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外部冲击。 Omicron流行率高、严重程度低,在我国严格防控下难以平衡经济和社会效益;基于杠杆扩张逻辑的房地产市场有先例,美联储加息将惠及全球经济预期疲软、流动性面临价格上涨的压力、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计划以及全球面临重大能源危机。 2023年,冰层将逐渐融化,中国这个经济大国将再次逆流而上。随着上游价格压力逐渐消退,全球利润将重新分配,中游制造大国将释放更大活力。回望过去,2023年至今仍将是艰难的一年,但在整体经济复苏方向相对确定的情况下,疫情和房地产将是影响经济复苏速度和斜率的主要因素,是一个变量。放眼全球,2023年的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增速超过2022年的经济体之一。横向改进可以带来资本回报。聚焦资产,绝对流动性高、剩余流动性低的格局意味着股票和债券的相对强弱发生变化,配置的优先顺序从安全资产转向风险资产。
全局宏观
2023年全球宏观经济预计将呈现发达市场衰退、新兴市场稳定的格局,而中国到2022年可能成为全球唯一以GDP计算的主要经济体。
IMF 2022年和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越偏绿色,增速越高;越偏红色,增速越低)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01 国内宏观:经济好于2022年,先低后高
疫情影响和房地产风险将成为限制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因素。随着防疫工作的快速优化以及房地产“三支箭”及各项配套政策的出台,这两个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发生了明显变化甚至出现逆转。加之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强调“扩大内需”,稳增长的内涵大大强化。因此,2023年经济增速将接近潜在增速(5%左右)。此外,日本的医疗和福利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居民和企业的风险偏好恢复缓慢,新冠的迅速蔓延也会产生影响。由于一季度经济影响较大,经济增速可能放缓,总体趋势是先低后高。
从“三驾马车”来看,消费将是2023年主要增长点之一,增速预计将超过6%。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将“优先考虑恢复和扩大消费”,“努力消除限制居民消费的负面因素”,“支持住房装修、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提出。自12月初防疫政策大幅优化以来,部分城市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可能已经过了快速增加期,商业运营可能已经开始逐步恢复,但交通运输的影响可能导致疫情蔓延的感染。随着第二波疫情达到顶峰,春节后的复苏将不再受到COVID-19的影响,消费可能会触底反弹。从结构上看,线下消费有望在2023年一季度后快速恢复,新能源汽车等进一步消费促进政策或将在这些领域落地。该政策预计将支持住房改善、增加参保建筑数量、增加竣工面积,从而带动房地产相关消费的增加。
消费将是2023年主要增长点之一
数据来源:Wind
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增速预计在5%左右。基础设施投资有意愿、项目和资金承担2022年部分实物工作量,预计增长5%以上。制造业预计将保持近两位数增速,2023年驱动力预计将以“安全”为核心的链条强化,中下游工业企业利润也有望保持强的。欧洲一些高耗能产业的替代也将是一个推动因素。在“三支箭”和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较2022年将明显减轻。
虽然出口因全球经济周期恶化而下降,但预计数量将增长1%,其中结构性亮点是对东盟的出口和对欧洲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替代。
预计通胀不会成为2023 年经济的主要问题。 CPI在一季度达到最高点,但每个季度都在下降,预计全年为2%。全年PPI同比上涨约1%,先放缓后回升。
央行和财政部近日公布了2023年政策立场。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表示“总量要充、结构要对”,货币政策总体保持宽松,但随着经济复苏的推进,可能会企稳。结构性工具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财政政策将保持积极,力度预计与2021年相似,财政部表示将“加大力度提高效率”。与此同时,结构性财政政策有望得到加强。展望未来,值得注意的是,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之间的界限将逐渐模糊,使政策能够更好地解决痛点。
