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原文,中庸全文及译文

更新:03-21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8. 世界上所有民族共有五种道德关系,并用三种美德来处理这五种道德关系。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伦,是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的,而处理这五伦的三德就是智、仁、勇。实践这三种美德的原则是相同的。

9、比如,有的人一出生就知道了,有的人是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有的人是遇到困难才知道的,但到最后,只要知道了,都是一样的。再举个例子,有的人是自愿练习的,有的人是为了某种利益而练习的,有的人是勉强练习的,但最终只要大家都练习了,都是一样的。

10、孔子曰:好学则近于智;勤奋则近于仁;知耻则近于勇。

11、懂得了这三点,你就懂得如何修养自己;懂得了如何修养自己,你就懂得了如何管理别人;懂得了如何管理别人,你就懂得了世界,懂得了如何管理别人。来治理它。国家。 ”

12. 治世治国有九项原则。就是修身、尊贤、爱亲、敬臣、爱臣、爱民如子、聘用工匠、款待远方的客人、安抚君主。

13、修身,则正道;敬贤人,则不迷;爱亲,则不怨叔兄弟;敬臣,则不邪。建立正确的道路。不要犹豫,体恤臣民,士人就会尽力侍奉你,爱护百姓,你就不会迷惑,如果你像儿子,他们就会忠于你。聋子,如果你雇用工匠你就赚足了财富,你招待远方的客人,全世界的人都会追随你,你安抚王子,全世界的人都会尊重你。你会有这样的感觉。

14、净化心灵,实行斋戒等虔诚行为,衣着庄重、整洁,坚决不做赶恶、留女、不敬财物等违反礼仪的行为。重德,就是尊重有德的人,抬高亲人的地位,根据他们的好恶给与丰厚的俸禄,就是爱护亲人,使许多官吏为他们所用。部长。花钱老老实实,服务水平高;工资高,大臣同情;利用公务,减少征收,不误农时;爱民如子;经常巡视。按照自己的工作,来时迎宾,走时迎宾,随时辞别,奖励有才能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帮助远方的人,招待并继续。没有子孙的家庭,恢复破碎的国家,平定乱局,救助危难,准时出席朝会,厚礼小纳,是为了安抚诸侯。

15. 所以治世治国有九条原则,但实施这些原则的理由是一样的。

16、如果你事先准备好了,你就会一切成功,但如果你没有准备好,你就会失败。说话前做好准备,就不会被打断;说话前做好准备,就不会沮丧;说话前做好准备,就不会后悔;提前选好路,就不会后悔。不要被逼入绝境,你不会后悔的。

17. 下位者若不得到上位者的信任,就不能有效地治理老百姓。获得当权者的信任有一个方法:如果你不能赢得朋友的信任,你就无法获得当权者的信任;如果你不孝顺父母,你就不会被朋友信任。如果你不孝顺父母,你的朋友就不会信任你;如果你诚实,你就不会孝顺你的父母;有一个方法可以让自己变得诚实:如果你不明白什么是仁慈,你就不会孝顺你。你将无法相信自己。你无法诚实。诚信是神的原则,追求诚信是做人的原则。

18. 一个本性真诚的人,做事不费吹灰之力,不假思索,自然符合神的道理,这样的人就是圣人。追求诚信需要选择适当的目标并顽强地追求它们。就是要广泛学习,深入研究,认真思考,明确认识,然后切实落实。

19.要么不学,不学为止永不放弃;要么不问,不懂得为止永不放弃;要么不想学,永不放弃。直到想清楚为止,你就放弃;或者你不知道其中的区别,直到你明确区分才放弃;或者你不做,或者即使你尝试但没有结果,你也决不放弃。

9、今日天上光芒无限,日月星辰交织,笼罩万物。今我土有多大,其广大,能载山峦而不压其,能令江河海洋震动,能容纳万物而不漏,能容物。现在的浮山,岩石嶙峋,十分广阔,草木茂盛,动物遍地,宝物遍地。如今一勺水,竟生龟鳖、龙鱼鳖,积财聚财。 (译) 1、故至诚无止境。 2、不消亡则长期持续,长期持续则愈明显。 3、清则远,远则宽深,宽深则高明。

。 4.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 5.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 6.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显示也会明显,不活动也会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7.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 8.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 9.今天我们所说的大,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上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广博深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问万物都由它承载了。今大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今天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无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值价的东西都在里面繁殖. 第27章 明哲保身,进退自如 1.大哉圣人之道!2.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3.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4.待其人而後行。5.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6.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 而知新,敦厚以崇礼。『7』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 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译文)1.伟大啊,圣人的道! 2.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 3.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 4.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 5.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 6.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 第28章 不要自以为是,独断专行 1.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字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2.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3.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4.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 亦不敢作礼乐焉。5.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 。吾从周。」 (译文)1.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复到古时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2.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订礼仪,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文字规范。 3.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文字的字体统一,伦理道德相同。 4.虽有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虽然有相应的德行,如果没有相应 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 5.孔子说:“我谈论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杞国已不足以验证它;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还残存着它;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实行着它,所以我遵从周礼。” 第29章 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1.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2.上焉者虽善,无徵。无徵,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 ,不信。不信,民弗从。3.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 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感。4.质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感,知人也。5.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 望;近之,则不厌。6.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 而蚤有誉於天下者也。 译文)1.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了吧! 2.在上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如果没有验证的活,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在下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由于没有尊贵的地位,也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 3.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4.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 5.所以君于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 6.《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为了保持美好的名望。”君于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下获得名望的 第30章 圣人的伟大之处 1.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律天时,下袭水土。2.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 为大也。 (译文)1.孔子继承尧舜,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 2.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用的交替光明。 3.刀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第31章 德厚才能载物 1.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 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 察、足以有别也。2.溥博,渊泉,而时出之。3.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4.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第32章 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1』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 所倚?『2』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3』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第33章 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 『1』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 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 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2』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於志。君子之所不 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3』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於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4』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於鈇钺。『5』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6』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诗云 ,『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图文均来自网络 涉及版权 联系删除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原文,中庸全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中庸原文完整版,《中庸》全文及解释 下一篇:中庸全文及译文读解视频,《中庸》全文及解释译文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