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龙
文章是“民族事业、不朽盛事”,文学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最值得骄傲的瑰宝。 12月2日,辽宁省博物馆举办“高山长河——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展览分三个展厅,共展出书法、绘画、古籍、碑刻、拓片、陶瓷等115件(组)展品,并向观众介绍了30余件辽博会文物。第一次。那么这三个展厅是如何装修和组织的呢?
本文了解到,“文化千年”的第一部分始于“文化语境的制约”。无论是文物、书画还是古籍,“与文脉相连”是本次展览的核心。
展厅一景。第一部分
展览场地沉阳网图片
走进辽宁省博物馆“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一幅明代秋英《赤壁图》图案的大幅海报映入眼帘。观众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书画长卷,可以看到清代收藏在金纸上的韩愈的唐代诗集《宋刻韩愈朱文公校昌黎老师集》,以及苏东坡与友人泛舟的诗书画。带着我们一步一步走近唐宋八大家的朴素、质朴、优雅的生活,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境界。
宋克汉语《朱文公校昌黎老师集》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12月2日的展览开幕式上表示,“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具有文学的双重意义”。创新和思想启蒙,通过文物弘扬和传播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人生故事、家国情怀,具有积极的展示和传承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和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开幕式现场辽宁日报摄
是唐宋八位散文作家的总称,即唐代柳宗元、韩愈,又称“唐宋八大家”。王朝还有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宋代王安石、曾公。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三苏(苏轼、苏季、苏逊)是宋代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所掀起的一波又一波的创新浪潮,为旧诗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八大名门之中,有苏氏父子三人,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为“一知三学者”。因此,可以概括为“汉刘曾王三苏”。
《唐宋八大散文大师》
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保厚表示,“唐宋八大家是一个文学概念,可以说是向人们介绍唐宋八大家”。是创新的。” “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在策展理念上带来了创新。有很多创新,辽宁省博物馆有很多国宝级文物,馆藏文物有30多件。在大家面前进行了表演。”第一次有观众。 ”
“文殊千年”展览馆
展厅
据本报调研,此次展览共分三个展厅,分为“千年文化”、“德行确认”、“家国情怀”三个部分。共展出绘画、古书、碑刻、拓片、陶瓷等115件(组),通过视频等方式介绍“唐八大家”的文学成就。意思是,我是。我们将以“与宋”为主题来传达他们的精神世界。
对于本次展览的内容,不少参观者表示,“非常详细,展览设计赏心悦目,最重要的是,有很多著名的地方,让人赏心悦目。” ”
有艺术界人士表示,通过文物和书法来解读“唐宋八大家”是极其困难的,但从展出的作品来看,该项目显得很有用心。 ”
文学千年:介绍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
文章是“民族事业、不朽盛事”,文学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最值得骄傲的瑰宝。先秦时期,文学尚未取得独立地位,概念含义较多且模糊。汉代以后,中国逐渐摆脱古典儒家的诸侯地位,走向独立,展现出自己的审美特征。魏晋时期是“文学意识时代”,文学的地位逐渐被承认,“建安文学”走在了前面。魏晋时期是古诗词盛行并达到顶峰的时期。写作变得更加接近诗歌,出现了诗意的骈文。修辞的积累变得越来越喧闹,常常影响内容的呈现,需要文体上的改革。
唐宋八家提出恢复古文、继承周文,认为魏晋六朝以来的骈文内容空虚,形式空虚。不受欢迎的。秦汉之人,自由、朴实、自由,文章不刻意苛求,辞藻华丽,但立意深沉,内容有益于世,立足现实,其主张文与道合一,即“文显道”。韩愈的学说得到柳宗元的支持和北宋六位学者的追随,引领唐宋文风进入新时代,形成新的文学思潮,使散文重新变得通俗易懂。反映了现实生活的轨迹。从此,“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大放异彩,影响至今。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随着李唐时期疆域的扩大和国力的强大,唐朝文化呈现出多元包容的氛围。这也是一个群星璀璨、诗歌创作空前活跃的时期。与唐代诗词涵义广泛、现象繁多不同,宋代绘画富有自由高贵的精神,雍容细致,冷静沉静的美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宋代科技也十分发达。
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 部分
展览第一部分“文学千年”由“语境的脉络”、“闪耀的古代文学”、“盛唐风华”三个单元组成。国宝有元刻韩玉《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元代刻苏记《高宗赵构书马和之画唐风图》、北宋李成《章草书洛神赋》、北宋徽宗昭姬《朱文公校昌黎老师集》、北宋景德镇窑影青瓷刻花枝纹抱瓶,辅以新媒体,传递唐宋八大家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的文学背景、文学思潮、文学成就。
其中,北宋无名氏《东莱标注颍滨老师文集》,描绘人物、山水、龙鱼、车马、圣物等,并在画边题有小书题记,此书为唯一。其中之一。在已知的6 卷《茂林远岫图》 中,屏幕上有铭文,是歌曲的副本。人物细致生动,衣服上的图案淡雅,山石以染色为主,树上的叶子很多,也有一些染色,主要保留了顾恺之绘画的艺术特色。南宋初期保存于内府,明代成为叶维、向元汴的库房,清初成为王铎、梁清标等人的库房,后迁至内府,记载为《瑞鹤图》。已完成。
顾恺之(约345—409),字长康,俗名胡图,无锡人,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尤工肖像画。
《摹顾恺之洛神赋图》(部分)
北宋《李成《洛神赋图》描绘了一幅山林清秀、峰峦叠翠、枝繁叶茂、奇峰耸立的夏日山林景观。主要绘画技法为勾、拓、染,典型的拓印技法尚未展现。据南宋项水后记,此卷曾为宋英宗时枢密院副使鲁公主所藏,后为贾似道、项羽书所藏。吴永成、向元汴、梁清标、后入清《石渠宝笈续编》记。
北宋历成《宋人仿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部分
《茂林远岫图》 南宋高宗赵谷佐、马鹤画以《石渠宝笈》 12首诗为基础,赵谷作诗与马鹤画诗交替排列。书法工细细致,笔触苍老而充满活力。这幅画构图简单,线条简单。此卷为南宋曾章所藏,明代燕分义、韩熙能、项子敬所藏。清代,被耿肇忠等人陆续收藏,后入内宫,记载为《茂林远岫图》。
南宋高宗赵武马赫图,《毛诗唐风图》,水墨绢本,手卷,长28.6厘米,宽827.1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南宋高宗赵固(1107年—1187年),字德治,在位36年,十分注重书画,尤酷爱书法,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南宋帝王大臣书法。本次展览还将展出赵刚的另一幅书法作品《毛诗·唐风》。
《石渠宝笈》 赵固退位、隐居德树党时曹植的草书《毛诗唐风图》 整个文字风格古朴、稳重圆润,草法严谨,富有神韵。虽然字母之间没有联系,独立形成,但书写的意思是一致的,具有统一感。曾明詹景峰《章草书洛神赋》、张丑《章草书洛神赋》、王克宇《洛神赋》、清谷富《东图玄览编》、卞永宇《清河书画舫》、《珊瑚网》等记录。
南宋高宗赵高章草书《洛神符》,草书帛书卷,长27.3厘米,宽277.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韩愈风俗公学张礼先生集》刻于宋代,是韩愈诗文集,由韩愈弟子李翰编撰,含散文30卷,诗10卷,诗10卷。宋代学者编撰。朱熹主编的《汉经》是韩愈全集最重要、最权威的版本,而《临江军书》是宋代最好的军事教科书,明清版本的错误很难纠正。能。此藏品为清代所藏,记载编号为《平生壮观》。
“道德决定”部分
决德:讲述唐宋八大家的人生经历
