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善良的人,都是英雄。” 贝多芬的名言一直流传至今。 那么,谁是英雄呢?
抗战时期,杨靖宇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围子被敌人包围。 1940年2月23日下午16时30分,杨靖宇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胸部。 年仅35岁的他就为祖国壮烈牺牲了。 敌人剖开他的胃,发现他的胃已经饿得变形了。 里面除了一些未消化的草根和大量的棉絮之外,什么颗粒都没有!
像杨靖宇这样“在国难中牺牲、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才是我们应该纪念和追寻的人物。
17年前,钟南山领导抗击非典。 17年后的2020年,84岁的他再次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疫情中心。 他劝告民众:“除非有特殊情况,不要前往武汉。” 然而,他自己却成了“叛逆者”。 84岁高龄的他本该在家安享晚年,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若生死皆为国家利益,何必因祸福而避之。” 这无疑是医者之仁,也是国家学者的风范。 84岁的钟南山是一位老人,也是一名医生。 他有院长的敬业精神,有战士的勇敢,有民族学者的责任和气质……也许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读书和教育的目的。 是它的基础!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我们都呼唤英雄,向英雄致敬。 我们还要以英雄为榜样,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培养负责、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奉献的品格……(潘瑞廷 顾国和中学)
英雄散文二:“有前途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人物。一切民族英雄,包括抗战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未来的灵感。” 强大的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英雄是那些爱国并为国家慷慨牺牲的人。 例如,抗战英勇牺牲的杨靖宇发现,当敌人剖开他的身体时,他变形的胃里只有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 渣滓洞的革命者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没有放弃。 泄露国家机密,冷静地绳之以法。 这些人物都是英雄,值得我们尊敬。
英雄也是那些努力工作的人。 2003年,钟南山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团队坚守在一线,积极探索治疗方案,成功抗击非典疫情。 2020年初,当新冠病毒阴霾笼罩全国时,84岁的钟南山再次求助,奔赴抗疫第一线。 当国家有难的时候,像他这样的人埋头苦干,不顾自己的性命,心冷如玉壶。 他不被视为英雄吗?
英雄离我们并不远,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英雄是救助落水儿童的年轻人、扶起摔倒老人的路人、向孕妇伸出援手的人们……他们都是平凡却伟大的英雄,他们都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 英雄。
我们为什么要崇拜英雄? 因为他们就像黑夜里的火把,给千万人带来了希望,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因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它可以激励人们不断前进,不断进步。
我们呼唤英雄,努力成为英雄。 一个充满英雄的国家,必定充满进步与和谐的力量! 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陈艺文 庐山中学)
关于英雄的文章 3 “从来没有和平与安静,只有有人帮助你挑起重担。”
英雄,什么是英雄? 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里,凡是带头、有爱国精神的人就是英雄。
杨靖宇,20世纪40年代,敌人将他包围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围子。 16时30分,杨靖宇胸部中弹,壮烈牺牲。 他当时只有35岁。 杨靖宇为国牺牲后,日寇剖开他的尸体,发现他的胃已经因饥饿而变形。 里面除了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之外,没有一粒粮食!
在这样一个饥荒的时代,生存都不容易,更不用说打仗了。 一边战斗一边挨饿,需要很大的毅力!
“奉献自己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正如诸葛亮所说,这是杨靖宇等英雄的真实写照。 为了国家,我们不惜牺牲生命来保卫国家,以坚强的毅力奋战在第一线!
王伟的情况就是如此。 当天,王伟照常前往海南巡逻,不料一架美国侦察机闯入海南。 尽管王伟多次警告,他还是拒绝了。 最终,王伟驾驶飞机与美国侦察机同归于尽,维护了我国的尊严。
“我们祖先的领土应该誓死捍卫,不应该与他人分享。” 王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要向英雄王伟学习,年轻时就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为之奋斗。 从小培养美好品质,让我们离目标更近一步。
我们要学习王伟的英雄志向,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史玉阳镇海尚志中学)
随笔四论英雄 自古以来,人们歌颂英雄、歌颂英雄、崇拜英雄。 那么,什么是英雄呢?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为保家卫国而献身的战士。 一次战斗中,邱少云和战友们潜伏在草丛中,头顶上盘旋着美国战斗机。 “轰隆隆”的声音在他们耳边萦绕。 突然,“轰”的一声,一枚炸弹从战斗机上射向了邱少云躲藏的草地。 鲜红的火焰肆意舞动,侵蚀着他的每一寸肌肤。 在这令人瞠目结舌的时刻,为了不暴露其他队友,邱少云一动不动,任由火无情地烧焦,直至死去。 此时,他年仅26岁。
像邱少云这样在战争年代为国捐躯、有着坚定信念的人都是英雄。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爆发。 在这关键时刻,84岁的钟南山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提出与同样年事已高的李兰娟一起封锁武汉。 他们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里工作,一个又一个研究病历,一个又一个做实验。
在抗击病毒的第一线,有很多人:1930年代出生的钟南山、1940年代出生的李兰娟、1950年代出生的王燕庆……当国家有难时,他们不畏牺牲、用心奉献。他们的知识和信仰合而为一。 ,共同抗击病毒。
无论生死,不计报酬,我们为大家牺牲自己的小家,奔赴前线,为人民构筑生命线。 这就是英雄。
