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时隔三年首次发行新专辑《夜宿山》。这一次,SHAO以声音为媒介,通过感官之间复杂而内在的联系,带领我们踏上一段令人震惊的身体和精神之旅。
2000年代初,邵彦鹏以Dead J为笔名,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新兴电子乐坛的建设。他开始通过梦幻的电子音调、留白、结构等建筑语言来探索声音和抽象空间的动态变化,使他成为中国新一代电子音乐的核心人物和骨干先驱。人。在人们不再熟悉电子音乐的今天,邵彦鹏对空间的兴趣也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比如光影的暗示、城市景观中不断变化的人群状况以及中国的影响。向古典艺术的艺术理念致敬……
山是中国古代诗词绘画中的重要意象。与其他自然元素不同,山脉作为地平线上的复合体,是最容易被感知的巨大景观,也是人类对自然开发和探索最直接的对象。人类对山的崇拜从未停止过。我们在山中眺望、攀登、游览、停留、种植、生活,但没有人能准确描述每一座山。山脉总是可见的,无论是作为象征还是风景。看不见的空间环境——越来越近,融化和加深,你周围的事物开始发生变化,现实和梦想不断重新配置,空间重叠,时间和方向成为一种虚构,脚下的场变成了流动。感官被破坏。《夜宿山》旅行,为信仰着迷,朝圣,探索,到达——。你的面前就是大海。
当人们听到《夜宿山》这个名字时,很容易记住李白的《夜宿山寺》。尽管两者没有直接关系,但图像结合了文本和音频来说明感官环境和观众行为。第一人称视角。 —— 尤阳(策展人、UCCA副馆长)
在声波之下,《夜宿山》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由声音构建的感官场景。神秘而未知,像梦一样漂浮在现实之上。《夜宿山》浓缩成足以震撼身心的感官体验,用声音通过耳膜的轻微震动来激发感官所唤起的一切想象。《Valley》充满了夜雾的气息。在森林中;《Hidden Tiger》可以感受到夜间森林的危险;《Drifting》甚至可以通过听觉感受到明暗空间两端的光影回响……010-《30000》使用声音波浪营造出一种神秘的仪式般的氛围,声音场景随着曲目的节奏交替出现,现实与虚幻在黑暗的虚空中悄然变换……舞曲的节奏,其实它的表现形象与现实相差甚远。 “电子舞曲”的概念。《夜宿山》 通过这次纯粹的感官之旅,邵彦鹏似乎在传达这样的信息:电子音乐与“迪斯科”不一样。 ——“电子音乐带人们到我能做到的另一岸。”
与专辑同时发行的《Midnight Shift》(Floating)》MV使用模糊、延迟、放大等技术扭曲图像,剥离熟悉的城市景观的真实材质,提供新的视角关于生活,正在生产。如果人们真的对周围的事物有基本的了解,那么一切都是超现实的。尽管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轨迹,但从更高的角度来看,人群可能是城市空间中漂浮的粒子。
无论是拓展声音场景还是创新表演场地,SHAO都在不断突破音乐的界限,探索声音作为一种感觉本身的更深层次的可能性。
【夜宿山寺这首歌,播放夜宿山寺这首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