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6年启动全国“乡村晚会”示范展示活动,共选定河北、黑龙江、山东、广东等地14个村庄、社区作为示范展示点。 2月4日,“我的“村晚会”我的年”2021全国“村晚会”示范展示活动云直播晚会,用一个主会场连接东、西、南多个“村晚会”示范展示点、南北,以及全国各地的精选地方。 “乡村晚会”在此举办,并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央视等平台播出,累计访问量608万人次。 为引导群众在春节期间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向上的现场文体活动,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了“家园舞”展示2月8日的视频。
演员黄渤《宅舞》视频截图
本文通过湖南、四川、广东、安徽六省农村春晚浓郁的地方特色、内容形式的创新、故事的创作来审视全国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 、黑龙江。 它作为我们解读乡村振兴的一套“文化”。 密码”。
湖南沙洲:展示“好景、好物、好人”
“红沙洲”全国“乡村之夜”示范展示活动湖南沙洲分会场
赶大市集、过年、看大秀……1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的“红沙洲”全国“乡村晚会”示范活动沙洲分站举行湖南省郴州市汝州市成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风俗广场举行。
本届“乡村晚会”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乡村文旅融合”主题。 通过参加文博会、过吉祥喜年、看属于自己的“乡村晚会”,展示沙洲村的独特魅力。 我们的专题拍摄全面宣传当地文化、民俗风情和农副产品。 ”湖南省文化中心副主任、沙洲《乡村晚会》总导演周谷健介绍。
主会场舞台表演在《美丽乡村》音乐声中拉开帷幕,舞蹈《赶鹅奔小康》、《醉畲乡》、畲族民歌《山歌》、独唱等《沙洲春》《半条被子》《温暖人心》、小品《行进新路》、瑶族民歌表演《情景山歌》、歌舞《欢乐舞》等节目等展示了瑶族、畲族民俗风情、红色文化、节日文化等丰富内容,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民俗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联合村村民、县级瑶族山歌传承人李德仁与瑶族山歌队成员一起上台,将原汁原味的瑶族山歌带到了沙洲。无伴奏形式的“乡村晚会”。 。 “我们的队员都是当地的农民,之前上过的最大的舞台是去郴州市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这次虽然是在家里演出,但是是面向全国观众,每个人都非常兴奋。” 李德仁说:“为了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我们在平时的演唱中加入了动作。”
舞蹈《赶鹅奔小康》讲述了当代大学生带领贫困村民养鹅脱贫奔小康的故事,引起当地村民共鸣,获得热烈掌声。 节目主持人熊武说:“去年,我在株洲市一个偏远贫困山村的养鹅基地,看到村民们高兴地追着鹅。村里扶贫的大学生们演奏着《唢呐里唱着花鼓戏的曲子,大雁仿佛在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当时的场景深深地感动了我,村民们幸福的状态也感染了我。后来我用了花鼓戏的音乐以此为背景创作出这档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舞蹈节目。”
此外,沙洲“乡村晚会”分会场的民俗表演,展示了汝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摇糯米糕、炒糖花、民间武术等。民俗活动游行中的舞龙、划船故事等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活动现场,书法家为群众写春联,摄影师为群众拍全家福,农副产品市场热闹非凡。
据了解,我们的《乡村晚会》通过多个平台在线播出。 在长沙工作的汝城人匡静在网上观看了沙洲“乡村联欢晚会”。 ”从来没有回到过家乡,感受过家乡的年味。”
四川丹棱:荷笛奏响新农村乐章
《天天甜,天天高》四川荷笛节目入选全国直播转播
