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苦思冥想三天三夜为百姓治病

更新:02-05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图片:神农尝百草(资料图)】

古时候,五谷杂草同生,药花同盛。 没有人知道哪些谷物可以食用,哪些草药可以治疗疾病。 黎族百姓靠打猎为生。 天上的鸟儿越来越少被猎杀,地底下的动物也越来越少被猎杀,人们只好挨饿。 谁愿意不医不药而患疮病呢? 就算死了,也要剥皮!

神农氏看到百姓的苦难,心里痛苦不已。 如何解决人民的饥饿问题? 如何治疗老百姓的疾病? 神农苦思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率领一众臣民,从家乡随州骊山出发,向西北山区进发。 他们走啊走,腿肿了,脚上长满了老茧,但他们还是坚持走。 他们走了七七十九天,终于到了一个地方。 我看到了一座又一座山峰,一座座峡谷。 山上长满了奇花异草,远远就能闻到阵阵清香。 就在神农等人向前走的时候,峡谷中突然出现了一群狼虎豹,将他们团团围住。 神农立即吩咐臣民挥舞神鞭,击打猛兽。 一批人被赶走,另一批人进来,激战了七天七夜,才把所有的猛兽都赶走了。 那些虎豹蟒蛇,身上都有被神鞭抽出的伤痕,后来化为皮肤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都说这里太危险了,劝神农回去。 神农氏摇头道:“我们回不去!黎民饥饿无食,病无医治,我们怎能回去!” 说着,他就带路进入了峡谷,来到了一座浩瀚的山脚下。

半山插入云端,四周都是刀削崖壁。 悬崖上挂有瀑布,上面长满青苔,光滑滑溜。 似乎没有天梯就无法上去。 臣民再次劝他算了,尽快回去吧。 神农摇摇头:“我们回不去了!百姓饿了没有东西吃,病了又没有医治,我们怎么回去呢?” 他站在一座小石山上,面向山体,向上、向下、向左看。 看看,看看,下定决心,想办法。 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立的小峰称为“望农亭”。 随后,他就看到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悬崖边的烂树爬了过来。 神农有主意,他也有! 他立即召集臣民,让他们砍木竿、砍藤条,靠着悬崖搭起架子。 从春天到夏天,从秋天到冬天,一天一层。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我们都没有停止工作。 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爬了360层楼才到达山顶。 相传后来人们建造建筑所用的脚手架就是根据神农氏的方法制作的。

神农带领臣民登上木架,到达山顶。 嘿! 山上真是一个花草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种颜色,密密麻麻。 神农非常喜欢,就吩咐臣民提防狼、虫、虎、豹。 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入口中品尝。 为了在这里品尝草药,为百姓寻找食物和药物,神农氏让臣民在山上种植成排的杉树作为城墙以抵御野兽,并在墙内建造茅草屋居住。后来,人们把神农居住的地方称为“武城”。

白天,他带领臣民到山上品尝草药。 晚上,他让臣民点起一堆篝火,他通过点燃火来详细记录:哪些草药是苦的,哪些是热的,哪些是凉的,哪些可以充饥,哪些可以治愈疾病,都写了出来。清楚地。

有一次,当他把一根草放进嘴里尝的时候,突然感到头晕,摔倒了。 众臣赶紧扶他坐起来。 他明白自己中毒了,但他已经无法说话了。 他必须用尽最后的力气,指着面前一株鲜红色的灵芝,再指着自己的嘴。 受试者们赶紧将红灵芝放入口中,咀嚼一番,喂到了他的嘴里。 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也不晕了,能说话了。 从此,人们就传说灵芝可以起死回生。 臣民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纷纷劝他回山下去。 他又摇摇头,道:“我们回不去!黎民饿了没东西吃,病了又没有医治,我们怎么回去!” 随后,他继续品尝药材。

他尝完一座山的花草后,又到另一座山去品尝,并用木竿爬上去。 我已经尝了七十七四十九天,走遍了这里的山。 他尝到小麦、稻米、小米、高粱可以充饥,就让臣民把种子带回来,让黎人种下。 这就是后来的五谷。 他品尝了365种药草,写下了《神农本草》,并嘱咐臣民带回去治疗天下人民的疾病。

神农尝遍了百草,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和治病的草药后,神农来到了惠生村,准备下山回去。 他环顾四周,发现满山竖立的木架都不见了。 原来,那些木杆掉在地上就生根了,经过雨淋之后就发芽了。 这些年过去了,它们竟然长成了一片广阔的森林。 神农氏遇到麻烦了,忽然天上飞来一群白鹤,将神农氏和他的几位守护臣民带到了天庭。 从此,惠生村一年四季飘香。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天下的功绩,人们把这片广阔的林海命名为“神农架”。 神农升天的惠生村更名为“留香村”。

【神农苦思冥想三天三夜为百姓治病】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统编版中学语文教师题型专练古诗 下一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代接力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