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古文赏析·观志》的主编张高平教授。 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古文赏析》这本书的亮点和价值。
第一,《古文观志》赋予人文软实力。
清代吴楚才叔侄编撰的《古文观志》出版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即公元1698年,距今约310年。 本书体现了雅俗共赏的中华文化精髓,是“传统智慧”的结晶,是“人文品质”的指标。 这本书可以成为“语言表达”的推动者,也是“人文软实力”的一大补贴。 未来十年,即使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本书所体现的创意案例、构思过程、沟通模式、表达艺术、批判性思维能力仍然值得借鉴。的参考。
《古文观志》一书还表明,思想、美、幽默、爱、温暖、关怀是人文软实力,是人工智能AI所缺乏的要素。 这些都印证了美国哈佛大学奈教授提出的:人文软实力。 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硅谷AI工程师李开复所说的话:“AI时代,文科更有趣!” 当人文思维、人文软实力发挥出来的时候,所谓的文科才更有趣,因为机器人无法思考,缺乏创造力。“当科技进入黑暗角落时,人文就是照亮黑暗的蜡烛!” 《观文观志》一书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宝库,是黑暗中的指路明灯。
二、《古文赏析》的特色。
我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一书,由台湾南一书局于1999年出版。这本《鉴赏》最大的特点是“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欣赏古文”,充分发挥了古文的专业性。词汇学、散文、古文的意义和方法。 其主要作用是运用秦汉至明清的古文。 加上吴楚材叔侄编的《观文观志》,我又加上了清代古文12篇,所以一共234篇。 “古文观志”是能够延续中华文化的正统。 对于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了解中国文化、甚至接触人文软实力来说,应该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 自1999年推出以来,在台湾销量大概超过10万台,深受台湾师生的好评。
那么,我想谈谈为什么这本书是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欣赏中国古文的?
1985年以来,兴起了一股鉴赏热潮,如《唐诗鉴赏词典》、《宋词鉴赏词典》、《诗经鉴赏词典》、《楚辞鉴赏词典》、《古典小说鉴赏词典》等,这些鉴赏词典大多阐释内容和意义。的赞赏。 解释这些古典韵律和古典文学的内涵。 但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形式和技术方面的问题。
中国古代意义和方法的方法本来是讲形式和技巧的,所以形式、技巧、内容和思想应该相辅相成,必须和谐统一。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谈论文学时,通常只注重内容和思想,而忽视了形式和技巧。 。 因此,作为这本《中国古文赏析》的主编,我希望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 比如画论也是以形传神,即形式、技法; 精神意味着内容和思想。 如果没有形而上的形式和技巧,就无法赋予或体现形而上的内容和意义。 所以这种形式技巧和艺术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这本《中国古文鉴赏》,特别是从艺术技巧和写作手法的角度来鉴赏中国古代文学,是本书的亮点和特色。
如果只看古文的内涵、意义、思想,就看不到它的写作技巧,必须做额外的专门研究和讨论。 因此,《古文观志赏析》一书特别注重古文的词、章、义的研究。 如果你不熟悉古文,就更难看出其中的方法和技巧。 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意义和方法,在“法”的层面上,就是书中一直强调的“文学研究的视角”。
当时我在编辑这套《中国古文与观点鉴赏》时,聚集了从台北到高雄14所名校的名师参与撰写和鉴赏。 专攻《左传》的文章义和《史记》的叙事手法。 因此,我要求其他14位名师“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欣赏中国古代文学”。 如果有不符合标准的地方,我会纠正和完善。 当然,都是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写的。
正如这本书的台湾版封面,我特地宣传了这句话,说:“此书是三百年来第一本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欣赏古汉语的书。” 这绝对不是没有根据的。 它基于内涵。 因此,对于234篇古文中的每一篇,我都会提醒你2~3个重要的艺术技巧或写作技巧。 如果我们读者懂得欣赏古文的美与奇,那么我们就能为他们学习或操作古文,甚至将来也能懂得如何用古文来写文章。 因此,艺术技巧和写作技巧是本书所强调的。
三、《中国古文赏析》的价值。
(1)深究之宝(注:是宝藏的意思)。
散文堪称文坛三千年常青树。 传承了丰富的民族传统,保存了优质的文化传统,积累了大量的文学遗产,为“人文软实力”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启发,也展示了《观文观志》一书的很多实例。丰富多彩的谈话方式和诗文写作模式; 历代儒家所提倡的治世之学,实在足以囊括一切。
(2)写作指导。
总体而言,春秋古文以叙事为主,叙事艺术处于鼎盛时期; 战国古文专门论述,如《战国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六朝隋唐时期,古文在诗词方面转向描写、抒情; 宋代古文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融为一体。 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就是其中之一。 典型的。 宋代古文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创新发明为主。 至于明代古文和清代古文,各有各的特色。 研究古汉语,可以敬秦汉,也可以敬唐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无所谓好坏,只是风格特殊、不同而已。 《中国古文赏析》一书是学生作文的指南。 本书面向正在从事写作的学生或作家。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优秀的指南针。
(3)作文教学。
因为有了这本指南《古文赏析》,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授作文写作时,老师教学生如何写出一篇内容丰富、文采辉煌的精彩文章。 这是中国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就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中国古文赏析》一书共234篇。 每篇文章都有“深入学习赏析”等单元。 从词汇学的角度欣赏中国古文之美,从精神的角度理解中国古文的哲学奥秘。 。 可以说,这部《古文赏析》具备考证之真、哲学思想之善、文学艺术之美。 这三者完美结合,才能完整地欣赏中国古文。 所以,在从事教学时能提供如此多启发的老师,无论是教古文还是作文,应该都能从《古文赏析》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发。 《中国古文赏析》中提出的各种写作技巧确实可以提高作文水平。 它们对于教师和作家来说都是很好的指南。
(四)研究重点。
与诗歌、歌词、音乐、小说、戏剧相比,学术界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显得孤独而冷清。 《古文鉴赏》的“深入研究和鉴赏”可以为学术界提供很多启发和触发。 《观致古文鉴赏》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将有助于历代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无论是古代中文还是现代中文,都将有助于对古文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
谢谢你!
张高平
张高平,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博士,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
搜索店铺“北京立品图书”
【张高评教授:《古文观止鉴赏》的亮点和价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