美丽的乡村,奏着丹岭唢呐。 紧接着,四川轻音、四川联笑相继表演,观众频频鼓掌、微笑。 2月4日,“喜迎新年,迈向新征程”——我们的小康生活2021全国“乡村晚会”示范活动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热闹举行。 此次全国“乡村之夜”采用转播直播模式,北京1个主会场连接四川等7个“乡村之夜”分会场。 其中,四川眉山丹棱县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四川莲笛节目《香甜高远》入选全国直播转播。 近4分钟的节目长度是全国所有展示点中最长的。
连笑,俗称“柳编柳”,是四川民间艺术的一种,曾广泛流行于巴蜀民间。 舞台上,丹棱县大雅舞队的队员们手持装满铜钱的三尺长竹棍。 伴随着欢快的旋律,他们用竹签的两端击打自己的手、肩、脚等身体部位。 铜币与木棍碰撞。 墙壁嘎嘎作响,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荷笛一般具有喜庆欢乐的音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非常适合在丰收、喜庆等活动中演奏,吹的人高兴,听的人也高兴。” 大雅舞蹈队队长谢德兵表示,这次的《天天甜,天天高》是一首新创作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四川特色,展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
当天整场演出除了《舒心四川迎新年》、《齐乐梅山焕新颜》、《天府村谱写新篇章》、《九州同庆新春》四个篇章外,还包括特色农产品推广计划。 果农和电商专家向全国观众推荐丹棱不知火、东坡泡菜等特色农产品,展示了当地农村新面貌和村民幸福生活。
丹棱的《乡村晚会》是四川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缩影。 2015年,四川省首届农村春晚在丹棱县张场镇小河村德祥文化大院举行。 2016年,眉山市推广丹棱乡村春晚实践,连续五年开展乡村春晚活动。 2020年,丹棱县农村春晚实现78个村(社区)全覆盖。 不仅在丹棱、眉山,近年来,在全省富顺、自贡、盐源、凉山等地,村民纷纷自发组织“乡村晚会”,充分展示了当地乡村文化成果振兴。
山东荣成:渔村“乡村之夜”引游客赞叹
山东省荣成市大峪岛村“乡村晚会”现场
2月4日,是“小年”腊月二十三,山东省荣成市大鱼岛村处处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气氛。 海上,蔚蓝的天仿佛落在海面上; 陆地上,穿着红绿衣服的村民走出家门。 在热闹的锣鼓声、舞龙狮的热闹声中,大鱼岛村的“村庄之夜”正式开始。 。
这时我才看到锣鼓响起,听到号角声。 《渔歌》的表演受到了无数榕城游客网上的点赞和好评。 渔歌不仅是具有荣成特色的民间音乐,也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无论是登船号、拖车号、生死号、关山号,都展现了渔民的独特之处。 不畏风浪、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勇气。
今年荣成市大鱼岛村的“乡村晚会”分为“祭海神”、“庆丰收”、“送祝福”、“渔民娱乐”四大板块,融入龙狮、舢舨等鼓乐、文化节目、书法礼品等。 在弘扬福气、好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征集等环节,榕城“三渔文化”——“渔锣鼓”、“渔歌秧歌”、“渔歌”、“剪窗”和选用具有荣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沙风情”。 《武术》、《海带收舞》,以及反映荣成美丽乡村建设成就的《大鱼岛美景》、《美丽乡村阳光》等文化节目,共同展示荣成渔民的海洋文化和当今荣成的海洋文化。生产生活条件繁荣。
大鱼岛村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渔村,有着深厚的渔民文化。 村民创作的“海带舞”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
参加村晚“海带丰收舞”表演的大峪岛村村民毕秀丽说:“我是大峪岛人,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村晚’活动。我们的舞蹈老师重新加工作品,精心编排,姐妹们听说后踊跃报名参加,精心训练,收获健康快乐。祝全国人民春节快乐,幸福安康,祝愿我们的大屿岛过得好天气和更大的荣耀。”
多年参与当地“乡村晚会”组织工作的荣成市文化中心主任徐伟表示,听说荣成入选全国“乡村晚会”示范点后,馆内同事们都很感动。很兴奋。 我们选择了具有渔民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鱼岛村作为演出场地,安排了具有渔民特色的乡村晚会节目。 尤其是《渔歌》《渔歌秧歌》《渔锣鼓》经过演员们的重新编排和激情演绎,更加震撼人心。
广东大理:“小欢乐”融入全国“大聚会”
广东南海区大沥镇“乡村联欢”舞狮表演 许建梅 摄