货币财政政策要更加注重结构性措施,与产业政策形成合力。
数据来源:Wind
02房地产:长期颓势难以逆转,但短期复苏仍可期。
截至2022年10月,2022年房地产行业数据全线下降。购置土地面积减少一半,新开工面积比上年减少近40%。房地产投资规模停滞不前,商品房销售数据较上年下降25%左右,但尽管出现负增长,但降幅逐月缩小(这被认为是房地产价格回落的基数因素)房地产销售下滑)(2021 年下半年)。销售下滑、房地产融资大幅下滑,也直接引发了2021年底至今房地产行业的连锁风险事件。 2022年,可以说日本房地产业将完成“黄金20年”,正式进入“黑铁时代”。
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我国房地产的下行趋势已多次被中断,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政策,而目前房地产政策似乎确实处于宽松周期。
房地产政策肯定处于宽松周期,并且在中期内将维持这种状态。
数据来源:Wind
2022年,在强劲的需求端和金融政策支持下,房地产销售预计将难以摆脱环比负增长,房地产销售将是2022年的第一销量预期。预计2023年行业数据将恢复同比正增长,同比增速达到5%。在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支箭”供给侧政策支持下,2023年房地产投资数据将由低位转向高位,但仍难以摆脱负值区域。预计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额比上年下降5%左右。
然而,房地产行业的整合是不可避免的事件,随着行业内最优秀企业的资金支持迅速到来,2023年将是房地产行业颠覆、整合和各种合并的一年。并且收购将大幅增加。
03 海外宏观:全球紧缩政策即将结束
美国10月和11月CPI统计数据连续两个月低于预期。美国高通胀背后的所有因素都已逆转或接近逆转。美国疫情后通胀高企与四个因素有关:供应链问题、房价上涨、能源问题、劳动力成本上涨。至此,供应链不再是问题。房价的飙升在第三季度基本达到顶峰。今年能源价格的高水平很可能对明年的CPI产生负面影响。虽然工资继续高位增长,但美国一些最大公司最近的裁员似乎也表明工资上涨。为此,尽管美联储维持鹰派立场,但市场预期与美联储存在分歧,预计利率将在2023年达到4.75%至5.0%的峰值,导致降息的可能性较高。今年晚些时候。
CME 观察显示紧缩即将结束
数据来源:芝商所
主要资产类别和策略
对于2023年的经济周期,预计第一波感染高峰过后,经济活动将有序恢复。就整个经济而言,从衰退期到复苏期,物价有先低后高的趋势。从流动性周期来看,在宽松信贷政策引导下,预计2023年总体剩余流动性将呈现收缩趋势。从库存周期来看,股市底部特征已经明显,从主动库存调整转向被动库存调整。从历史上看,这三个周期的结合建议将股票放在第一位,然后是大宗商品,最后是债券息票。建议库存内平衡布局。
资产配置建议
01利率债:利率中枢小幅上行,波动性加大。
考虑到PMI进入扩张期的可能性,利率中心从2022年下半年的2.7%上调。与此同时,加强监管和更加中性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加剧波动性。如果房地产和消费初期复苏相对较弱,面临强烈预期与疲弱现实的矛盾,利率可能会在此过程中反复上调。总体利率呈现上下波动的格局。总体而言,债券市场已从牛尾转向震荡熊市,投资策略建议减少久期和杠杆,以及波段交易机会。
数据来源:Wind
02 信用债:避险为主,探索新品种机会
2022年信用债的中流砥柱城投债,受到2022年各州土地交易大幅下滑的影响,打破了财政补充基础设施加固地价上涨收入提升的正反馈。在目前城投债的限制性政策框架下,到2023年,债务延期、次标准违约等风险事件可能会向债务率过高、土地财政影响较大的地区蔓延。因此,投资2023年城投债需谨慎考虑。以避免信用恶化。作为投资策略,我们建议遵循“关注高评级长期持续、关注中评级短期持续、考虑低评级”的逻辑。
随着城投债性价比下降,2023年围绕房地产振兴、经济复苏、金融支持三大主题,产业债、房地产债、金融债三大领域将出现机会。
政策宽松有望稳定房地产行业,促进房地产企业基本面复苏,对房地产私募公司债整体财务状况和利差缩小相对有利。库存仓位应密切关注高位-频率行业指标,因为有很大的反弹空间,并且它们提供了机会。
内需预计成为2023年经济主要支撑,景气度较高的产业债(猪肉、新能源、煤炭等)受外需下降影响较小,有望提供良好的回报机会。
在金融支持主体加速流动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资本补充需求快速增加,为新型金融债券和现有品种的拓展提供了机会。
2023年信用债投资逻辑
资料来源:五矿信托
03 A股:底部确认,结构性牛市,均衡配置,从上到下,从外到里
【五矿信托与深圳五顺的关系,002463主力资金流向】相关文章: