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社会的孝文化
作者/朱和芳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孝道第一是文化传统的精髓。 它是美德、文明和尊重的体现。 孝道观念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孝道的基础不仅在于赡养父母,更在于有一颗孝心。 什么是孝? 它是人性的本源,是对真善美的诠释,是对生命的爱与祝福,是一切爱的责任的源泉。 德行普天下,大爱无疆。
——孝文化以道德为基础
传承美德,孝为先。 修身养性,从小做起。
传承美德,孝道先行,是道德价值观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顺是尊敬长辈、慈爱父母的重要品质。 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的起点。 孝道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一种思想观念,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现代社会,价值观虽然变了,但孝道的核心价值没有变,即关爱家人、长辈、关爱他人的社会价值没有变。
从国家到家庭,孝文化不断传承……五十六个民族汇聚成一个大家庭,大家和睦相处构建和谐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国家。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孝文化的感召力。 孝文化已成为全国社会的风气。 国家就会平安,社会就会和谐。 千千万万个家庭细胞是孝道文化的结晶。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孝”字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远到近,由易到难,让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感日益膨胀。 孝于天下,德于万世。
2、孝道文化以和谐为基础
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在家风和家教中,“孝”字是第一位的。
今天,孝道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它不仅维护了家庭的和谐关系,也维护了邻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保证了家庭与社会的平衡。 和谐社会关键在一个“和”字。 抛开这些政治术语,和谐社会一般可以理解为人类追求和向往的和谐理想社会:人心和睦、家庭和睦、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在现实生活中,我对和谐的孝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的家庭是一个大家庭,有七个兄弟姐妹。 我的父母曾经在商店工作,小时候的生活条件比邻居好。 我的父亲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商店经理。 他对我们的管教比对员工的管理还要严格。 家风和家教特别严格。 每当有人犯了错,他就会受到跪下反省的惩罚。 我们结婚后,嫂子和嫂子从来没有吵过架,总是有沟通。 我们和谐的家风和家教受到邻居们的称赞。
随着家乡的变迁,年迈的父母带着孩子搬到了海门市区,但身体状况却大不如前,尤其是父亲已经卧床三年,生活不能自理。 孩子们轮流为他们服务,从给他们洗脸、喂饭、喂药。 ,擦身体,换衣服尿布,剪指甲,鼻毛,耳毛,刮胡子,一切都定期细心照顾,三年来从未长过褥疮。 我的父亲于2018年11月平静地去世,享年91岁。我们很悲痛,但并不后悔。 我们报答了他养育他的恩情。 我们把孝道放在第一位,继续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并将孝道作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传授给下一代。
3、孝道文化以感恩为基础
常怀感恩之心,践行孝道。 人性被传承,自然被感知。
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 也许父母不能给我们奢华的生活,但他们却给了我们生命中不可替代的生活。 感恩意味着孝顺、善良。 这是一种真情的表达,一种持续的关怀,一种社会责任。 其实,孝心很简单。 下班后,你经常回家探望,给妈妈倒杯水,给爸爸揉背,和他们一起吃顿饭,和他们聊天。 让父母同时感到幸福、幸福、满足、安全。
我们首先是孩子,然后是父母。 有些事,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无法理解的,当我们理解了的时候,我们就不再年轻了。 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践行孝道的机会,把孝道放在第一位,用行动诠释爱,用大爱赢得无数感恩。
2022年底2年初,随着疫情防控全面放松,我98岁的母亲不幸也被感染。 当时,一家人都在养病,只有弟弟在家照顾母亲。 每天量体温、喂药、洗衣服、做饭都是一个人负责,并且不时向家属群汇报情况。 第三天,弟弟也被感染了,但他仍然尽心尽力地照顾母亲。 由于持续发低烧,到医院急诊科时,老太太CT扫描显示白肺60%,需要住院治疗。
我是第一个从阳痿中恢复过来的人,我主动承担起了白天在母亲住院期间陪在床上的责任。 医生继续发出病危通知单,我代表弟兄姐妹签字时手都在颤抖。 他还向医生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我们这个大家庭是讲道理的,你们会按照计划进行抢救,出现任何意外我们都可以接受。 在医生的全力治疗下,意志坚定的母亲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关卡,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当时,当社会上很多老人无法承受重担摔倒的时候,98岁的母亲能活下来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我的母亲曾三次住院。 我们在医院为她庆祝了98岁生日,准备了一个小蛋糕和一支蜡烛、两个荷包蛋和一小碗面条。 简单而特别的生日场景温暖而又悲伤,母亲吸着氧气,许下愿望,吹灭蜡烛。 。 大年初一,孩子们到病房拜年。 其中的艰辛、辛酸和感动,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 什么是孝道,什么是亲情,什么是不舍,什么是辛苦,都体现在孝文化中,落实在感恩中。 感恩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它时刻提醒着人们,孝顺必须放在第一位。
4. 孝道文化与社会责任
情感纽带,历史根源。 善待他人,温暖社会。
孝文化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可以增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维护家庭和谐; 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可以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拓展自己的视野; 能够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增强对集体的责任感; 可以延长父母的寿命。 让他们有平静地度过余生的愿望。
现代社会,孝道的观念正在逐渐被淡化。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孝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尽孝。 尤其是在争夺孝道的独生子女一代中,很多孩子已经忘记了孝道的本质。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我们总是握着父母的手问问题。 现在我们长大了,父母也变老了,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越来越慢。 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有耐心,带着父母去了解和赶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不要总是说“你没有时间”来对付他们,不要总是说“你很忙”来打发他们。 对他们要更加小心、耐心、尊重和关心。 因为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明天的缩影。 生命短暂。 父母几乎为孩子奉献了一生,不求任何回报。 我们不妨多关心一下父母,不要让他们的期望等待太久。
家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是每个人温暖、庇护的港湾。 孝敬父母、关爱老人,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孝道文化,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每个人都应该付出更多的爱,让现代社会更加温馨、和平、美好! (作者:海门区老龄协会会员、书画摄影部主任)
点击下方文字即可查看
往期
孝道文化随笔之四:孝敬父母,以情智为先(顾佩兰)
(黄建东)
孝道文化随笔之二:(蔡炯)
(黄永健)
【朱和芳:浅析现代社会的孝道文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