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下午,文化和旅游系邀请著名学者刘玉清教授做题为“国学的基本内容及当代意义”的讲座。 本次讲座由文化与旅游系主任刘媛媛主持,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教师参加。 讲座在行政楼一楼2号会议室举行。 我系数百名同学认真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文化与旅游系主任刘媛媛介绍了刘玉清教授的学术成就和成就。 刘玉清教授,山西省洪洞县人。 198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古典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 1986年晋升副教授,1996年晋升教授,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先秦文学博士学位。 1999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山西大学任教,并担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 2001年任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 2007年兼任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主要从事先秦汉文史研究,着有《从儒学到文学》、《从文学到儒学》、《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生活》等著作30余部。等。在《文学研究》、《文学批评》、《文学遗产》等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近200篇。 兼职社会工作者包括定中书院院长、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等。
讲座中,刘玉清教授用幽默的语言和成熟睿智的语法向大家讲述了他对国学基本内容和当代意义的理解和研究。
首先,刘玉清教授阐释了国学的基本内涵,区分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的异同,并阐释国学是在传统文化研究中整理出来的系统知识和知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国学的特点是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
其次,他在阐述国学的当代意义时明确表态,提出“找回中国人的自尊”。 他以在场学生的着装为例,深刻表达了国学的当代意义在于恢复中国人规划人类未来的能力。
最后,刘玉清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国学的基本内容。 他将其分为:小学——打开中华文化大门的钥匙; 儒家经典——中国人的道德精神和理想追求; 历史——中国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坚守; 子学——中国人的思想和生存智慧; 文学——中国人的生活感受和精神世界。 刘玉清教授结合众多历史案例一一解释,并表示:“这五个方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讲座结束后,刘媛媛系主任向刘玉清教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对讲座内容做了精彩的总结和点评。 她表示,刘教授对国学的阐释和阐释,充分阐释了“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表明国学一定是充满活力、常新的、具有当前和未来长远意义的思想内容。 刘媛媛主任也提到,刘教授也启发了我们追求学术研究、领悟国学之美,也启发了教学团队融会学术知识,为学生提供无限的课堂享受。
通过本次讲座,我系师生不仅真实感受到了刘玉清教授的学术风范,而且受到了国学思想和文化精神的熏陶和弘扬,体会到了如何在语境中传承中华文化、运用中华文化。 “新文科”育人的深刻作用。
结尾
文字| 贾耀宇
排版| 张先安
校对员| 郭金艳
提交并加入我们:
过去推荐的
【文化和旅游系举办“国学基本内容及当代意义”主题讲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