“咚咚咚,叮当叮……”在手持红绣球的领舞演员的引导下,两条十八米长的“龙”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鼓乐时而翻滚,时而腾飞,惊心动魄,令人惊叹。 。 。
2月4日下午,“喜迎新年,迈向新征程”——我们的小康生活2021全国“乡村晚会”示范展示活动(广东大理)在大理九龙公园广场举行在佛山市南海区南海镇举行。 被誉为“南海第一龙”的麦边舞龙队,精彩展现了大理龙舞的独特魅力。
作为全国14个“乡村晚会”示范点之一、广东唯一的一个,大理的“乡村晚会”已从乡村小舞台走向线上大舞台,将“小欢乐”融入全国“大晚会” ”。 这场大理《乡村晚会》共分为4个篇章,汇集了18场演出。 大理镇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张万平表示,本次“乡村晚会”以龙狮为主线,串联大理特色、传统文化、年俗风情,呈现欢乐祥和的岭南文化主题晚上。
第一章主要展示龙狮传统文化,融合鼓乐、狮群、龙狮广场舞、高桩狮、麦边舞龙等元素,呈现出热闹、雄伟的场面。 中联龙狮教练叶仲明介绍说,舞狮技艺是中联黄飞鸿武术龙狮协会在原有南方舞狮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收了武术舞狮技艺,其中包括高桩狮。梅花木桩舞蹈和民间武术。 它融南方民间形式、套路和大理民间特色于一体,集舞蹈、武术、杂技、力量、审美于一体。
舞台上,老人给年轻人讲述龙舟的故事。 这档名为《老龙印记》的节目展现了盐步老龙精神和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的成就。
大理“乡村晚会”通过歌曲、舞蹈、粤剧等表演,营造欢乐祥和的春节氛围,充分展示了美丽“黎”新城乡的新面貌、新风采。 佛山市首批粤剧学校——水头小学“小星辉”粤剧社的学生表演了粤剧折子曲《堂里春草》,趣味十足; 南海区粤剧、粤剧传承人林鸿昌、袁慧琴以精湛唱功演唱了《花木兰行营》选段《流英补月》; 抗疫主题曲《还我中国平安》、少儿街舞舞蹈《中国!》 快点! ”都是文艺爱好者自发创作的优秀节目……大理《乡村晚会》还邀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成工匠”、全国“三八红旗手”代表,为广大群众送上新春祝福。全国人民。
大沥镇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醒狮、粤剧)、中国摄影之乡、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传统龙舟、舞狮、书画、 2016年以来,大沥镇以“政府搭台、群众唱响、群众唱响”为宗旨,持续开展具有浓郁岭南年味、南海乡村文明和人文传承的“乡村晚会”。党风弘扬,文化惠民”。 截至2020年,已举办海选、复赛、决赛160余场,参赛人数超过3万人次,线上线下观众超过200万人次,每届评选出80多个优质节目。
安徽奎湖:线上“乡村晚会”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安徽奎湖《乡村晚会》现场
2月4日,安徽省示范展示奎湖村联欢晚会在线直播以“新年快乐、迈向新征程”拉开序幕——我们的小康生活2021全国“乡村联欢晚会”安徽省示范展示拉开帷幕安徽省网上艺术节拉开了春节期间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序幕。
据导演介绍,参加本次“乡村晚会”的节目是安徽各地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 他们是当地乡村人才、民间艺术家、文化协调员、文旅志愿者、乡村艺术团队。 在老师的带领下,他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在展示安徽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特色美食的同时,也体现了安徽省农民富、农业强、乡村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比如,村晚会主题曲《我们村里有春晚》表达了群众心声,表达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花鼓礼凤阳》展现新农村、新生活、新风采; 民歌合唱《农耕新歌》、《夯土歌》、《跨山越水心连心》、《划龙舟》、杂技《打谷场》等都反映了农耕生活; 情景歌舞《这个冬天》致敬医务工作者和共产党员; 情景喜剧《我的家在大同》表达了乡愁和童年记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舞《乘风破浪》展现了新时代奋斗者的干劲和激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民间手工艺品、农产品、美食美景、书房四宝等都以“好物推介”的形式在云端全方位呈现给观众。 ”。 南陵县大埔实验区安徽省种苗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的大埔蝴蝶兰有20多个品种,花色鲜艳、花期长、花型多。 “百花盛宴”圆了种植户的致富梦。 也拉动了大浦的经济; 马源羊肉的鲜美汤汁、奎湖浮鱼的独特口感、美味不粘的崖山莲藕糖、酥脆香甜的奎湖团团、松软爽口的南岭米饭……这一切形成了一个伟大的融合。 “文化、农业、旅游”等主题,引得网友热议刷屏。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文化处负责人介绍,奎湖“乡村之夜”展示了安徽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依托奎虎“乡村之夜”,依托安徽文化云、安徽公共文化云,提供丰富的线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推出“云看乡村晚”、“云好课”专题,持续提供云学习、云直播、云剧场、云展厅、云阅读等在线服务; 引导群众通过微信、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创作、传播优秀节目、产品宣传、综合活动短视频、微视频、图片; 公众还可以积极参与云端送春联、猜灯谜、赏农民画等活动,并互动赢取文创小礼物,增添浓浓的年味。
黑龙江富锦:看农村春晚,尝家乡味道
黑龙江富锦参加“乡村晚会”的村民正在创作文艺节目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燕山镇东安村村民肖玉英的大女儿贾丽婷、二女儿贾丽娜分别在江苏省苏州市和黑龙江省鹤岗市打工。 前几天他们通电话,说想去村里看看鼓。 表现。 肖玉英说:“我让他们在工作地点安心过年。今年富锦市举办了网上乡村春节联欢晚会,还有鼓乐表演《庆牛年》 “我们村,你可以在网上感受家乡的年味,看看哪一个是妈妈。”
这几年,每当春节来临,人们都有一个特殊的期盼:看富锦乡村春晚。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富锦市艺术中心将农村春晚从线下搬到了线上。 形式变了,但内容还是一样熟悉的味道。
富锦市二龙山镇胡宝峰创作的书法表演《福气满满》,双手同时书写正反两个“福”字,为晚会增添了喜庆祥和的色彩。 胡宝峰表示,自己能够走上党的舞台,得益于富锦市举办的多次公益书法培训。 今后,他还将创作更多的书法作品,为村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富锦城市群艺术中心举办的富锦乡村春晚主题丰富、形式多样。 共有15个节目,其中市群艺中心4个节目,11个乡镇各1个。 值得一提的是,各乡镇推荐的节目是与富锦市艺术中心通过网上评选共同确定的。 这些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接地气、正能量,特别受欢迎。 例如,宏胜镇编撰的三句半《明天必报胜利》,讲述了宏胜镇干部群众不畏生死、不畏艰险、不畏严寒的故事。 ,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抗疫斗争中无私奉献。 这个故事展现了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营造浓浓的年味,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让在当地过年的游客和城市里的村民通过线上平台,由富锦主办、市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主办、富锦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富锦市“美丽乡村·多彩生活”2021农村春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富锦市群艺术中心主任杨军表示,富锦乡村春晚聚焦富锦市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展现独特的富锦魅力。 今年的《乡村晚会》首次以线下录制、线上播出的形式呈现。 目前,所有节目从创作、排练到录制均已完成。 经过精心剪辑,展现富锦市农民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可以在春节期间在网上呈现。
记者:张岭、傅元舒、苏锐、谭志宏、张建友、高雷
【2021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启动黄渤“居家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