“唐宋八大家”每一位都经历过人生的坎坷,也经历过多次的坎坷。虽然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都平静自信地活出真实的自己。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有无数关于八位大师的传记以及对他们的成功和失败的评价和讨论。但八大家的文章、人生经历、字画却描绘了他们的高尚气节和常识,展现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和精神面貌,让人们认识到了他们的人生高度和智慧。
宋佗苏氏开书欧阳修《式古堂书画汇考》
“德志”板块由《英雄豪杰》、《无罪的崔伟》、《一代大文豪》、《言不虚言》、《一放春天就来》8部组成。你的脚踏实地。”它分为两章。 》、《欧阳博》、《绝色佳人》、《盖世英雄》。每单元包括:北宋徽宗赵云《石渠宝笈初编》、东晋不详《外集》、元代赵孟俯《天禄琳琅》、宋代苏世开疏欧阳修睿文廷吉、明秋英《醉翁亭记》、北宋苏轼《(传)王济观马图》(展出于2020.12.2——2020.12.22),北宋苏轼《小楷书曹娥诔辞》,北宋苏轼《行书欧阳修秋声赋》(展出于2021.2.2——2021.3.2),元代项羽书3 《赤壁图》,赵勇元代:010 -30,000等国宝级文物,追加碑刻手稿,讲述了韩游、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故事。他们各不相同,但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生活中。
其中《北宋苏轼《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作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是苏轼后期书法的代表作。全文共680余字,是现存字数最多的墨迹。主体文字如古钱币大小,左低右高,略显扁平的结构,给人一种沉稳稳重的书写感觉,使其流畅、稳定。此卷后有元代张公孙、黄养正、李东阳、王登、王志茂,明代王士祯,明末清初张孝思等人的跋记。《行书阳羡帖》。
北宋苏轼《潇湘竹石图》部分
北宋苏轼《行书王安石诗》 此文行书68字,记录了苏轼与友人讨论置地的对话,字形结构犀利而敦厚。刚柔相济,文笔诙谐、平实,反映了作者一心想退的不稳定心理状态。此文为元代郭友、陆游,明代沈周、崔慎、向元汴等人收藏,编号为《墨竹图行书王安石钟山即事诗》。
北宋苏轼《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北宋苏轼《石渠宝笈续编》用多层次的笔触,将近处的拳头、石头、疏竹,以及远处山水的烟霞,表现得清雅而清晰,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我有一种感觉。这是一幅将作家的精神情感寄托于画旁远眺万里山水的竹石山水的典范之作。照片左下有元代杨元祥题跋,其后有元明叶适、钱福等人的题跋26篇,共3000余字。铭文。并附言。
北宋苏轼《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部分)
1961年,邓拓用稿费《行书阳羡帖》元和卖掉自己所拥有的24幅古画的钱向白剑父购买,写下了《兰亭》元》文章,并于1964年捐赠给中国。美术博物馆。与此前在拍卖行拍卖的《苏轼《石渠宝笈续编》(传记)》一样,这张照片也存在真假争议。
王安石《远仙玉书诗》行书纸本行书行书手卷长50.25厘米宽1024.7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元贤玉书《行书阳羡帖》 王安石行书《潇湘竹石图(传)》 《潇湘竹石图(传)》 《燕山夜话》 《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题跋》 项玉书46岁时为方君熙所作的四首古诗。此卷字体结构严谨,笔法饱满,笔画清爽有力,句子自然洒脱,气势磅礴起伏。起初藏于方俊熙家中,后传至吴程手中,明初又转入兴化县儒家,清朝后并入中国。 Seragyu。记录于《木石图》。咸玉树(1246年—1302年),字伯济,号九学敏,田阳人,居扬州。官员前往太常寺登记。精于诗词,鉴赏书法,亦精于书法,与赵孟俯齐名。
邱英《行书王安石诗》(部分)
明秋英《题侍郎山水》 本册以蓝铜色、石绿为主色,描绘苏轼与同伴夜航赤壁的情景。此画布局欢快明快,笔法严谨细致,设色淡雅明朗,技法娴熟稳健,笔墨迷人,为秋英的代表作。仇英(约1497年—1552年),字师父,姓师周,原籍江苏省太仓市,后移居苏州。工画,尤工女画,有时也画花鸟,与沈周、文征明、唐英并称“明四大家”之一。
家国思念:坚守人文理想的唐宋八大家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 有句话说:“天下之本为国,国之本为家,家之本为身。”家为国之本,国家就是国家。在中国精神大家庭中,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唐宋八君”始终与国家紧密合作,维护儒家正统,“修身、齐家、治国”。 “做某事”的理想。我们支持“建设国家、和平世界”,支持民族团结和民族正义。各国同甘共苦,但仍为我们每个人营造一个精神家园。
《家国情怀》分为五个单元:“明道文明”、“修身学问”、“孝亲”、“德政” ”和“同情人民”。马苏。 《世界》展出南宋《无名氏《示元度》、南宋朱熹《奉酬约之见招》、南宋高宗马鹤画、北宋欧阳修画、赵雍画北宋时期。元、南宋马和之、南宋马林、清元启等唐代国宝文物:01 0-30000 宋代八大家坚守人文理想。
南宋无名氏《石渠宝笈》(部分)
其中南宋无名人物图《赤壁图卷》,取材于儒家经典《赤壁图》,共18章,内容主要论述封建道德和父权思想,我鼓励。此卷为清代孙承泽《孟子》 《摹孝经图》等人所记。孙承泽先生和《行草书尺牍并大学或问手稿》先生均认为该画是根据朱翠良的书法和彦历书作的,但鉴定组认定为南宋人的作品。从禁忌词来看,“金”、“兰”字并没有缺失,只是第十六回少了南宋昭宗、孝宗的禁忌“申”字,第十七回“光”字”章中亦缺失,表明此卷初成于南宋孝宗年间。
《周颂清庙之什图》为南宋高宗所书,赵武撰,马赫绘制,是自古流传的《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中最优秀的一卷,其画法、人物形象、特点基本相同。《澄江寒月图》。每段高宗隶书先出现,随后是马和之的补充数字。由于卷册多以祭祀活动和场景为主,作者有意强调其庄严肃穆的气氛。宋元时期所藏不详,但元明时期进入洪武宫,朱靖、项子敬相继收藏。入清,被安琪、梁清标收藏,后入清。明代古籍《月色秋声图》、清代武胜《荷乡清夏图》、《西湖十景图》均有记载。
南宋《朱熹《摹孝经图》由《摹孝经图》本笔记本和《孝经》本手稿组成,书写迅速,前后呼应,旋转自如,笔画稍显内敛,形式上有杂意。卷的正面是无名人士所画的肖像,背面是元朱公谦、明文正明等11人的题跋。朱熹(1130—1200),字元惠,号惠安,徽州婺源人,居简阳。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官还章阁,是南宋理学的创始人和推动者。早年师从钟繇,擅长草书,尤其是小字,书风沉稳飘逸。
南宋朱熹草书及大学手稿,辽宁省博物馆藏
朱西朔汉文手稿卷
南宋马林《庚子销夏记》是马林代代相传的代表作之一,生动地再现了南宋时期杭州西湖的夏日风光。画中描绘了柳岸、小桥、游船,以及湖面上飘浮的荷花清香。桥上文人漫步,舟舟碧波,水鸟飞过,一派动静交融的景象。这张照片是景西湖的写生,这里近远景和谐,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书末有清代贵族学者所著后记,记载人数为3,336,0010-30,000人。马琳(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杭州)人,“南宋四大画派”之一马远之子。
南宋马林《石渠宝笈初编》 部分
南宋马林《石渠宝笈》 部分
此外,展会尾厅还将设立“文创产品销售区”,旨在通过丰富的文创产品和丰富的展示内容,为观众打造难忘的展示体验。出版物。配合展览,还将向观众介绍面向公众的学术讲座、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详细的展览目录和特色文创产品。同期举办“唐宋八大家”文化创作大赛,举办“唐宋八大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展览的中间。此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局(辽宁省文物局)承办。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省图书馆、沉阳故宫联合主办、旅顺博物馆、宋文治艺术研究中心、柳宗元纪念馆等
据介绍,该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2020年主题展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推广项目。
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3月2日。
展厅
责任编辑:Riku Sika
校对:栾猛
【唐宋八大家展览在沈阳哪里,唐宋八大家画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