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的创世传说,人人皆知。 我不是考证派出身,也不做那些考证技巧。 从故事本身的内容来看,作为一个创世神话,它确实蕴含着无与伦比的智慧。
盘古是谁? 我们先看“盘古”二字。 盘可组成库存、盘、计算、盘手串、盘根、盘欢、盘塔等词语,表明盘有绽放、扭动、测量、考虑、总结等意思。远古,远古人,远古时代,这个意义无需重复解释。所以,盘古不仅是创造世界的创世神,而且盘点了古人,总结了远古时代的意义。 里面有一句话。
“盘古论今”这句话是第二种用法。 因此,盘古开天辟地完全可以理解为对古人开天辟地故事的盘点和总结。
盘古是从混沌中诞生的。 怎么理解“混沌”这个词呢? 在神话中,指的是天地未开之前的样子。 但实际上,混乱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很多东西混杂在一起,无法区分和识别。 人们的思维和认识都处于愚昧的状态。 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为混乱。
因此,盘古从混沌中诞生的故事情节也可以理解为:古人是从愚昧状态中诞生的。
盘古用盘古斧将混沌一分为二。 什么是盘古斧? 看过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的朋友一定对原始人向天空扔骨棍的情节印象深刻,这是对人类祖先第一次使用工具的隐喻。
同样,盘古是第一个创造世界的人,那么他手中的盘古斧自然就是人类祖先的第一个工具。 为什么它看起来像一把斧头? 难道不是矛、刀、剑之类的东西吗?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是古人使用的所有工具中,斧形出现最早,作用最大; 二是因为“一分为二”的原因。 斧头是将物体劈成两半的最佳工具。 。
但如果只解释到这里,就无法与前面的“混沌”一词联系起来。 斧头劈开,怎能开启无明境界? 让我们从工具这个词开始。 工具有两种,一种是具有材料属性的真实工具;另一种是具有材料属性的真实工具。 另一种是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工具,但比真实的工具更强大、更有用。
这是人类大脑中存在的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有很多,比如知识传承、逻辑推理、科学方法等等,如果说盘古斧是一种认知工具,那么将原始人类从无知中解放出来的思想就是自洽的。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盘古斧这件划时代的神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认知工具呢? 答案就在“二分之一”这个表达中。 哲学中有一种分成两部分的方法。 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都可以分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部分。 这两部分既统一又斗争,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我们称这种方法为“二分法”。 由此可以解释“盘古用盘古斧将混沌分成两部分”:远古人类第一次用二分法的方法,将未知无知的混沌世界变成了可知可用的人类世界。 从此,人类摆脱了愚昧,走向了文明。
盘古斧是两点之法,两点之法就是盘古斧。 试想,掌握了两点之法,就等于接受了盘古的传承,掌管了创世神器。 这确实是既美好又充满激情。
接下来剧情的发展完全印证了这一点。
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 物质分为清浊(轻重)两种属性,方位分为上下两种属性,运动分为上下两种属性,空间分为天地两种属性,一切一分为二,都是二分法。
这还没有结束。 通过二分法,另一个伟大的认知工具诞生了:命名。 清、浊、轻、重、上、下、升、降、天、地等,都是事物属性的名称。 命名简化了认知过程,降低了认知难度,开启了知识的传承。
正如《道德经》所说:名,万物之母。 远古先民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他们为万物命名的旅程。 还有一件事,在《创世记》中,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也可以理解为犹太人的祖先通过命名来摆脱无知,了解世界。 印度教的创世神话是相当荒谬的。 梵天做了一个梦,一切都实现了。
盘古立于天地之上。 天高十丈,地厚十丈,盘古日也长十丈,直到一万八千年。 命名之后,另一个伟大的认知工具出现了:量化。 “一尺”和“一万八千年”的表达反映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当量化出现时,数学就出现了。 其重要性不用多说。 盘古的身体越来越大,就像远古人类越来越强大一样,他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广,开始了冒险,探索世界。 最后,盘古死了,化为大地、山川、河流。
远古先民到处冒险、开拓,一路繁衍、消亡,把他们的尸骨埋葬在万水千山之中,化为江河大地。 终于出现了三皇五帝,华夏传承得以延续。
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经过无数先辈克服荆棘坎坷的历程,凝聚成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和创世神“盘古”的伟大形象,供后人铭记。
我们年轻一代应该继承前人的志向,不断开拓进取,创造贡献。 换句话说,第二点就是用“盘古”的精神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新神,叫“论金”。
【盘古是谁?先看“盘古”二字怎么理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