20世纪60年代,饥荒来临,大批人饿死。 这片土地充满了哀悼和饥饿。 看着眼前的一幕,袁隆平挺身而出,满世界寻找合格的大米。 他夜以继日地学习,几乎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事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他以自己的知识、坚强的意志和对祖国的忠诚造福了全世界。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自古英雄辈出。 虽然英雄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崇拜的英雄。 (夏一轩顾国和外国语学校)
英雄散文五:“国难当头,见死如归”。 不同的人对英雄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英雄就是军人,也有人说英雄就是宁死不屈、为国捐躯的人。 那么,英雄到底是什么?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席卷全球。 数万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数以百万计的幸福家庭支离破碎,欢笑变成了泪水。 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白衣天使在人群中逆行,义无反顾地冲到了前线。
“当我穿上防护服时,我就不再是小孩子了。” 这是一位20多岁的护士如此说道。 2000年出生的刘家义加入广东省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 像她这样的年轻人或许还没有离开父母的保护,或许刚刚步入职场,但她却成为了“最美逆行者”,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事实上,像她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穿上防护服的时候他们是战士,脱下防护服的时候他们还是孩子。
作为COVID-19疫情中的“逆行者”之一,陈薇早在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就带队前往武汉,开展病毒检测和防控研究日和夜晚。 为了与疫情抗衡,她每次进实验室前都会少吃、少喝、穿成人纸尿裤。 她会在那里待上八九个小时,直到她再也坚持不住为止。 这一幕在2003年非典爆发时就已经上演过。 但这一次,陈伟再次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 正是由于她和她的团队的艰苦努力,中国成为最早研制出COVID-19疫苗的国家之一。
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让许多一直低调做研究的英雄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 有担当、有成就的英雄,最值得我们敬佩和歌颂。 只有跟随这样的人,我们才有机会看到更远的风景,拥有不一样的格局,活得更精彩。 (钱心怡霞浦学校)
随笔六论英雄 在当今和平时代,人们如何定义英雄? 有人将漫威电影中无所不能的钢铁侠视为英雄; 有人将小说中虚构的电子人物视为英雄; 有的甚至将网络上的一些流量小生视为英雄……看来英雄有很多,我们的崇拜各不相同。
那么,什么是英雄呢?
我第一次有了英雄的概念是在我快上小学的时候。 那时,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我对它的印象只是一些根据汶川地震改编的电影。 无数的山体崩塌移位,曾经繁华的城市和宁静的村庄变成了废墟。 无数解放军战士义无反顾地奔赴灾区救援。 他们在没有路的山上艰难前行。 他们随时可能被落石击中,随时可能坠入无底峡谷……还有,在直升机无法降落、跳伞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乘坐飞机的士兵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做。 跳了下来。 要知道,那可是数千米的空中啊! 受伤的武士拒绝接受治疗,并喊道:“我再救一个!”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妈妈指着电视对我说:“你看电视上的这些人,他们都是英雄!”
那一刻,我心里有了英雄的定义: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怕牺牲,不畏危险,勇往直前。
武汉疫情爆发时,工地上戴着口罩、争分夺秒建设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工人们是英雄; 寒冬里穿着防护服却热得满头大汗的医护人员是英雄; 无数在我们社区门口取外卖、送到我们家门口、为我们测量体温的志愿者也是英雄。
“自古无人死,其忠心将被历史铭记”。 英雄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爱戴,是因为他们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具有高尚的品德。 (庐山中学 胡子元)
散文英雄7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志存高远,英雄辈出”。 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精忠报国”的岳飞;“精忠报国”的岳飞; 屈原,为国家奋发图强; 以及其他坚持虎门消烟的人。 林则徐……英雄有很多,为什么被定义为英雄呢?
英雄是在战争年代为国家献出生命的战士。 杨靖宇,抗战时期共产党员,逝世时年仅35岁。 杨靖宇为国牺牲后,日寇剖开他的尸体,惊奇地发现他的胃早已因饥饿而变形,里面除了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外什么也没有。 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尽管他已经饿得肚子变形了,但他仍然以非凡的毅力和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坚持为抗战胜利而奋斗。 为什么这样的人不被人们记住呢? 像他这样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为祖国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共产党员,难道不是一群伟大的英雄吗?
英雄是在和平时期为人民着想的科学家。 袁隆平,一个普通的老人,为了让中国摆脱饥荒,把中国人民的饭碗牢牢握在手里,他不畏艰辛,一生坚持、努力,只为摆脱饥荒。中国的粮食问题。 他生活俭朴,从不贪图享乐。 90岁时,他仍然继续下地干活。 这种坚持不正是英雄才有的品质吗? 这样的人,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英雄就是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挺身而出的“逆行者”。 “身先士卒,当国无双的军人。” 钟南山教授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 84岁的他本该在家安享晚年,但他却毅然挺身而出,抗击疫情。 他不畏牺牲,承受身心负荷,坚持研究,只为战胜疫情。 这样的人,都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什么是英雄? 英雄就是在祖国有难时为人民挺身而出的人。 什么是英雄? 这就是英雄! (庐山中学孙志波)
【论英雄作文一:杨靖宇被敌人包围在濛江县保安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