识的海洋。 《论语》云:“学而不倦,教而不倦”。 “温故知新,你就能成为一名教师。” 中国经典中的知识也是如此,就像陈酒一样,越喝越有味道。 而只有中国经典才经得起推敲和品味。 《论语》也说:“三人行,必有一为我师”。 这句话对我影响深远。 读书时的我是一个自信又有些傲慢的人,有一种莫名的、盲目的骄傲。 下班后,我利用业余时间简单地读了一遍《论语》。 现在,在工作环境中,我发现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我的同事中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 他们都是初中毕业,基本功非常扎实。 他们懂书法、绘画、音乐。 而且,他们拥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轻松处理学生面临的问题。 我原本以为我也能和他们一样处理好,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 我真的很感动。 我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利用假期练习书法,力争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 结果还不错,在工作中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关于学生的概念,《论语》说:“因材施教”。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当我刚开始工作时,因为我没有经验,所以我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我以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事实上,这违背了学生发展的规律。 由于没有重点,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随后,我反思自己教学行为中的不足,并向其他同事寻求建议。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比如,我教过的几个毕业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就经常来找我倾诉。 比如,中学的时候我觉得学习压力很大,我觉得学习很累等等,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要求他们死记硬背文化知识。 相反,建议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应该向体育发展,而热爱绘画、很有天赋的孩子应该向艺术发展,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为人处事方面,我也从中国经典中学到了很多。 我曾从孟子那里学过这样一句话:“贫贱不可移,富贵不可无德”。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 人可以贫穷,但一定要有骨气和奋斗的决心。 在这个时代,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创造财富。 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是在苦难中长大的。 但我很庆幸年轻时的贫穷,那是一种财富。 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之不易,也让我懂得珍惜。 它让我很早就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成为了一个孝顺的孩子。 也让我从小就知道事情可以自己做,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 使我成为一个正直、勤奋的人。 现代社会机会很多,很多人一下子就暴富了。 然而,正因为它们来得太容易,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可靠。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美好生活只过了几年,还不能满足。 我想,不仅是富二代,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太平盛世,都应该要求自己“贫贱不可移,富贵不可淫”。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引了许多外国学者的关注。 他们来中国是为了旅游、学习。 对韩国、日本、嘻哈感兴趣的小朋友们请擦亮眼睛好好看看。 虽然我们不能像晚清的满族贵族那样嚣张、封闭。 但当京剧、武术、中医等国粹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时,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经典都拿出来好好品味,然后学点别的好东西,还教那些老外? 。 我们有很多好东西,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我个人认为,只有把基本功学好,我们才配得上做一个中国人。
【学习国学的思考_学习国学的启示与收获】相关文章:
中国经典透视04-13
学习国学心得01-13
学习国学的心得09-23
学习国学的心得11-22
学习国学的心得02-02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诵读经典作文集11-17
国学与人生感悟作文12-09
国学名句08-28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08-24
学习国学与教育心得03-28
【幼儿园园长感悟的文章一般都是什么样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