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了?”
——《四年》。
这……所有鸡宝宝和非鸡宝宝的家长都沉默了。
但我真的不怪这位家长。 我们的传统文化太大、太深了。
普通父母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本来,余先生并没有想过为国学启蒙制定一条规划路线。
但实在找不到什么清晰明确的规划思路,只好自己去。
国学的启示不是什么?
很多家长一提到语文启蒙,就会想到背《千字经》《弟子规》《三字经》……他们认为摇头背这些“经典”就是启蒙。
错错错了。
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以《弟子规》为例。 它根本不是一本古代启蒙读物。
之所以受欢迎,很简单,就是因为开课简单、容易赚钱。
传统文化中从来没有“弟子规”。
这些东西也可以用,但是家长心里一定要有一个谱。 它绝不是传统文化的经典。
如果你记不住也没关系; 如果你能记住它,那没关系。
国学启蒙包括哪些内容?
国学浩瀚的海洋,读不完的书。 想出一个主意确实不容易。
但如果是为了孩子的启蒙,还是可以的。
余先生认为,启蒙孩子国学主要有六个步骤:
诗歌、神话、成语、历史、古文、著作。
虽然不绝对,但一般来说,开悟应该按照这个顺序进行。
下面,我们将其中的启示要点一一突出。
诗歌
诗歌启蒙大体上有四个要点:
01-你可以早点开始
因为它有韵律,而且易于阅读和记忆,所以你可以尽早开始。
最能让孩子理解诗歌节奏的书就是《节奏启蒙》!
这本书很便宜,所以没人推荐。
但这本书确实很有价值,是古人年轻时真正的启蒙书籍。
即使孩子只理解了一部分也没关系。 一旦他的眼睛和耳朵熟悉了,他再错也不会错。
顾建芬老师的《新校歌》也不错。
02-念诵要适度,不要太当真
不要太执着于你的孩子能记住多少首歌曲。
超过一定数量之后,再背再多也没用,就像背顺口溜一样。
如果你让他说说这其中的意义,他根本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处。
选择一两本图文并茂的读物,背下来就可以了。 不要盲目追求背100首、300首诗之类的东西。
03-最重要的是欣赏诗词
诗歌的分水岭不是你能背多少首诗,而是你能理解多少首诗。
就是说,你能说出这个词为什么好,读完之后你的感受如何,你的心被它感动了……
这才是真正需要检验的,也是学习诗歌最大的好处——
让人们拥有鲜活的、不朽的灵魂。
说到鉴赏书籍,最牛的就是叶嘉莹老师。
这是公认的无与伦比的顶级诗歌诠释者。
叶老师写了一本儿童小书《儿童古诗词》(讲授版和朗诵版),大家可以看一下。
04-让孩子知道诗是活生生的人写的
孩子们对诗人的印象普遍很刻板:课本上无聊的古人都是严肃认真的。
诗描写了诗人的喜怒哀乐。 想要孩子对诗歌产生感情,就必须打破对孩子的这种刻板印象。
让孩子知道这些诗人其实还活着,有的快乐,有的悲伤。
有一本小书对这方面做了很好的介绍,《闯入诗词人才班》。
神话
神话是比较有趣的故事,很有想象力。
小孩子爱听这样的“废话”,早在4、5岁时就可以开始了。
要多积累神话故事,广泛阅读,能够复述重点神话故事。
为什么?
神话虽然看似“闲”,但其实是理解诗词古文的一把钥匙。
因为写的诗只是冰山一角,下面还有很多典故来支撑。
至于神话,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中国声音的中国童话》你一定要读。
读完这一套,我基本扫清了那些误区。
读完本套后,可以再读读《小狐狸勇闯山海经》和《中国古老故事》(第一卷)。
成语
习语通常是从故事中学习的,四岁就可以学习。
重点是,不要贪太多,选择一两个靠谱的版本继续读就可以了。
先用《斗斗镇成语故事》探寻启蒙,玩得开心。
用“读完就能用的成语分类故事”系统再刷一遍,就差不多了。
如果你想读更多,就读《中国老故事》(第二辑)吧。
历史
5岁以后就可以记录病史。
这方面的启示分为三步:
首先利用各种阅读材料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例如《古代人的一天》和《少年三国记》。
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把五千年来的大事串起来,就能有一个大概的画面。
你可以读《中国少儿历史》和《我太爱历史了!》 一本简明的儿童中国史。
最后一件事是要有批判性的视角,即使这种视角只是初步的。
因为历史是关于分析事件重要性的能力。 没有透视,读再多也只是一堆流水账。
你可以看一下《伯阳儿童资治指南》。
古代汉语
古文启蒙的时间大概是小学一年级才可以考虑开始。
首先,因为文言比较枯燥,孩子太小,无法忍受。
第二个原因是古文的基础是白话文。 当你连白话都不懂的时候,开始古文还太早,没有基础。
对此,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小文言”读物。 为了帮助家长们少走弯路,于老师之前做了一个回顾
每个人都会尽力而为,如果他们做不到,那我们就不做。
书
这些作品都是中国原创的经典作品。
例如四大经典、孔子、孟子、老庄、庄谟等。
我们对这些作品应该有一个总体的态度:
不要指望一步就能把事情做好。 一本经典的书需要分成很多本书来喂给孩子们。
之前我们也探索过四大经典的路线。
7-10岁,读白话文版,或者不读《少年读西游记》。
8-15岁,阅读天地出版社《名家讲给孩子四大经典》解读版。
如果你年满12岁,阅读原著,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
至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这些思想比较高的东西,9岁以后才应该考虑。
可以先看一些优质易读的漫画和综合读物,减少畏难情绪。
比如《蔡志忠儿童国学漫画》《中国文化》。
小学高年级后,根据孩子的情况,阅读原版和翻译版。
12岁之前,读读儒家思想就好了。 至于用书,我会仔细考虑。
【给孩子做国学启蒙,不会背,没什么要紧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