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快到了前阵子,英国猪“小猪佩奇”在社交网络上火了,但我们“中国猪”却不能放过它
新年前夕,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以“猪”为主题的展览。来说说猪的前世今生吧~
春节假期前夕,北京首都博物馆周二举办了“:和谐与丰盛”专题展览,深入探讨这种家畜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它对人类的贡献。
大家期盼的春节假期即将来临,春节前夕,“家与丰收”——猪生肖文化展将于1月29日向公众开放。探索猪作为十二生肖中的最后一种动物意味着什么,并探索它从古至今对文化遗产和人类生活的贡献。
《和而丰》是博物馆“庆新春”系列的最后一个展览,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今天,人与猪的关系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一万多年。一个重要的角色。人们的日常生活。
生肖主题文化展“家年巅峰”是首都博物馆“博物院迎新春”的最后一个展览。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现在,人类和猪已经有数万年的密切关系。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猪在中国古代作为家庭、宗族的重要精神象征,为人类的生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介绍猪的象征意义及其在仪式中的运用。最后一部分深入探讨了猪作为生肖动物的用途及其与中国历法的关系。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了猪在人类生存、繁衍和进化中的重要性,家庭、家庭和国家的物质和精神作用,第二部分展示了猪的形象抽象。在古代它被用作雨停的象征,但最后一部分可以追溯到十二生肖——的起源,作为感知时间和年表的一种方式。
展览的概况我就不过多介绍了,先说一下展厅里的展品吧。
北京附近出土的一尊距今约7000 至6000 年前的红泥猪头雕像,反映了中国北方古代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参观者可能会注意到,这种猪与当今的家猪有许多共同特征。它非常小,鼻子比野猪还短。
北京周边出土的距今约7000至6000年前的红色陶瓷猪头反映了当时中国北方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这只小猪的象牙和鼻子长度都比野猪短很多,与我们目前饲养的家猪有很多相似的特征。
红色陶瓷猪头
在中国谈到猪,很多人都会提到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的人物,以及中国最著名的猪之一猪八戒。
当我们谈论猪时,我们不能不提到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那本小说的主角猪八戒可以说是中国最著名的猪。
猪八街纸玩具
展览中的两本旧画册描绘了小说中的几个重要场景,画中人物的服装表明它们是在清朝(1644-1911)期间画的,你可以看到。室内陈设也画得非常细致。
两套《西游记》相册描绘了小说中的许多著名场景。该画册色彩丰富,对山水、塔楼、建筑、室内陈设的描绘生动细致,人物的相貌、服饰具有浓郁的清代肖像画特征。
西游记照片集
展厅中央设置了电视,播放深受中国孩子喜爱的英国版《小猪佩奇》剧集,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展厅里的椅子上摆满了小猪玩偶。
该展览适合家庭观看,展厅中央悬挂的电视上播放着小猪佩奇的卡通片。小猪佩奇起源于英国,近年来在中国社交网络上走红。
小猪佩奇卡通
展厅里的小椅子也是小猪造型的,弹力十足,不累就想坐上去。
存钱罐
在此,小编祝大家新年快乐。
文:陶明彦
摄影:李浩、陶明艳
整合:小亮亮
【古代的猪是吃什么东西,古代猪吃的东西叫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