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孩子们将使用新的语文课本! 新教材会有哪些变化? 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增加
国学内容普遍增加。 将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的国文出版社新教材,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例明显增加。 与一到六年级相关的课文约占课文总量的30%; 与七至九年级相关的课文约占课文总量的40%。 每册编有古诗词两单元。
在今年预计推出的修订版中,曾经只包含在五、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课后练习《古今美德》可能会被添加到每本课本中。
减少
文本数量已减少。 国文出版社小学语文部主任郑伟忠表示,新修订的教材数量减少了15%。 在原有5个模块、20个专题不变的前提下,江苏教育版高中教材也由108篇调整为95篇。
改变
更新了时代标签。 新修订的中文版教材中约有40%的课文被替换。 比如,中学课本中的“洲际导弹叙事”改为“网络表情包”,符合网络时代的学生生活。 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修订的教材中,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30篇课文中有很多内容被替换。
保持
传承经典。 修订版中,不乏传承多年的老面孔。 比如,保留了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小英雄王二小》《国旗与太阳一起升起》等课文,还有《我能行》《桨下的桨声》等。月亮”体现了优秀的品德和情操。 预订。
语文课本如何修改? 修订后的语文教材将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据新华社报道,自2012年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推出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版、语文版、江苏教育版等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进行了修订。 添加、删除、替换、保留都是新的。 教材修订的四个特点。 针对以往语文书籍中存在的常识性错误,一些插图陈旧粗糙,一些版面缺乏梯度,甚至“教材不够,助教必须进来”等问题,此次改版将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程度。
如何修复它?
涉及数千人的并行多项试验
业内人士指出,语文教材的修改、增删改查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一项极其耗时耗力的工程,甚至比编写新教材还要困难。
——修订周期为三至四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3年1月重启语文教材修订工作。但早在2010年,出版社就已在各地进行多轮调研,收集建议。 据了解,语文教材大部分版本从修订到最终出版使用,少则三年,多则四五年。
——多选、多评、多读。 业内人士介绍,语文教材的修订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征求公众意见、制定教材修订方案、文本选择、编辑、稿件协调会、编写小组讨论、修改定稿、审核、评审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顾志川表示,各大出版社在审稿过程中,一般遵循主编初审、主编审稿、主编三审的程序。出版社的领导。 有的还邀请语言学、文学、汉语教育学方面的专家。 专家评审员。
据了解,一些出版社还将对教材的部分章节进行试教。 例如,华文出版社教材中的《我的发现》、《千金的承诺》等课文,都是由华文特约教师试教,以利于理解写作概念和思想。
——参与人数超过千人。 据华文出版社统计,在华文教材的修订中,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省市教学研究人员和2000多名一线教师参与了讨论和评审,发放并回收问卷1000多份。 。 仅在文章评选阶段,江苏教育版就有近200名专家参与,其中包括小学教师、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大学教授等。
同时,一些著名的教育界、文学界人士也参与其中。 荣获“国际安徒生奖”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是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之一。 孙绍珍、温儒敏、倪文金等语文教育领域专家也经常参与教材修订的讨论和策划。
基于什么?
文学品质和美感是最高标准
专家表示,语文教材的修订并非偶然。 在具体操作上,各大出版社对语文教材的修订主要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施尤娜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每当新课程标准发布时,他们都会组织相关专家对新旧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新的变化和趋势,并运用到修订工作中。
一线师生的意见是修订标准之一。 郑伟忠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他们每年都会向学校师生发放征集表,以“你最喜欢的课文是什么”、“你最不喜欢的课文是什么”等问题作为参考。
在修订过程中,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一个重要原则,即教师好教、学生好学、教材好看。
山东省临沂市语文教师胡晓丹认为,修订应坚持教材的本质——教育工具。 晦涩和过时的文本需要消除和替换。 “这降低了教学难度,减轻了师生的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 图书馆更新。”
人文性要求教材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自然,形成正确的三观。
“教材应该是一个例子,而不是一个标准。”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生决定了语文教材永远是多维度、多侧面的,需要不断创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在调整语文教材的同时,还要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消除应试思维,真正让语文教育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人们。
【孩子们,今秋就将使用新的语文课本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