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做国学启蒙,不会背,没什么要紧的

更新:02-0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孩子多大了?”

——《四年》。

这……所有鸡宝宝和非鸡宝宝的家长都沉默了。

但我真的不怪这位家长。 我们的传统文化太大、太深了。

普通父母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本来,余先生并没有想过为国学启蒙制定一条规划路线。

但实在找不到什么清晰明确的规划思路,只好自己去。

国学的启示不是什么?

很多家长一提到语文启蒙,就会想到背《千字经》《弟子规》《三字经》……他们认为摇头背这些“经典”就是启蒙。

错错错了。

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以《弟子规》为例。 它根本不是一本古代启蒙读物。

之所以受欢迎,很简单,就是因为开课简单、容易赚钱。

传统文化中从来没有“弟子规”。

这些东西也可以用,但是家长心里一定要有一个谱。 它绝不是传统文化的经典。

如果你记不住也没关系; 如果你能记住它,那没关系。

国学启蒙包括哪些内容?

国学浩瀚的海洋,读不完的书。 想出一个主意确实不容易。

但如果是为了孩子的启蒙,还是可以的。

余先生认为,启蒙孩子国学主要有六个步骤:

诗歌、神话、成语、历史、古文、著作。

虽然不绝对,但一般来说,开悟应该按照这个顺序进行。

下面,我们将其中的启示要点一一突出。

诗歌

诗歌启蒙大体上有四个要点:

01-你可以早点开始

因为它有韵律,而且易于阅读和记忆,所以你可以尽早开始。

最能让孩子理解诗歌节奏的书就是《节奏启蒙》!

这本书很便宜,所以没人推荐。

但这本书确实很有价值,是古人年轻时真正的启蒙书籍。

即使孩子只理解了一部分也没关系。 一旦他的眼睛和耳朵熟悉了,他再错也不会错。

顾建芬老师的《新校歌》也不错。

02-念诵要适度,不要太当真

不要太执着于你的孩子能记住多少首歌曲。

超过一定数量之后,再背再多也没用,就像背顺口溜一样。

如果你让他说说这其中的意义,他根本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处。

选择一两本图文并茂的读物,背下来就可以了。 不要盲目追求背100首、300首诗之类的东西。

03-最重要的是欣赏诗词

诗歌的分水岭不是你能背多少首诗,而是你能理解多少首诗。

就是说,你能说出这个词为什么好,读完之后你的感受如何,你的心被它感动了……

这才是真正需要检验的,也是学习诗歌最大的好处——

让人们拥有鲜活的、不朽的灵魂。

说到鉴赏书籍,最牛的就是叶嘉莹老师。

这是公认的无与伦比的顶级诗歌诠释者。

叶老师写了一本儿童小书《儿童古诗词》(讲授版和朗诵版),大家可以看一下。

04-让孩子知道诗是活生生的人写的

孩子们对诗人的印象普遍很刻板:课本上无聊的古人都是严肃认真的。

诗描写了诗人的喜怒哀乐。 想要孩子对诗歌产生感情,就必须打破对孩子的这种刻板印象。

让孩子知道这些诗人其实还活着,有的快乐,有的悲伤。

有一本小书对这方面做了很好的介绍,《闯入诗词人才班》。

神话

神话是比较有趣的故事,很有想象力。

小孩子爱听这样的“废话”,早在4、5岁时就可以开始了。

要多积累神话故事,广泛阅读,能够复述重点神话故事。

为什么?

神话虽然看似“闲”,但其实是理解诗词古文的一把钥匙。

因为写的诗只是冰山一角,下面还有很多典故来支撑。

至于神话,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中国声音的中国童话》你一定要读。

读完这一套,我基本扫清了那些误区。

读完本套后,可以再读读《小狐狸勇闯山海经》和《中国古老故事》(第一卷)。

成语

习语通常是从故事中学习的,四岁就可以学习。

重点是,不要贪太多,选择一两个靠谱的版本继续读就可以了。

先用《斗斗镇成语故事》探寻启蒙,玩得开心。

用“读完就能用的成语分类故事”系统再刷一遍,就差不多了。

如果你想读更多,就读《中国老故事》(第二辑)吧。

历史

5岁以后就可以记录病史。

这方面的启示分为三步:

首先利用各种阅读材料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例如《古代人的一天》和《少年三国记》。

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把五千年来的大事串起来,就能有一个大概的画面。

你可以读《中国少儿历史》和《我太爱历史了!》 一本简明的儿童中国史。

最后一件事是要有批判性的视角,即使这种视角只是初步的。

因为历史是关于分析事件重要性的能力。 没有透视,读再多也只是一堆流水账。

你可以看一下《伯阳儿童资治指南》。

古代汉语

古文启蒙的时间大概是小学一年级才可以考虑开始。

首先,因为文言比较枯燥,孩子太小,无法忍受。

第二个原因是古文的基础是白话文。 当你连白话都不懂的时候,开始古文还太早,没有基础。

对此,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小文言”读物。 为了帮助家长们少走弯路,于老师之前做了一个回顾

每个人都会尽力而为,如果他们做不到,那我们就不做。

这些作品都是中国原创的经典作品。

例如四大经典、孔子、孟子、老庄、庄谟等。

我们对这些作品应该有一个总体的态度:

不要指望一步就能把事情做好。 一本经典的书需要分成很多本书来喂给孩子们。

之前我们也探索过四大经典的路线。

3-7岁,读绘本,狐狸家的《西游记绘本》《三国演义》。

7-10岁,读白话文版,或者不读《少年读西游记》。

8-15岁,阅读天地出版社《名家讲给孩子四大经典》解读版。

如果你年满12岁,阅读原著,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

至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这些思想比较高的东西,9岁以后才应该考虑。

可以先看一些优质易读的漫画和综合读物,减少畏难情绪。

比如《蔡志忠儿童国学漫画》《中国文化》。

小学高年级后,根据孩子的情况,阅读原版和翻译版。

12岁之前,读读儒家思想就好了。 至于用书,我会仔细考虑。

【给孩子做国学启蒙,不会背,没什么要紧的】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留学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发掘出潜能 下一篇:小古文解读150道硬核测试题挑战180+重点字词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